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研究

2022-07-05 10:52严军
消防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灭火救援

严军

摘要:森林内存在大量可燃物,火灾防控风险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区经常出现恶劣天气,再加上林区周围部分居民的防火意识不强,容易出现森林火灾事故。相较于其他火灾类型,森林火灾的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明显,灭火救援难度较大,对森林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要全面创新与完善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训练体系,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建设,以便更加科学、高效地处置森林火灾,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作战能力

森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既能够支持工农业生产建设,又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进入新时期后,全社会日趋重视森林防火,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受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森林防火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森林火灾发生风险依然存在。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极大,不但会烧毁大量的林木,导致林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切实做好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建设工作,科学应对潜在的森林火灾隐患。

一、森林火灾的特点

(一)复杂性

森林火灾具有较快的蔓延速度,立体燃烧是其主要表现。由于地表可燃物往往掺杂地下的泥炭层与树木根系,当树冠火、地表火发生后,将会随之诱发地下火,进而形成立体燃烧,极大地危害森林植被。

(二)多变性

森林火灾往往具有較多的火头,且植被、地形、气象等因素会影响到各条火线,导致林火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当火灾发展过程中有陡坡等特殊地形出现时,受山地火场小气候的影响,将会骤然改变林火,成倍加快林火的蔓延速度。

(三)反复性

当森林火灾发生后,在强劲山风及山体坡度的作用下,会有急进地表火与间歇性树冠火形成,导致部分区域的可燃物难以完全燃烧。当火场环境条件改变后,这些尚未完全燃烧的可燃物将会出现再次燃烧现象。

(四)危险性

由于森林火灾很容易发生二次燃烧现象,导致火场面积显著扩大,且燃烧的跳跃式发展特征明显。同时,受林区山高谷深地形的影响,容易有断带情况出现于燃烧的火线中,这样将会有不同层次发展的火线形成,爆燃、飞火等现象的发生率将会显著增加。

二、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作战中面临的难题

(一)队伍开进困难

林区往往缺乏良好的交通条件,道路较为狭窄,不具备较高的畅通率。特别是部分盘山路,两侧分别为山峰与悬崖,难以双向通行,且塌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容易威胁到森林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山区部分地段存在着大雾,缺乏良好的能见度,如果驾驶人员出现分心等情况,容易发生车毁人亡等重大事故。部分火灾发生区域十分偏远,难以正常通行车辆,消防队伍要徒步灭火救援,这样将会显著降低灭火救援的效率。虽然目前空中输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机降场地缺乏,难以充分发挥空中输送技术的优势。此外,林区植被茂密,分布着较多的灌木与藤类植物,也会影响到森林消防队伍的顺利行进。

(二)战斗保障困难

当到达火场所在区域后,受林区复杂地形、繁茂植被的影响,往往只有较小的通视范围。观察人员需在制高点上观察火场情况,但由于观察范围较小,且火场具有较快的变化趋势,导致前指难以第一时间掌握火场情况,增大了火情分析与兵力部署的难度。当前主要采用无线电通信方式,高山、地磁、电磁等因素会严重干扰通信信号,降低了通话质量,甚至有死角、盲区等问题出现。

(三)战斗行动困难

林区复杂地形严重影响到消防队伍的行进速度,且海拔较高的林区空气较为稀薄,不利于风力灭火机的启动与运转,容易出现多种故障,影响到灭火救援效果。若采取间接灭火方式,可利用的自然条件偏少,需利用人工方式对隔离带等进行开设,如果不能够准确把握开设路线,将难以发挥隔离带的作用。若采用灭火弹灭火,容易有滚落、受阻等情况出现,缺乏良好的精度,甚至参战消防员也会遭到误伤。

(四)指挥扑救困难

如果难以对林火变化进行准确判断,将容易出现灭火作战指挥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到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作战效果。第一,难以科学预测火场情况。森林火灾发生后,一般先出现地表火,之后向立体燃烧发展,且二次燃烧现象容易产生。在扑灭山腰、山顶等部位的火灾时,一旦滚落着火的可燃物,将会有新的火点形成,容易威胁到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植被、坡度、坡向以及风力、风速等因素皆会影响到火势蔓延及火线发展,增大了火势的研判难度。第二,战斗行动协调难度较大。森林火灾往往形成多条火线,需要在同一火场的多个地段部署作战分队,这样高山、密林等客观条件将会影响到不同作战分队之间的协同性。同时,不同分队具有差异化的到达时间与投入作战时间,也显著增大了战斗行动的协调难度。

三、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策略

(一)紧贴任务需求设置训练内容

不同林区具有差异化的地域环境,在装备使用、作战样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平原林区的地势平坦,当出现森林火灾后,往往形成方形火场,具有较为规则明显的火场态势,集团作业难度较小,可在短时间内将重兵力、装甲装备、直升机等投入进来。而一些林区具有茂密植被与陡峭地势,一般发展为扇形或鸡爪形的火场,重装备的投送难度较大,需主要采取人力直接对抗的作战模式,对指挥员的临机决策能力、消防分队的协同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为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要紧密依据任务需求设置消防训练内容。第一,依据灾情规律。森林消防队伍长期关注森林火灾的发生态势,较为容易掌握驻地及周边的灾情规律。因此,在组织灭火救援作战训练时,要将“下一次灭火救援作战”的需要纳入考虑范围,依据当地林区火灾的发生样式、规律等确定训练课题、内容等,促使训练与真实任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第二,依据灾情特点。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作战直接运用日常训练成果,也能够检验与评判训练效果和质量。目前,森林消防队伍皆具备相应的灭火救援作战经验,能够全面了解不同森林火灾的特点及对消防人员的能力要求。因此,森林消防队伍在设置训练内容时,需将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与扑救要求纳入考虑范围,紧密依据灾情特点组织开展应急训练活动。第三,依据救灾环境。林区具有较大的范围,不同区域具有差异化的环境条件,对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行动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环境下森林火灾的扑救特点,设置类型多样的训练内容。在具体训练当中,既要训练指挥人员的基本素质,又要强化指挥训练,促使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基本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得到提高。此外,在森林火灾灭火救援实践中,消防人员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因此,还需要做好防护训练工作,促使消防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我救护水平。

(二)突出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

只有做好实战化训练工作,才能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因此,要对口对接训练与任务,在任务中贯穿训练,于训练中融入任务。从指挥训练角度来讲,需将陌生地域、复杂地形、多种植被引入进来,对指挥、战法、协同、保障等能力进行训练。从火场设置角度来讲,需将传统操场化训练模式摒弃掉,于山林之中开展真实的演练活动。从备勤备战角度来讲,需将准军事化标准贯彻下去,增强训练的模拟化与野外化,帮助指挥人员充分熟悉和了解道路、植被、地貌等复杂环境。从实施勤务角度来讲,需通过计划烧除、清理可燃物等行动对火的变化规律、林火扑救战法等进行全面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效果。当前,在消防体制深入改革过程中,森林消防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明显,新招录的消防员缺乏实践经验,成长周期较长,在灭火救援方面缺乏充足的专业人才。面对这种情况,要结合森林消防队伍的实际情况,明确森林灭火救援作战训练的重点。第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将森林消防灭火领域的技术专家、专业人员等聘请过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活动,向森林消防人员传授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整体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森林消防人员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实地了解其他地区森林消防队伍的先进经验。此外,要加强多能训练,逐步将具备丰富灭火救援经验、多种灭火救援技能的骨干人才培养出来。第二,重视人装结合训练。森林火灾的蔓延速度较快,火情火势较为复杂,只有配备、应用相应的装备器材才能促使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任务顺利完成。因此,在森林消防灭火救援训练实践中,要切实强化人装结合训练工作。为保证人装结合训练成效,需将“先理论后操作、先基础后运用”的原则落实下去,科学制定人装结合训练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组织训练活动,促使森林消防人员提高利用装备器材灭火救援的综合能力。第三,加强灭火救援演练。一方面,要加大分队灭火救援战术训练力度,依托分队模拟训练与近地地形训练,逐步用实战化灭火救援训练替代平时训练,对森林灭火救援的程序、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保障等进行研究和规范。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开展综合演练活动,设计与真实森林火灾现场相近的演练情景,增强演练活动的真实性。在参训人员方面,需将齐装满训的要求贯彻下去,要求所有人员皆参与进来。在演练方式方面,需将随机导调原则落实下去,全面锻炼森林消防队伍在应急情况下的救、联、供等综合能力。

(三)创新救灾训练方法

森林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训练效果受训练方法的直接影响,如果选择的训练方法不够科学与合理,那么将难以通过训练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因此,要依据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要求以及消防队伍的实际情况,大力创新训练组织方法。第一,深化理论研究。理论成果能够有效指导灭火救援实践,因此,要综合考虑任务区域的火灾发生特点、环境条件等,深入研究灾情预测及救援方法。全面总结历年开展的森林灭火救援实践经验,提炼出有价值的思路与方法。此外,由于在森林消防灭火救援实践中,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还需要大力总结灭火救援中的常见风险及规避方法。通过系统、深入地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能够从理论角度指导森林灭火救援训练及实战,促使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二,制定周期性计划。森林消防灭火救援作战涉及技战术、装备等诸多方面,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的训练任务。因此,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制定训练周期计划,依据森林消防灭火救援最为急迫的需求,每一个周期重点训练1~2个课目,这样不但可以满足森林消防队伍短期内的灭火救援任务需求,又可以逐步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运用分批轮训的方法,依据不同任务类型训练森林消防队员,促使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快速形成。还要组织森林消防队员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周期性训练专业灭火救援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提高的目标。第三,充分利用军事训练平台。森林消防灭火救援训练内容十分复杂,训练消耗较大,对训练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需紧密结合灭火救援训练与军事训练,将周边军事训练的资源充分利用起來,促使森林消防灭火救援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在军事训练基础与技能训练中融入部分灭火救援训练内容,如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器材使用训练等。通过整合军事训练的部分内容,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科学合成灭火救援综合演练要素与指挥人员战术训练要素,包括紧急出动等。通过合成部分战术训练要素,完善森林消防灭火救援演练效果。此外,要将军事训练的器材、设施等综合利用起来,这样消防灭火救援的训练成本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有助于森林消防灭火救援演练效益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森林防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着森林火灾发生风险。同时,和其他火灾类型相比,森林火灾灭火救援作战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整体难度较大。因此,森林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日常灭火救援演练工作,重视基础技战术与组织指挥等训练,持续提高森林消防灭火救援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森林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包石桩.对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方法的探讨[J].今日消防,2021,06(05):60-61.

[2]帖经炜.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1,07(16):85-87.

[3]于博时.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0,05(04):61-62.

[4]李开伟.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的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5):230-232.

[5]雒云鹏.提高消防站灭火救援战斗力方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17):82+84.

[6]王艳兵.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07(12):88-89.

[7]郑书童.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对策[J].今日消防,2020,05(12):46-47.

猜你喜欢
灭火救援
浅谈如何做好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危化品火灾主要特点及灭火救援应对策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浅析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的实战化建设
玻璃幕墙的火灾危险性及对灭火救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