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赏析对话教学策略

2022-07-06 20:07贾晓康
民族文汇 2022年3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贾晓康

摘 要:对话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分享信息、观念、观点,共同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感知能力等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对同一幅作品的赏析感受也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对话交流,并从对话中挖掘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美术作品。有效的课堂对话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赏析情境,并与作者产生情感互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与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美术;赏析对话;教学策略

引言

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美术课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基础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欣赏课能够通过多种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术作品来为学生提供认知和体验美的机会。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欣赏课时要意识到,其并非单纯的艺术作品评述课程。欣赏课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特征,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审美欣赏能力和情趣为目标,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和理解其内涵,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学校和家长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美术只是一门副课,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远没有语数英这些科目重要,一个星期通常只有一节美术课,甚至有时还会变成学生的自习课或是被其他关键学科的任课老师所占用。这样的做法有悖于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的要求,损害了学生接受艺术熏陶、享受美育发展的权利。其次,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在课堂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采取机械的问答模式,使整堂课显得乏味无趣,学生失去了听课热情,难以融入画作欣赏之中。因此,在课堂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努力使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小学美术赏析对话教学策略

(一)融合表情动作,激活情感

在赏析美術作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深入赏析作品,主要原因是学生无法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尝试结合表情和动作给学生介绍作品,让学生体会独特的表情与动作背后隐藏的情感。学生若能巧妙地把握交流对象的表情和动作,就能进入特定的情境中,运用目光接触、表情解读等方法辅助赏析美术作品,进而挖掘作品中隐藏的情感,提升赏析能力。例如,在学习《好吃的水果》时,笔者首先展示了画有橘子的图片,并在赏析的时候故意做出了皱眉的动作,之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动作进行分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刚刚的动作,我为什么要皱眉呢?是因为这幅画画得不好吗?”有的学生表示:“可能是橘子画得太好了,所以老师感觉到了酸味,才会皱起眉头。”然后,笔者把握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其实,好的美术作品就是能激发欣赏者的情感共鸣的。虽然画作并没有展示橘子的口味,但是我在赏析的时候仿佛闻到了橘子的清香,品尝到了橘子的酸味,那么这样的画作就是成功的。”此后笔者又展示了其他水果画,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并试着用表情、动作展现自己的赏析感受,说一说哪幅作品最能引起自己的共鸣。

(二)鼓励联想想象,建构意义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对话交流。联想和想象能促使学生进入美术作品的情境中,进而自主展开意义建构,从而提升赏析效率。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若发现有趣味性的想象主题,教师则要把握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围绕想象展开讨论。例如,在教学《飞天》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引导学生展开赏析交流。有的学生提出:“‘飞天的形象栩栩如生,动作十分细腻,让人仿佛看到了天上的仙子。”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进去:“我觉得这些‘飞天内心一定很快乐,觉得自己很幸福。”笔者立刻抓住这个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能将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吗?”该学生提出:“‘飞天的面部带着笑容,其动作也很舒展,只有身心十分愉快,没有受到拘束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表情。所以我觉得这幅画展现的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如想象一下“飞天”的生活、彼此如何交流等。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作者能通过笔墨展现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那么你能否也将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展现出来呢?”这便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建构。

(三)聚焦共性问题,深度探究

对话教学中的问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二要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量变或质变。聚焦问题能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并进行互动讨论。围绕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习惯,让教学取得成效。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能力、已有知识展开讨论,从而提升赏析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有不少学生都提出问题:“齐白石的虾为什么画得那么像?”“齐白石的虾只是寥寥数笔,为何如此生动?”“齐白石为何只是用墨色就能让虾变得栩栩如生?”这些问题虽然问法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性就是都聚焦于齐白石的画法,因此笔者将这些问题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齐白石画作的基本特点。有的学生说:“齐白石的虾展现的都是动态的画面,虽然他没画水,但是那些灵动的姿态让人觉得这些虾就是在水中的。”还有的学生提出:“虽然齐白石用的都是墨色,但是墨色的深浅不一样,展现出了硬壳的通透,由浅到深,展现出了虾头的变化,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很像。”在这样的互动讨论中,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交流,能更好地品味齐白石作品的特点。

(四)尊重个性展示,表现审美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审美赏析的感受也不一样。在创设对话教学的情境时,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学生就能更主动地投入交流情境,自主探究,大胆表达。例如,在教学《四季的色彩》时,笔者给学生展现了林风眠的《秋天的山村》、波洛克的《秋天的节奏》等作品,让学生自主赏析。学生可以自由地评价这些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表达了对《秋天的山村》的喜爱之情,认为这幅作品在选择色彩的时候十分用心,选择了金黄色、黑色、淡紫色等代表秋天的颜色,同时将深色和浅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能更好地表现秋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能让学生反思自身的赏析角度与方法,使学生多角度体会作品之美,进而逐渐从鉴赏过渡到创作,全面提升审美赏析水平。在小学美术赏析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各种美术理论知识,而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对话,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并围绕交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将自己的审美感悟融入自主创作。

参考文献

[1]周家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理导航(下旬),2021(4):70-71.

[2]马伟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98.

[3]朱婷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剪纸教学为例[J].小学时代,2020(13):25-26.65376B63-409D-403D-90D8-67A6E6FD732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