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

2022-07-06 05:42宋佳航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改革

宋佳航

【摘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的“一核四层四翼”将成为高考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参考标准,规定情境作为考试载体。随着新高考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师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在高考评价体系下探讨高中历史课堂情景创设,有利于教师将“考与教”“考与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并开展体验式学习,规避无效情境教学,进而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高考评价体系;高中历史课堂;改革

一、明确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核心价值的强调,这也说明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对知识的引领转变为对价值观的引领之中。新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的考查内容一方面是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筛选人才的条件。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学生应该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由此可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判断学生在情境之中会产生哪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家国情怀。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其中一个单元的内容为例,在晚清时期我国处于水深火热的局面,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对外抵抗列强的侵占与掠夺,对内变法图存,在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中,老师首先要使学生对于近代史开端的人物、大事件、时间线以及事件背后的意义等基本历史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但历史教育的目的远不止于此,老师不应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相反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成长背景,对一段历史的关注点,以及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反思也是不同的,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以此引发更深入的探索和反思,这才是教学目标最终的落脚点。

二、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思维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老师与学生的思想对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契合,才能在落实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以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思维不但将真正生动精彩的历史刻板化为一个个条条框框的知识点,更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限制了学生探索和反思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对于如何学习历史、學习历史的重要意义等问题缺乏深入的认识,继而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历史教学工作进入恶性循环,更加难以开展。

新高考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解释、对问题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历史的探究能力之上。这一要求明确指出了历史教学工作存在的痛点,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良与创新,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内在意义的领会,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能力,老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从而实现了全新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

从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转变入手,才能真正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老师应牢牢把握新时代高中历史学科教育的意义,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指出的对当下历史教学的新要求,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意识和历史能力,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适应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需求。

三、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设计上,编者基本以专题为主线为学生讲述历史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清晰而系统地了解历史进程,但这要求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了解足够详细,因此这些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知识框架对一些历史知识底子偏薄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从一些问卷和走访调查中反映出,诸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由于学生本身对这部分历史了解较少,如果老师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详细的讲解与指引,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起来颇为困难。

因此构建新型历史课堂,适应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需求。就需要老师肩负起重要责任,老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在备课环节结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反复打磨教案,把握好课堂节奏;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将基础知识梳理好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这段历史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便于其在预习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有深入的认识,也使得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历史框架和体系的把握上;有了前面的课前基础工作,在正式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避免单一枯燥的知识点灌输。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需要设置的是探究与讨论性的问题,尤其是对史料的辨析与应用,从老师单方面讲授知识变为老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对话,甚至是对历史事件的观点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要忽略多媒体应用的作用,丰富的课堂情境更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老师应担负起提升学科教学的重任,把学生发展作为首要现实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视课堂细节,在课堂中培养。构建新型历史课堂任重而道远,老师与学生需一同配合,转变思想观念,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和落实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张瑜瑜.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探究[J].高考,2021(17):11-12.6BC77A0A-B088-45DD-844F-4593AB15CDD1

猜你喜欢
改革
改革发展不容许事务主义“帮倒忙”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