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红专”协同育人“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7-06 00:44张广强邓凯伟陈培荣刘容序张喜文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院育人思政

黄 立,张广强,邓凯伟,陈培荣,刘容序,张喜文 (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新时代农业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2013年以来,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原牧医工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三全育人”格局和“新农科”背景,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五育并举融红专,多方协同育新人,以“又红又专”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厚植“三农”情怀,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实践,精心打造红专学堂、红专青年、红专书院、红专基地、红专课程、红专导师六大育人平台,培养更多红专新人,即又红又专、扎根牧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逐步形成了“牧医红专”协同育人“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红专新人工程”),为涉农高校提供“牧医红专智慧”和“牧医红专方案”,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 改革思路

红专新人工程将“五个坚持”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弄清楚,坚持将“又红又专”这条主线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坚持以回归常识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2017年以来,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辩证法,明确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又红又专、扎根牧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具体思路如下: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又红又专;完善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扎根农牧事业,培养三农情怀,突出思政教育;学院把关定向,企业出人、财、物,人才精准培养;实现三全育人,贯通职业生涯,造就行业精英。

什么是“又红又专”?“又红又专”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红”就是政治过硬、有道德,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爱国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就是能力过硬、有知识,就是具备真才实学、掌握专业知识、成为行家里手。“红”是方向,“专”是本领。时代新人必须“又红又专”,根本在于牢牢守住“红”的底色、精心修炼“红”的品格、时刻保持“红”的精神,关键在于处处彰显“专”的本色、努力培养“专”的能力、综合提升“专”的素质。

2 主要做法

“牧医红专”协同育人模式,在实践探索上精心打造“六大育人平台”,即红专课程、红专学堂、红专青年、红专书院、红专基地、红专导师。“六大平台”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主线,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形成学校、教师、企业完整的育人生态链。其中,“红专青年”和“红专学堂”侧重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红专书院”和“红专基地”侧重能力培养和意志锤炼。通过深入挖掘“六大平台”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六大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把企业纳入学院“三全育人”主体,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院定期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企业参与论证,积极参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论坛,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动态调整。一方面,在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上企业参与其中,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校企共同编写“牧医红专系列读物”,先后编印了《中国精神青年读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选编》等6 000余册,发给全院师生学习,作为课程育人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企业选送的优秀育人案例融入课程,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19年9月,兽医影像学、动物解剖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繁殖学课程被确定为学院首批“课程思政”建设试点课程。2020年9月份课程思政全面展开,所有专业课都在建立思政元素库、撰写课程思政教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竞赛正在筹备中,真正实现了“无课不思政、无师不育人”。

2018年3月,学院创立“牧医红专学堂”,把培育“红专”新人的关键要素搬进“学堂”。目前,“红专学堂”已开展38次,其中企业开讲23次,参加学生达7 000余人次。随着学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企业参与越来越多,大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三农情怀。2019年10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四个故事”的要求,学生党支部把“四史”教育植入“红专学堂”,学生党员一周一讲,实现学生党员全覆盖。同年,“牧医红专学堂”作为选修课被写进《2019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覆盖3个本科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2019年5月,“牧医青年”官方微信公众号更名为“牧医红专青年”。要牢牢抓住这个重要的网络育人阵地,联合企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企业风采,推送企业文化,搭建学院、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把“红专课程”和“红专学堂”相关内容通过公众号进行展示推送。先后开展了“政治学习大讨论”“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文明素养你我他”等专题活动,参与学生累计超过10 000人。

“红专书院”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企业冠名、出资、授课,学院提供场所、负责日常管理,各学院、专业、层次、年级混合编入书院,校企共同制订具有红专元素的人才培养、考核方案,培养周期为2年。同时,将“红专书院”作为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名学生都要进“红专书院”修够相应学分,方可毕业。学院先后与正邦集团、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扬翔集团、丰源集团共建“红专书院”11个,依托“红专书院”先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学论语懂做人”“何家冲重走长征路”“新县红色教育”等思政教育30多场次。

依托优势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批能够满足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教师生产锻炼、技能提升等需求的专业教育“红专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接受教育。同时,挂牌邢集镇尖山村鄂豫边省委旧址纪念馆、柳林革命纪念馆、四望山新四军五师旧址群、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4个校外思政教育“红专基地”,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30多场次。

为了把“三全育人”总体要求走深走实,学院从202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红专导师”制,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思政导师”,选聘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导师”,选聘“红专书院”合作企业高管担任学生“职业导师”,落实落细“全员育人”,实现校内校外共同育人。

通过“红专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把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大众教育”“泛式教育”落地为更具针对性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通过理实结合的“红专学堂”,学生红色教育由“被动听”转为“主动讲”;通过形式多样的“红专青年”栏目微信推文,由“被动看”变为“主动写”;通过“红专导师”,“红专”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通过精心打造“六大平台”,实现了课堂与生产、科研与推广、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通过精心打造“六大平台”,使学生在历练中成长成才,真正培养思想觉悟高、综合能力强、科研产出多、就业出路广、适应社会快的“一懂两爱”新型人才。

3 实际成效

在红专新人工程的引领下,学院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团组织”等荣誉称号。2019年6月,该学院入选“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2020年5月,《校企合作“红专模式”协同育人创新与实践》获批“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年11月,“牧医红专”育人工程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20年12月,兽医传染病学获批“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学院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2021年与2018年相比学生的学科不及格率从20%降至3%左右,本科生四六级通过率由不足15%提升至40%,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分别提高了10和15百分点;学生的年终就业率仍保持在90%以上,但就业专业相关度大幅度提升,达到87.4%。

学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专业思想牢,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每年都吸引上百家企业来校“抢抓”人才。学生职业成长又好又快,2018、2019、2020届毕业生樊好礼、栗子茂、龚兵、赵实权等15人毕业后直接进入正邦集团、温氏集团、扬翔集团等国内领军企业,很快成为部门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平均年薪近20万元。

2019—2021年共吸引企业资金近百万元,已投入30余万元,建设学生党员活动室1个、智慧教室2个、党员读书角1个,建设畜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农牧线上销售录播室各1个,在谈企业建设实验室(校内红专基地)1个、宠物美容实训室1个,为学生争取企业奖助学金10万元左右。

第一,破解农业学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大多涉农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大众教育”“泛式教育”。优选涉农思政元素,更注重专业思政教育,同时由企业出资到现场参观学习。第二,破解农业学子优良学风形成的难题。受传统偏见的影响,农业学子成绩普遍偏低,大学期间如何形成优良学风成为难题。邀请行业高管讲行业前沿和行业发展,并通过实地参观、远程参观模式展示现代化农牧生产方式,让学农爱农变得“死心塌地”。第三,破解人才培养经费不足的难题。从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后续授课、参观考察到学生培养全过程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大大降低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费用,提升了人才培养效果。第四,破解学生实习分散、不便管理指导的难题。选取15~20家优势企业,学生实习定向输出,校企专人考核管理。企业还要选派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现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同步完成。第五,破解实习学生党员管理的难题。在“红专书院”成立临时党支部,与企业所在党组织形成联姻,让学生党员在企业党组织中提前得到锻炼和提升。第六,破解校企合作“只挂牌不实践”的难题。充分发挥红专基地的作用,实现了“有人去、有人管、有材料”的“三有”局面,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 校企协同育人经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听音乐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听音乐快乐。在协同育人上,学院不能唱独角戏、自娱自乐,而要加强与社会、行业、产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实现多赢。企业站在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拥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高效的管理模式,还有充足的资金、设备。为企业培养管用、适用的人才,一定要善于、敢于拉企业入伙,协同育人。若让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旁观者,很难培养出合格人才。

目前,在“牧医红专”模式探索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牧医红专”模式成为可复制推广的范式,必须要做更多的工作、花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凝练、摸索,进一步更新理念、大胆改革、加快推进。

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资金为主要形式反哺学院、参与人才培养,也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义务。先后吸引企业资金近百万元,已投入30余万元,已建设学生党员活动室1个、智慧教室2个、党员读书角1个;投入5万元资助优秀学生、赞助学生活动;投入3万元印制了2 000册《中国精神青年读本》。落地企业建设畜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农牧线上销售录播室各1个,在谈企业建设实验室(校内红专基地)1个、宠物美容实训室1个。

校企合作的成果要看双方交往、交流的密切程度。“不来不往”“少来少往”,合作会无法继续;“多来多往”“常来常往”,合作会不断深入。因此,要多派学生去企业实习、就业,多派教师去企业搞科研、搞生产,企业自然找上门来,心甘情愿地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5 新农科建设启示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国三农”“河南三农”等主题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激发学生在农村这个广阔舞台上创业的热情。设立实践学分,把“红专六大平台”作为实践学分获取的主要阵地。把实践育人细分为十大实践环节,围绕十大实践育人环节开展实践活动,获取实践学分。学院实行书院制,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进入书院培养至少2年。书院学生集中统一到相应企业参加实习,专业教师驻场指导,企业采取“师徒”制实习模式。学生管理实行“学院+书院”双重考核机制。

《信阳农林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第九条规定:动物科学专业设普通班和“正大创新班”。“正大创新班”学生由正大集团支付4年学费,学生毕业后需要到正大集团服务3年,其工资标准不低于相同岗位人员工资。“正大创新班”实行2+1+1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学校学习,大三在企业学习,大四在企业实习。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课程、共同开发内容、共同开展授课。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导向,聚焦全面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能力,着力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作培养机制。2019年学院联合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哼哼猪”农牧电商企业,组建校内农牧电商孵化基地。2020年学院联合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对接牧原集团、扬翔集团,组建猪生产大数据研究院。

通过“红专六大平台”,让企业成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主体,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将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制订严格的“红专”评价体系,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运营发展、学生职业提升、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倒逼企业关心、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

近年来,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以本为本、以生为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本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具有“牧医红专”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多元发展之路、协同发展之路。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该学院主动出击、多方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扎根牧业、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6 结语

作为地方农业院校的二级学院,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牢抓住“又红又专”这条主线,在校企协同育人上主动出击、多方联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培养更多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学院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