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识别测度与原因分析

2022-07-06 03:26军,刘
长白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人口发展

和 军,刘 勇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受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出现了“新东北现象”[1]。受此影响,东北地区部分城市出现了人口和资源等要素大量流失、经济和财政拮据以及住房空置等为特征的典型城市收缩现象。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比10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为16.3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2021年由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东北地区仅沈阳一座新一线城市,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不容乐观。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地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进行识别测度、哪些因素导致了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发生、如何应对这一现实重大问题等都是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对城市收缩现象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共识,对城市收缩现象的理解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收缩城市”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Häu Bermann在对鲁尔区城市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的实证分析后提出的。现在对城市收缩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将人口持续性流失或与此相关的城市常住人口减少、人口密度降低、人口增长率下降作为定义城市收缩的关键,将城市收缩定位为城市在短期或永久失去了大量人口[2],并界定城市收缩是人口数量至少为1 万居民的人口密集区,由于经历以某种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导致这一地区人口持续流失且超过两年以上。另一个维度认为,城市收缩是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多维收缩,城市收缩的内涵应该是以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规模的减小为主要标志,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和社会活动减少甚至萧条并存的一种城市发展特征。[3]

对收缩城市的识别测度方法往往与对城市收缩的内涵理解密不可分。常住人口的减少[4][5]、人口密度的降低[6]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7][8]等人口因素仍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核心指标。也有部分学者从人口、经济、社会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识别测度。例如,叶云岭等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变化情况来反映人口和产业对城市收缩的影响[9];杨孟禹、刘风豹等利用人口和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来衡量城市规模变动[10][11]。而其他学者则从经济衰退、税收情况、失业率[12]等一系列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识别测度方法,如孙青运用NPP-VIIRS 夜间灯光数据从人口衰退、经济衰退、就业情况、居住和废弃建筑对城市收缩做了识别[13]。

在城市收缩的原因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在国外研究中,去工业化、郊区化、社会结构转型、全球化、老龄化被认为是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国外郊区化和去工业化对城市收缩的影响往往是紧密联系的。随着城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蔓延,大量人口及工业化建筑部门向郊区迁移,城区正经历去工业化和郊区化导致的城市收缩。[14]Bontje 认为,部分东德城市(如莱比锡)在德国统一后的社会结构转型造成了人口、资本向统一后的发达地区转移,造成了这些城市的收缩乃至衰退[15];Reckien则指出,城市收缩独立于国家的政治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全球化对当地工业的影响[16];另有一部分学者如Wiechmann 等则强调低出生率以及高度老龄化亦加重了城市收缩[17]。国内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国外一些典型城市的收缩案例分析以及经验介绍方面,对本土城市收缩研究相对缺乏。在对国外案例分析中,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锈带地区”、法国洛林以及日本北海道为研究重点区域,认为全球化、去工业化、老龄化、郊区化、社会结构转型是西方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18]在对国内相关城市收缩的研究中,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城市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9]往往是学者关注重点。例如,刘风豹认为东北地区的城市收缩是人口、经济和体制上的全面衰退[11],张明斗认为社会抚养负担、人口受教育程度、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是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原因[8],而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收缩是城市均衡格局(经济、社会、生态、空间中的一维或多维结构)被打破的结果。[19]

综上所述,现有对城市收缩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多数学者以人口因素作为城市收缩的识别指标并以此来定义城市收缩,但人口因素虽然是城市收缩最直观、最易观察和测量的指标,而城市收缩却应是多维度的收缩,不应只局限于人口维度,有些收缩城市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人口变化[19],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来测度城市收缩。二是现有研究对城市收缩现象的原因分析较少,同时缺乏实证分析。国内对城市收缩的原因机制研究多集中在借鉴国外典型城市收缩的原因分析基础上,但由于国内外国情和城市发展阶段存在巨大不同,外国城市收缩的原因机制仅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对国内的收缩现象分析还是要立足本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城市收缩的典型区域,构建科学指标体系进行收缩城市识别测度及成因分析,对于合理应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中国城市化率在2011年首次超过50%,城市收缩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后阶段,同时基于数据可得性,选取2011—2018年数据,并排除数据缺失严重的延边州和大兴安岭地区,本文将东北三省其余34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部分缺失数据以相邻年份数据科学化处理替代。

(二)研究方法

运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进而确定城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计算城市收缩度对收缩城市进行识别测度。本文中的数据为面板数据,而传统熵值法并不能对面板数据进行较好地处理。在参考相关研究[20]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修正后的熵值法来计算收缩度。城市收缩度构建如下:USi=Si2018-Si2011,其中,Sia是利用熵值法得出的第i 个城市第a年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US表示城市收缩度,如果USi>0,则表示城市i处于城市增长阶段;反之,如果USi<0,则表示城市i正在经历城市收缩,城市i就是我们识别出的收缩城市。

三、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识别测度

(一)识别测度指标

人口因素虽然是城市收缩最直观、最易观察和测量的指标,但城市收缩应是多维度的收缩,不应只局限于人口维度,单一的人口或经济指标难以对城市收缩作出较准确的识别。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21][22]基础上将城市收缩定义为:城市收缩是一个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吸引力及城市空间等方面呈现减弱甚至衰退的现象,具体包括人口流失、经济调整或衰退、投资减少、税收减少、失业增加以及住房空置等现象。基于此,并在相关城市收缩评价体系研究成果[23][10]基础上,本文选取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GDP增速、人均缴税水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房地产投资额以及城区建成区面积四类八个指标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衡量指标,具体指标及用熵值法计算的所占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识别指标及权重

(二)识别测度指标说明

人口维度包括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收缩最直观的因素,人口数量的下降往往意味着城市吸引力的下降和城市收缩风险的增加;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的核心指标,人口集聚的下降往往更容易导致城市收缩。[23]

经济维度包含经济水平、经济增速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越发达、经济增速越快,这个城市发生城市收缩的风险就越低。本文选取了人均GDP、GDP增速分别作为衡量经济水平、经济增速的具体指标。

社会维度是城市收缩的重要判定标准,本文选取的社会维度包括人均缴税水平和反映城市吸引力的房地产投资情况。城市收缩伴随着人口流失,而人口流失,特别是各类人才的流失无疑会降低城市的吸引力以及人均缴税水平;房地产投资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房地产投资火热的城市,城市发展状况往往较为繁荣,出现城市收缩的可能性也较低。

空间维度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环境,城区建成区面积较大的城市往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可以满足人们的具体需求,出现城市收缩的可能性较低。

(三)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识别

根据城市收缩度US,本文共识别测度出东北地区22 个收缩城市,如图1 所示:辽宁省有沈阳市、大连市等9个收缩城市,大部分集中在辽北、辽中南和辽东,占辽宁省城市总数的64.29%;吉林省有吉林市、四平市等6 个收缩城市,占吉林省城市总数的75%;黑龙江省有齐齐哈尔市、鸡西市等7 个收缩城市,占黑龙江省的58.34%。东北地区共识别出22个收缩城市,占比64.71%。从数量上看,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占比较大;从空间分布看,呈现片状集中分布,特别是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分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周围,可能是受区域中心城市虹吸作用导致;从城市等级(参照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上看,东北地区收缩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图1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空间分布图

(四)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状况分析

1.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程度分析

为更好地描述上述收缩城市的收缩程度,本文运用ArcGis10.7 软件对收缩城市的收缩度进行自然断点法分类,将城市收缩分为非收缩(US>0)、轻度 收缩(-0.004421,0)、中 度收 缩(-0.01557,-0.004422)与重度收缩(-0.029423,-0.015558),具体的收缩程度如图2所示。从地域上看,东北地区有7个重度收缩城市、10个中度收缩城市和5 个轻度收缩城市,以中度和重度收缩为主。其中,辽宁省有6 个重度收缩城市,为东北最多省份;吉林省没有重度收缩城市;黑龙江省只有大庆一个重度收缩城市。从城市等级上来看,沈阳、大连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属于重度收缩,这可能是由于沈阳、大连这两个城市前期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发展迅速使文章所选识别指标前期数值较高、近年来经济数据“挤水分”所造成的。另外,鞍山、抚顺、齐齐哈尔、大庆、吉林这5 个II 型城市属于重度收缩或中度收缩,中小城市大部分以中度收缩或轻度收缩为主。

图2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程度的空间分布图

2.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类型

为深入探讨城市收缩驱动因素,将这些收缩城市进一步划分为资源枯竭型、产业调整型和被动虹吸型城市(表2)。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老工业城市名单、资源型城市名单、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及现有的研究成果[9],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这些城市是建立在某一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某种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忽视资源环境的保护以至于造成资源枯竭的城市。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区内大部分城市因资源而兴起,但目前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困境,如区内的抚顺(煤)、阜新(煤)、鹤岗(煤)、伊春(森工)都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第二类为产业调整型城市。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东北地区某些城市由于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工业产业及配套产业占比较大,其他产业发展落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有些城市在经济转型中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发展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一些成效,成为产业调整再生型城市,如鞍山、通化;而另一些城市未能突破结构和体制困境,成为产业衰退型城市,如本溪、铁岭、吉林、鸡西、大庆。第三类为被动虹吸型城市。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四大城市的产值占东北地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以上[4],但受东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四大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溢出”效应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周围中小城市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不断向这些城市集中,产生较强的“被虹吸效应”,导致周边中小城市不断收缩衰退。

表2 按驱动因素划分的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分类

四、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收缩原因的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

在被解释变量的选择上,本文选择上文中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Sia来衡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原因分析与识别测度体系的一致性,又可以保证其科学性。一般而言,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水平越高,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出现收缩的可能性越低。

2.核心自变量

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之上的,考虑到学者们认为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陷入瓶颈的根源和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障碍这一广泛共识[1][12],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单位GDP电耗、第三产业占比和研发支出占比来反映经济结构问题,选取财政支出压力、非税收入比重和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比来衡量体制性障碍。以这六个指标作为核心自变量。

单位GDP 电耗(Pc):东北地区电力热力、石油加工及重化工工业等传统产业发达,产业结构长期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对水、电、动力煤等能源需求较大,但随着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拉闸限电”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常态,东北地区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本文选取单位GDP 电耗来反映东北地区高耗能重化产业占比大的产业结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一般而言,高耗能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城市面临的经济转型压力也越大,城市收缩就越严重。

第三产业占比(Serv):三产比重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主要衡量指标,东北地区传统第二产业长期占主体地位,加之营商、创业环境欠佳,服务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带动和人民需求满足都有待提升。一般而言,三产比重越低,城市发生收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研发支出占比(RD):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创新相对不足,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销售收入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不明显。本文选取研发支出占比反映东北地区的高新产业对城市收缩的影响,研发支出占比越高,对人才、资源的吸引就越大,越不容易发生收缩现象。

财政支出压力(Fin):东北地区长期受计划体制和“官本位”思维的影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大。本文选取财政支出压力来反映政府干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一般而言,政府财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大,政府的财政自给率越低、开源需求就越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干预程度就越大,城市收缩的风险也越大。

非税收入比重(Non):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受制于制度因素不甚优越,东北振兴亟待优化营商环境。本文选取非税收入比重反映营商环境对城市收缩的影响,非税收入比重越大,城市的营商环境就越差,就越容易收缩。

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比重(Emp):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数量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大,在资源配置中往往具有优先权,加之地区营商环境的约束,许多非国有企业便极力依附其发展。一般而言,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越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系越融洽,政商关系越良好,城市发生收缩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3.控制变量

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城市的选择往往不再仅局限于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这些传统观念,选择城市时也更加侧重城市“宜业、宜居、宜养”等方面。为此,文章在这些方面选取了工资水平(Wage)、年均温度(Tem)、万人医师数量(Doc)这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同时,参考目前东北地区人口、资源越来越向发达城市聚集的现状,选择反映城乡发展的城乡差距(Gap)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城乡差距越大,城市的资源越密集,“虹吸作用”也越强,城市的抗收缩风险能力越强。相关变量说明如表3所示。

表3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原因的相关变量说明

(二)模型构建

面板数据既包含时间维度又有横截面维度,面板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变量遗漏、降低变量的共线性程度并提高了计量模型的有效性。基于上述变量的选取,本文对识别出的东北地区22 个收缩城市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时间范围为2011—2018年。具体的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Deveit为第i个城市第t年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Pcrit、Servit、R&Dit、Finit、Nonit、Empit分别表示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维度的六个核心解释变量;Xit表示宜业、宜居、宜养和城乡发展维度的4 个控制变量。所有变量在模型中都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

(三)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原因的实证分析

将上述实证指标数据代入模型中,并通过Stata16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表4所示。

在进行实证分析前应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表4 第一列和第二列分别表示对东北地区2011—2018年总体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对两种效应进行F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故回归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第一列和第三列分别表示对东北地区总体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对两种效应进行Hausman 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固定效应模型仍然适用。故固定效应模型是最适合本文的实证回归方法。

表4 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原因的实证回归结果

在收缩原因的实证结果中,六个核心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显著性较强,反映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在城市收缩中的主导作用。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财政支出压力在P<0.01水平上显著;单位GDP 电耗、研发支出占比、非税收入比重在P<0.05 水平上显著;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比重则在P<0.1 水平上显著。在控制变量中,仅有工资水平和城乡差距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在经济结构方面,单位GDP 电耗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估计系数为负,这表明东北地区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原字号”传统产业比重较高、“大而不强”且在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1],城市发展高度依赖资源与能源造成城市面临巨大转型压力,从而造成城市收缩现象。另外,第三产业占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估计参数为负,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综合指数呈反方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东北地区传统支柱行业占全国的份额不断萎缩,使得第三产业相对显得有所发展,但第三产业所占的全国市场份额并未增加引起的。[24]研发支出占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估计系数较小,反映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中创新要素的缺乏,对新产品、新技术等“新字号”的培育、开发力度弱,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弱,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流失。

在体制因素方面,财政支出压力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近年来东北地区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开源需求较大,匮乏的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市场主体、营商环境的培育更是捉襟见肘。非税收入比重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估计系数为正,这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整体营商环境不佳导致的。研究中发现,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普遍较高,有些城市甚至达到40%以上,远超20%的警戒线。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比重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估计系数为正,反映出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占比大、“官本位”思想束缚严重,加之近年来财政日益拮据,造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企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民营企业未能充分带动经济发展。

在控制变量方面,工资水平、城乡差距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降迅速,城市吸引力弱,经济陷入发展困局,导致市场潜力较小,职工工资较低,大量人口(特别是一些高素质人才)、资本要素加快流失,造成城市收缩;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发展机会较少、城乡差距相对较小,越来越多人口、资源等要素向产业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的区域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而东北地区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造成中小城市收缩。而其他控制变量,如年均温度、万人医师数量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影响城市收缩的主要还是与宜业和自身发展相关的因素,虽然近年来人们选择城市的观念有所改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

综上,反映经济结构和营商环境的影响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显著性。由此可见,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仍是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

五、结论与简要对策

(一)结论

1.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占比较大;在空间上围绕沈、大、长、哈四个区域中心城市呈片状、带状集中分布;在收缩程度上以中度收缩和重度收缩为主;在城市等级上以中小城市为主,但辽宁省的大型城市收缩占比较大。

2.东北地区收缩城市从驱动因素上总体可以划分为资源枯竭型、产业调整型及被动虹吸型三类,且以产业调整型中的产业衰退型城市为主,资源枯竭型城市次之。就个人选择而言,影响城市收缩的主要还是与宜业和自身发展相关的经济因素。

3.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是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前者,传统资源型、能源型“原字号、初字号”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二产全国占比不断下降,三产区域内比重提高但全国占比并未提高,一产增加值提升较快但未能扭转整体收缩趋势。科技创新总体落后,新产品收入占比较低,产业及产品竞争力弱导致职工平均工资相对较低,高层次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后者,区域内国企尤其是央企比重较大,民营企业争取资源受限或依附于大型国企生存,整体市场化程度不足,政府干预领域相对较大。加之,新型产业发展不足,缺少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分布,企业利润率较低,对外商、个体及私营企业投资吸引力较低,形成产业投资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城市收缩。

(二)简要对策

收缩城市是城市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正常现象,虽然和衰退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不完全等同于衰退城市。收缩城市治理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收缩类型及不同城市定位采取不同的对策。

1.优化营商环境,突破体制障碍。一方面,政府要优化公共服务,减少企业的制度性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保护,加大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切实降低实体企业的经济成本。同时,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生活环境,吸引人才、投资等发展资源。

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结构升级。不同的城市要采取不同的经济结构转型方式。(1)产业衰退型城市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研发力度。抓住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变经济发展结构。(2)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加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绿色发展。一方面,坚持“存量发展”,将工业废弃地和淘汰的落后产业所占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型产业集聚;另一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废弃工矿地进行改造,开发工业遗产变废为宝。同时,延伸产业链并提高价值链,在原有资源产品开采输出产业基础上适当开拓上下游产业链条。(3)中小被动虹吸型收缩城市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城市实际状况,找准特色产业定位,提高与周围大城市的产业对接能力,优先发展文旅休闲、现代物流等服务业。

3.推进城市更新,实施精明收缩。(1)控制城市拓展规模,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提升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尽力利用现有闲置土地建筑等资源进行再开发,降低发展成本,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批次、有规划地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发展康养等优势产业,培育城市经济新增长点。(3)深入挖掘各城市特色资源等比较优势,着重发展绿色、冰雪、电商、旅游及大数据、软件等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吸引各方投资及人才,实现城市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人口发展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