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2-07-06 03:15李智宁潘志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心功能

李智宁,潘志琼

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茂名 525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脏疾病, 是各类心脏病进展的终末期阶段,主要是因心脏射血功能障碍,无法适应机体组织代谢而引发的病理状态。 糖尿病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更容易发生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进而损害了患者的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1]。 慢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两者之间互相影响、 共同作用, 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该此类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选择一种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也是该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双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提高脑钠肽水平,从而抑制心肌重塑[2]。同时,该药物还可减少胰岛素抵抗, 对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较好效果。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0 例。观察组: 男 16 例, 女 14 例; 年龄 48~76 岁, 平均(58.91±2.3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19 例,Ⅲ级 11例;糖尿病病程 2~13 年,平均(6.12±1.08)年。 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46~77 岁,平均(58.87±2.3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18 例,Ⅲ级 12 例;糖尿病病程 3~13 年,平均(6.17±1.13)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内科学》[3]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均确诊;②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③患者的基础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该次治疗; ④对于该次研究的全过程明确表示知情和同意,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4]:①参与该次研究前的14 d 内接受过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者;③合并急性或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④对研究中使用的治疗药物有明确过敏史或禁忌证者;⑤近3 个月内发生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 使用胰岛素药物控制血糖,同时给予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叮嘱患者保持低糖、低钠饮食,注意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国药准字 J20190001,规格:50 mg)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2 次/d,50 mg/次,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和患者病情,每2~4 周倍增一次,直至达到目标维持量:200 mg/次,2 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 采集5 mL 清晨空腹静脉血,3 500 r/min离心,离心6 min 后待测,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N 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检测;采用GE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频率4 MHz)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 检测时取患者左侧卧位,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的5 mL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将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③统计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血钾、低血压、头痛、血管性水肿的发生情况,计算比较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 末端脑钠肽前体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血清N 末端脑钠肽前体(ng/L)治疗前 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 治疗后3 124±208 3 126±210 0.037 0.971 1 045±165 1 687±187 14.100〈0.001 33.28±5.48 33.41±5.65 0.090 0.928 50.41±5.91 42.16±5.33 5.677〈0.001心输出量(L/min)治疗前 治疗后3.02±0.15 3.04±0.18 0.467 0.642 4.89±0.17 4.01±0.21 17.839〈0.001

2.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

表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餐后 2 h 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8.23±0.16 8.25±0.19 0.441 0.661 5.54±0.61 6.98±0.74 8.224〈0.001 11.24±1.05 11.21±1.34 0.096 0.923 7.48±0.94 8.85±0.33 7.532〈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8.87±0.46 8.89±0.37 0.185 0.853 6.55±0.31 7.48±0.18 14.209〈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慢性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 现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的心脏结构或心脏功能异常, 导致静息或负荷时的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综合征,患者的病程长,预后不佳[5-6]。 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主要是因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机体高血糖, 糖脂代谢紊乱会影响细胞能量代谢。 慢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之间互为危险因素,据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高达40%~50%,而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达到10%~23%[7-8],两种疾病互为影响,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心力衰竭症状和血糖值。 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胰岛素药物控制血糖、采用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改善心力衰竭, 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依然呈现螺旋式进展。因此,要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寻找更为有效且具备安全性的药物予以治疗, 这是稳定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也是临床上一直关注的重点[9-10]。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按照1∶1的比例组成的新型抗心力衰竭类药物, 沙库巴曲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对利钠肽类物质的降解有抑制性作用,可提高血清利钠肽水平,而利钠肽可利尿、利钠,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缬沙坦对肾上腺素受体和醛固酮有拮抗作用,同时也可以改善水钠潴留,对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纤维组织增生均有抑制性作用,能够避免心肌间质细胞的重塑[11-12]。 沙库巴曲缬沙坦融合了两种药物的药用价值和优势, 发挥了协同效应,可减轻水钠潴留,对心血管重构有逆转作用, 同时可以纠正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3-14]。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疗法+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患者其心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 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值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沙库巴曲和缬沙坦之间相互作用, 更好地抑制了心肌重构,提高了抗心力衰竭的作用,从而,控制血糖波动。此外,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再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这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5-16]。 然而该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故研究结果有可能存在偏差,仍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数据。并且,研究中纳入的患者用药时间为6 个月,仅对用药后首次复查结果进行了观察,而长期治疗和治疗后是否会对机体的各项指标产生影响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综上所述,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总体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心功能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