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

2022-07-06 03:15陈孝华梁剑曌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伤口创面

陈孝华,梁剑曌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外科,山东泰安 271000

近年来,糖尿病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DF 发生原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效果较差,疾病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的破坏,最终引起足部溃疡、感染,甚至深组织破坏[2]。由于老年重症DF 患者病情严重,且患者自护理能力较差,因此,积极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病情,促进伤口愈合。 该文选取该院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接诊的80 例老年重症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等部门批准,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老年重症DF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 例。观察组中,男 20 例,女 20 例;年龄 62~79 岁,平均(69.84±5.23)岁。 对照组中,男 30 例,女 10 例;年龄64~81 岁,平均(70.65±5.31)岁。 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为患者搭配科学的膳食计划,定时测量血糖并记录,定时为其足伤口消毒、更换敷料等。

观察组开展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

①血糖控制。入院时及时为患者监测血糖情况,给予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若患者进行降糖药物治疗, 应叮嘱患者适当摄入含糖食物,避免低血糖发生;若患者自理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注射胰岛素,以促进创面愈合。为患者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严格地控制血糖的水平,控制体重,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辅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并遵医嘱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时间,使血糖维持在平稳的状态。

②健康宣教。加强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 治疗方案、 监测血糖的意义等,并着重讲解DF 的有关知识,如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 使其充分了解DF 的危险性, 提升自护能力。 责任护士添加患者微信,并建微信群。 每周在群内推送糖尿病足康复知识,1~2 次/周, 包括图文、短视频等,配合实例进行讲解。例如饮食方面做到定时定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推算日常所需热量,进行合理分配,食物以低热、低脂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自行开展患者足部检查,观察患者足部皮肤是否存在裂口、擦伤、红肿等,若发现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为暗紫色,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提示严重缺血缺氧,应及时复诊并治疗;每日温水泡脚,加速足部血液循环,可在足部表面适当使用护肤品,勤剪指甲并锉平,日常穿着清洁、干燥的棉袜以及松软的鞋子,每日坚持步行运动。若患者存在疑问,可通过微信及时反馈,由责任护士进行解答。

③伤口护理。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注意患者创面、皮肤情况观察,定时对伤口换药,以免患处出现破溃,促进伤口愈合;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在必要情况下,协助医生进行扩创引流,将伤口坏死组织进行清除。过去,一般认为伤口愈合应在相对干燥的环境和充足的氧气中进行。在护理期间,发现干燥愈合容易导致伤口脱水结痂, 严重影响上皮细胞的爬行,导致生物活性物质流失,减慢愈合速度。 湿法愈合需要处理创面渗出液,保证创面保持湿润,可用适当的湿性敷料调节创面的氧功率, 加速患者毛细血管的形成, 以此促使坏死部分与纤维蛋白质溶解,减少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机械损伤,预防结痂的产生。 湿敷处方如下:根据伤口的不同时期和情况,采用合理的湿敷。 黑期:应给予手术清创和机械清创,重点减少坏死、 细胞增多和细菌负担。 对于自溶清创,需要在患处涂抹清创凝胶并用透明贴纸包裹。黄期:于创面填充溃疡膏,并外敷泡沫敷料;红期,使用水胶体敷料,注意新生肉芽组织的保护,如果渗出量较大,需配合海藻酸盐敷料使用;粉期,在创面涂抹溃疡软膏。 伤口护理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为减少伤口上的细菌、微粒和污染,可有效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患肢皮肤的清洁, 注意患肢卫生。 不可使用刺激性、碱性肥皂、沐浴液洗澡。 同时,脚指甲修剪也不能太短,以免损伤皮肤。 不要赤脚走路或用热水泡脚。

④心理干预。 重症DF 患者往往需长期治疗,受到疾病影响,患者可见明显的消极情绪,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最终可引起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情况, 保持耐心与患者沟通,使其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减轻治疗压力。

⑤疼痛护理。 遵医嘱合理掌握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次数, 并且选取适宜的镇痛药物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于服用药物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结合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等评价镇痛的效果;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记录,告知医生,并随时调整镇痛方案。

⑥用药护理。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药物治疗的目的, 使其认识到遵医用药的重要性, 强化其依从性,确保不会发生擅自调整用药次数、剂量或停药的情况。对于年龄较大或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可将用药具体方法写在包装上, 监督或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按时用药。 患者服用的药物主要有:降糖药物、B族维生素、阿司匹林等。 与此同时,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当出现后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加强患者用药后的效果监测,并及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预示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镇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幻觉、便秘、呕吐、恶心、呼吸抑制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多饮水,多补充纤维素,多食用水果,便秘时,可以安抚腹部, 并辅以缓泻剂, 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果没有缓解,可以不定期灌肠,以改善便秘的情况。

⑦随访护理。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程极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为减轻经济负担,大部分患者在住院一段时间后会出院于社区或家庭接受治疗。出院前,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同时指导其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方法。出院后对患者开展随访,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具体随访频率,同时可配合微信随访及上门随访, 了解患者本阶段的病情恢复情况及自我护理情况,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纠正与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溃疡面愈合情况, 包括创面缩小面积、伤口愈合时间。

②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 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其中60 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 分为满意,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③采用SF-36 中文量表调查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伤口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情绪几项指标,取其平均值,分数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Excel 2021 表格是该次研究的数据集, 所有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 23.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创面缩小面积和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对比()

组别 创面缩小面积(mm) 伤口愈合时间(d)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7.67±8.89 35.79±9.10 5.906〈0.001 29.67±8.89 47.86±9.97 8.612〈0.001

2.3 两组患者SF-36 量表评分对比

实施1 个月的护理措施后, 观察组SF-36 量表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 [(),分]

表3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 [(),分]

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护理前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伤口疼痛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48.0±10.1 75.4±11.5 48.6±10.5 68.9±2.9 52.3±11.1 77.8±7.0 52.7±11.6 65.8±8.7 49.5±8.3 81.6±9.2 49.8±8.7 73.2±9.4 43.4±9.0 71.5±9.8 52.8±9.6 65.6±8.9总体健康54.9±7.8 81.6±9.2 49.9±8.5 73.2±9.4情感职能 情绪55.3±8.9 83.9±8.6 56.1±8.4 71.3±11.8 52.5±8.3 80.1±8.6 52.9±8.7 73.5±9.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患病患者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多饮、乏力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且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3]。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了近10%, 受到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等因素影响,近些年呈现增加趋势,影响与威胁加剧[4]。糖尿病患者机体血糖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的神经、肾脏、眼睛等器官组织受到损害,进而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若没有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危害极大[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发的足部感染、 足部溃疡或者深层组织的破坏[6]。 依照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糖尿病无法彻底得到根治,可是也不能任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剧,若是任由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组织和血管被损害,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就会不断升高[7]。糖尿病患者中患上足部感染的人数占比约4%~10%[8]。糖尿病足是引发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度并发症之一,治疗的难度大,需要缴纳的费用也比较高[9]。可如果患者没能在早期患病的时候接受治疗,那么治愈率就会有所降低。

糖尿病足根据足部综合征的3 项要素分成了3种类型的患者:神经型、缺血型、混合型[10]。 目前我国临床常见的患者是由下肢一同发生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混合型患者。 而引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还是在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认知匮乏, 且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情况[11]。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就是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后引发的对应状况。

糖尿病足患者早期会发生下肢血液供应不充足的情况,致使走路十分的沉重,有时还会出现跛行,严重时,患者的小腿也会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12]。 有很多糖尿病足的患者都会因为血液循环较弱,引发血管的扩张和血液流动速度变缓慢[13-15]。 神经系统出现病变除了会引发上述病症以外, 还会导致患者的肌肉和骨骼出现不同的改变, 最终患者发生关节变形等情况[16]。

精细化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护理措施“细节化”的特点,不断细分护理流程,了解患者需求,从而在患者各方面需求上为其提供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达到愉悦状态[17-18]。该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创面愈合情况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 可见,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可确保患者积极控制血糖,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并能够提升患者健康认知度,对减轻其精神负担具有明显作用, 通过伤口护理可促进患者创面尽快愈合,增强其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保证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伤口创面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