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2022-07-06 03:16陈春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结合力酮体小剂量

陈春萍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 551700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在小儿糖尿病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不仅如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急骤, 病情进展快, 若患儿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危及其生命安全[2]。 目前,临床对于儿童DKA 始终以降低血糖水平为主要原则,且多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降糖治疗,但在此期间,输注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却始终没有定论[3-4]。 经有关研究发现,对于DKA 患儿若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极易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影响患儿治疗的安全性,不利于后续治疗[5-6]。而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方式虽可以避免患儿血糖水平大幅度波动,但对其治疗效果却存在质疑[7]。对此,该研究为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 DKA患儿进行分组研究, 观察标准剂量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差异。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采用胰岛素治疗的82 例DKA 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 其中对照组男 16 例、女 25 例;年龄 2~13 岁,平均(7.58±1.55)岁,体质量 10.3~40.5 kg,平均(30.12±3.64)kg; 糖 尿 病 病 程 1 ~45 个 月 , 平 均(25.04±5.37)个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显示:轻度(pH〈7.3,或碳酸氢根值〈15 mmol/L)14 例、中度(pH〈7.2, 或碳酸氢根值〈10 mmol/L)21 例、 重度(pH〈7.1, 或碳酸氢根值〈5 mmol/L)6 例。 观察组男18 例,女 23 例;年龄 2~12 岁、平均(7.55±1.59)岁,体质量 11.2~39.6 kg,平均(31.99±3.43)kg,糖尿病病程 1~47 个月,平均(25.12±5.57)个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显示:轻度 13 例、中度 23 例、重度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得到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诊断标准[8];无免疫性疾病或家族遗传性疾病;无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配合度及依从性较低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注射胰岛素前均先给予综合性抢救措施,如快速注入扩容剂、纠正休克和脱水症状,发病后48 h 内维持均衡补液,液体注射总量不超过患儿体质量的6.5%; 每间隔1 h 测定1 次血糖水平,每间隔6 h 测定1 次血气指标; 积极治疗患儿的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根据检测结果适量补充电解质。在患儿开始液体治疗1~2 h 后给予胰岛素, 药物选用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10890001;规格:10 mL∶400 U),其中对照组注射剂量为 0.1 U/(kg·h),观察组注射剂量为 0.05 U/(kg·h);待血糖水平降至13.8 mmol/L 以下时采用含葡萄糖的生理盐水进行补液。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测定其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 ②记录所有患儿的血糖达标时间(即维持空腹血糖在10 mmol/L)、尿酮体转阴时间 (即从患儿就诊时开始计时直至尿酮体转阴的时间)和血糖降低速度[(患儿就诊时血糖水平-尿酮体转阴时血糖水平)/尿酮体转阴时间]。③观察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低钾血症、低血糖和脑水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④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评定标准

以患儿治疗后测定尿酮体 (-)、 空腹血糖降至10 mmol/L 以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虽未降至10 mmol/L以下,但明显降低,尿酮体(-)为有效;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即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糖指标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血糖指标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儿血糖指标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 值P 值25.42±5.97 25.46±6.13 0.030 0.976(9.56±2.07)*(9.55±2.10)*0.022 0.983 12.86±2.85 12.91±3.05 0.077 0.939(7.95±1.54)*(8.02±1.55)*0.205 0.838二氧化碳结合力(mmol/L)治疗前 治疗后16.85±3.72 16.88±3.85 0.036 0.971(26.25±3.51)*(26.31±3.85)*0.074 0.941

2.2 两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 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降低速度比较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降低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降低速度比较()

表2 两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降低速度比较()

组别 血糖达标时间(h)尿酮体转阴时间(h)血糖降低速度(mmol/h)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 值P 值9.56±1.58 7.64±1.33 5.953 0.001 19.54±3.04 17.21±2.98 3.505 0.001 7.63±1.74 5.54±1.02 6.635 0.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脑水肿症状,其中对照组低钾血症者3 例、低血糖者6 例,并发症发生例数9 例、总发生率21.95%;观察组低钾血症1 例、低血糖者1例,并发症发生例数2 例、总发生率4.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45,P=0.023)。

3 讨论

DKA 作为糖尿病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致病因素较多,饮食不当、感染等多种应激因素均可造成患儿胰岛素分泌和合成降低, 血液和尿液中聚集大量酮体,从而发展为酮症酸中毒[9];发病患儿不仅存在血糖和血酮水平的升高, 还因酸中毒和脱水等症状而增加其病死风险[10]。 胰岛素作为目前DKA 患儿主要的治疗药物, 可以有效解除患儿机体的高分解状态,在调节负氮平衡的基础上诱导氮丢失下降,促进机体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的合成,从而改善患儿的代谢异常症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1-13]。 然而迄今为止, 临床对于胰岛素的治疗剂量始终缺乏统一的标准,如何保障DKA 患儿治疗的安全性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在该研究,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0.1 U/(kg·h)],观察组给予小剂量[0.05 U/(kg·h)],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 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 (P〈0.05);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 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胰岛素治疗DKA患儿可以有效控制机体的血糖水平, 改善机体的酸中毒症状,分析其原因发现,该研究采用的门冬胰岛素是临床最常见的人胰岛素类似物, 属于短效人胰岛素的一种,具有见效快,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半衰期短的优势;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可以模拟人体胰岛素代谢学特征, 达到稳定血糖的作用[14]。 对于DKA 患儿而言,它可以有效抑制机体的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现象,一方面组织脂质的分解与酮体的合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继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15-16]。 此外,该研究发现,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降低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大剂量胰岛素注射后易导致患儿血糖下降太快, 机体血液渗透压骤减,进而诱发低血糖、脑水肿等并发症;而小剂量注射胰岛素可以维持DKA 患儿承受的最佳临界值,保障对酮体生成、蛋白合成及脂肪分解的最大效应[17];不仅如此,小剂量注射胰岛素还可以通过减缓血糖降低速度,确保细胞外部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从而减少低钾血症和低血糖的发生,保障患儿治疗的安全性[18]。 对此该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88%低于对照组 21.95%(P〈0.05)。 另外,该研究发现,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实,小剂量注射胰岛素可以在提高DKA 患儿治疗安全性的同时保障治疗效果,治疗优势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胰岛素在治疗儿童DKA 方面疗效显著,其中采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可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结合力酮体小剂量
三种预处理工艺对汽轮发电机铝合金部件表面结合力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蓝莓采摘期结合力测试与变化趋势的分析
尿酮体“±”或“+”代表啥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电镀级ABS树脂(Ⅱ)电镀工艺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