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袖状切除术围术期血糖控制对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2-07-06 03:16陈华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围术腹腔镜血糖

陈华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7

2 型糖尿病是我国常见慢性疾病, 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1]。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病情恶化、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除了给予降糖药、胰岛素、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治疗方案外,还可以采用手术方式减轻患者体质量,预防相关并发症,同时对患者血糖控制也起到促进作用[2]。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可以缩减患者胃容积,使患者饥饿感下降,并减少食物被胃黏膜的吸收,进而减少人体摄入能量,有效控制、减轻患者体质量[3]。 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差,凝血功能下降,在手术创伤下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且术后康复时间延长,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 同时,2 型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大, 因此在对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时, 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干预,例如围术期血糖控制,从术前、术中、术后3 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干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选择 2018 年 5 月—2021 年 5 月该院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进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 例。 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 18∶24;平均年龄(40.45±2.05)岁;平均病程(5.45±1.02)年。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 20∶22;平均年龄(40.34±2.04)岁;平均病程(5.16±0.98)年。 该次研究均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值测定,确诊2 型糖尿病;②BMI>30.0 kg/m2;③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5-6]。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依从性差,不配合干预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 为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过程,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减少高含糖量食物的摄入,包括水果和食物等,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的监测。 患者均选择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在术前,给予患者常规麻醉与血糖监测。

1.2.2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术前干预,主要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判断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能够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患者个体化降糖药物干预,主要包括口服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103615,规格:0.25 g×12 s)等,将血糖控制在以7 mmol/L 以下。 同时,术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患者过度紧张。术中给予患者持续血糖监测,并配合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 J20140052,规格:3 mL:300 单位)将血糖水平控制在7 mmol/L 以下。 术后,需要有效调整患者的体位,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减少糖类丰富等蔬菜瓜果的摄入量,保证少食多餐,并按规律服用。 注意叮嘱患者加强饮水量与运动量, 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发现患者出现血糖含量升高情况时,给予患者适当的降糖处理, 并根据血糖监测水平对降糖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进行及时调整,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包括治疗后的空腹、 早餐后2 h、午餐后2 h 及晚餐后2 h 的血糖水平。

1.3.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1.3.3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压力性损伤、胃漏[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血糖水平、午餐后2 h 血糖水平、晚餐后2 h 的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mmol/L]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mmol/L]

组别 空腹 早餐后2 h 午餐后2 h 晚餐后2 h研究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6.81±0.55 7.56±0.58 6.081〈0.05 9.38±1.32 10.09±1.68 2.154〈0.05 8.11±1.32 9.24±1.47 3.707〈0.05 9.05±1.39 9.72±1.15 2.407〈0.05

2.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d]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d]

组别 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n=42)对照组(n=42)t 值P 值1.01±0.21 1.89±0.35 13.972〈0.05 1.54±0.34 2.78±0.55 12.428〈0.05 1.81±0.14 2.24±0.24 10.030〈0.05 2.45±0.45 4.64±0.37 24.362〈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4 例,发生率为9.5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2 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成为威胁我国百姓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2 型糖尿病病程长、 目前无法治愈,随着病情进展,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危害较大[8]。另外,2 型糖尿病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引起广泛重视与关注[9]。 有研究指出,肥胖是多种慢性的高危因素,肥胖群体患上2 型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者[10],因此临床上比较常见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 患者血糖异常升高、血脂高,身体负荷大,病情较为复杂,症状多,治疗难度大。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又称腹腔镜缩胃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腹腔镜下垂直切除患者胃的大弯,在减重、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广泛[11]。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 可以完全缓解患者血糖,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使用降血糖、降血脂药物的剂量[12-13]。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围术期内对患者进行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 一方面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因为疾病、手术产生的负性情绪、疼痛,提高生活质量[14]。

有研究指出,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干预中, 应用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效果显著,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该研究中,在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围术期干预中, 应用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概率。分析原因: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是一种先进的临床干预理念,强调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多元化、有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干预,减少手术应激、心理应激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能力。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类型、原理、特点、意义、风险等,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增强手术信心,进而缓解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术中持续血糖控制可预防低体温应激反应,保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对患者进行镇痛泵止痛, 并联合有效的饮食与血糖控制,可减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风险。鼓励患者术后尽快下床活动,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长时间卧床而形成压力性损伤,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与运动干预, 促使其抵抗力与免疫力提升,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5-20]。

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早餐后2 h 血糖水平、午餐后2 h 血糖水平、晚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分别为(6.81±0.55)、(9.38±1.32)、(8.11±1.32)、(9.05±1.39)mmol/L,优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分别为(1.01±0.21)、(1.54±0.34)、(1.81±0.14)、(2.45±0.45)d,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围术期血糖控制对于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围术期血糖控制应用于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干预,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腹腔镜血糖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