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道路危险路段安全技术改善

2022-07-06 09:19朱延发李忠健李远
客联 2022年9期
关键词:交通安全

朱延发 李忠健 李远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立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息息相关的农村道路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驾驶方式的多样选择,驾驶员的多年龄段覆盖,这些最终促使农村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并且每年的交通事故仍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使得农村交通环境的改善,道路交通的分析改进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改善;研究与对策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现状

在农村,农民日常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由原来的非机动车被现在的机动车所取代,由步行推车拉车变成了骑自行车,还有摩托车,小轿车还有农村的农用车进行替代。这虽然给农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同时暴露出了诸多問题,农村道路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和农村道路安全安全的设施也相对的一个缺乏,农村的道路多处于混合交通,道路复杂程度高,作为驾驶员和交通的参与者的法律观念和平安意识都较为淡泊。

农民交通安全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村民为了贪便宜图省事见车就坐能挤就挤,从不考虑安全问题;第二车主见利忘义,大量的无牌无证车报废车和禁止载客超仔的车辆在农村得到大幅的体现,这是明显缺乏交通法规安全意识的行为,使得农村的一个交通环境越越来越差。第三农村的部分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为了节省开支,一些没有牌照,没有证件的面包车二轮,摩托车抓住空隙,承担起校车的作用,接送孩子们的日常上下学。一旦发生的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与此同时学生搭乘超载车货运机动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农民在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也根本不考虑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方式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农村道路危险路段的分析

(一)道路安全隐患分析

在农村地区穿村过镇路段,未按规定让行、违法会车、违法超车经常是事故发生的高源地,在学校、医院、加油站等地段,交通流量较大,同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也会增多,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农村地区穿村过镇路段要重点排查,注意交通安全设施、公路行车条件、辅助安全设施多增加检查力度,以减少风险隐患。

(二)交通安全设施风险隐患

选取主干路路段,交通安全设施方面要重点排查与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有关的因素,设置科学合理的标志标线、隔离设施,以此达到减少未按规定让行、违法会车等违法行为,具体包括:道路标志线是否有磨损,模糊现象;穿村过镇路段必要的安全设施是否缺失;是否满足设置信号灯条件而未设置。

(三)公路行车条件风险隐患

公路行车公路行车条件方面要重点排查与行车视距有关的因素,穿村过镇路段普遍存在建筑物、树木遮挡视线,无法保持的安全的行车视距,具体包括:是否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存在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因为建筑物遮挡,通视条件不良;中央隔离带开口是否过密或隐蔽,不易被发现。

(四)辅助安全设施风险隐患

在夜间行驶中,灯光对驾驶员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好的视线,能够极大的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机能,穿村过镇道路,夜间照明不足都严重影响驾驶员临场判断。因此,辅助安全设施方面要重点排查有照明有关的因素,在行人非机动车流量较大路段,检查是否存在未安装照明设施的一个问题。

三、对于危险路段的安全改善建议

(一)强化农村地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在消防安全上,组织开展村民的住宅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持续做好农村火灾防控的宣传工作;重点排查整治农村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改造主体建筑,并拆除危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消除安全隐患。道路交通上,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的检查,加强农村道路安全宣传工作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一款,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开展农村沼气池检查,就井桥构渠等,鼎出没施摸排检查工作,加大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力度,全面开展开展隐患排查.

(二)推动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保障。

与交通运输部合作,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的一个本质安全水平,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和放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以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为契机,健全完善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消除农村公共安全风险隐患,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加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投入,深入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强化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评价,从根本上解决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带来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

(三)增设穿村过镇路段交通安全设施。

农村公路交通标识应具有良好的夜间可视性,农村公路交通的标志材料结构形式,可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标志材料,采用铝合金,钢材,合成树脂食材,目成等多种形式,可以较长时间的使用效果;在旅游,校车,公交功能的农村公路上应该设置齐全的交通标识,,还应该在农村公路交通多发几段容易发的交通事故的路段,遍布交通标志;规范行人过街行为,根据行人交通量,合理设置人行横道线,并配合设置停止线、行人信号灯、人行横道标志等;强化车速控制,完善限速标志,施划减速标线以及设置其他物理性减速设施;强化警示提示,完善相关标志,增设村庄警告标志、注意行人标志、注意信号灯标志等,增设闪光警告信号灯。

(四)开展穿村过镇路段精细化交通组织。

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设置规模,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精细化设计,推广城市“小路口”、农村“大路口”的设计理念,为车辆、行人间让行提供条件;设置信号灯的穿村过镇路段的路口,借鉴城市路口施划引导线;开口较多的穿村过镇路段,封闭或合并临近交叉口,系统性设置大型车辆左转和掉头交叉口;增加穿村过镇路段超速、违法,现场执法设备;道路线形突变路段或视距不良路口路段增设安全警示提示设施;交通冲突较多的穿村过镇路段,统一警示装备形式以及提示方式。

四、总结

本文通过多角度对于驾驶环境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驾驶环境差异对于道路交通的影响。基于农村道路现状及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多项影响因素,都在影响着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政府及相关人员应该从道路安全的现状出发,提高农村驾驶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对路段进行实地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来达到进行减少这些事故发生的隐患,改善交通的通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凤鸣.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J].劳动保护.2010(07):56-58.

2.冯杰,邵毅明,江爱民,周陶.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J].中外公路.2010(04):362-365.

3.张朝刚.汽车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J].商用汽车,2001(9):48-49.

4.方鼎.汽车驾驶员动态视认性的试验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交通安全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安全的探讨
探析道路因素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论机动车驾驶陋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