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七层皮

2022-07-06 08:24米丽宏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历练孩童世界

米丽宏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口,人情味十足。”这话出自林语堂先生笔下,后面是——“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看似一切无关,但全在心间。孤独,是饱满的,如同圆鼓鼓的洋葱头,一层,一层,又一层。

孤独有时是贬义的,意味着无奈之境。不久前,网上一份《国际孤独等级表》,将孤独分了十个等级,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看医生”,层层升级。

历来,孤独是都市人无法摆脱的梦魇。美国作家马克·吐溫这样描述都市生活:“一片壮丽的荒漠——半球形带有尖塔的荒境,陌生人孤独地存在于一百万个他的同类中。”孤独,一个人类永恒的困境。

孤独又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孤独地进入世界,也将孤独地离开世界。在两个孤独之间,孤独仍是主题,没有什么比孤单存在的时间更长。诗人席慕容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但深入去看,也只有在孤独时,人才能安静下来,领悟到一些东西。思索自身存在的本质,体验自身的丰富性或自身的贫乏感,观天地之大化,趋近存在的核心,与世界建立一种更深刻的连接。

生命的抛物线,注定要落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史。孤独,亦是一种历练和能力。泗水的孔子,漆园的庄子,于苍茫岑寂的孤独中,生发了哲学的思考;李白独坐敬亭山,苏轼长吟临皋亭,斜阳孤影的孤独中,写出了不朽的诗篇。身在孤独,可以观照世界,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孤独,还是一种追求,一种创作环境。不管哪种艺术创作,都是孤独的工作。比如一幅版画,画家须在一块木板上雕刻上万次才能完成,如果他在创作的时候有人在旁,就会特别别扭,浑身不舒服。孤独是一种极度专注的心灵体验,自我饱满,神思充盈,下笔如有神助,刻刀如有导引。想象不出,若旁侧有人,那种“通灵”之境还会不会降临。

孤独,是一种修养。不随俗,便孤独。“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陶渊明,可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王摩诘,也堪称特立独行,超然物外;八大画中白眼向上的鸟,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倔强之态表明了敢于孤独的性情。孤独源于精神的自足,可如体味宁静般被反复咀嚼,如欣赏艺术般被时时享受。

曾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曾讲过一句名言:“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三个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后来台大建了“傅钟”,现在每日鸣二十一次。沉思是一种反刍,消化着喧嚣与烦躁,独处中守护宁静,还原自我,让灵魂歇脚。

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大凡哲人都是孤独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是孤独者中的孤独者。他的一生,拖着羸弱身躯在欧洲大陆到处漂泊,白日爬山涉海,晚上就着一盏小灯,笔耕不辍。一部部心血之作里,奔涌着孤独的暗流。他知孤独的可怕,天马行空地高飞一阵后,也探寻人间的关怀,但最终还得在孤独里找回心中的充实。类似的情形在鲁迅身上也出现过,《野草》中《题辞》的首句中赫然写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他自信,孤独是强者的表现: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孤独,还是一种禅心。欲望不必失去,欲望也不必实现。诗人里尔克在《秋日》一诗里写:“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的落脚点,是一颗平常心,是回到禅者的初心,活在当下。是啊,独钓寒江,岂止为鱼,为那一江冰雪;独立寒秋,岂止为秋,为那万山红遍。

孤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我们必经的历练,是我们的修行,是最终抵达的一种境界。勇敢地享受孤独吧,当你经过七重孤独,你会抵达生命的实质,成为真正的强者,新的世界也由此而生。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历练孩童世界
Do Softly Pray
十年历练,非凡直-10
孩童之道
挫折历练勇敢、行动见证成功
刘月明 书法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修养
企业汇率避险:在历练中成长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