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学生美术学习的原点与路径

2022-07-07 02:50蔡晶晶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蔡晶晶

摘 要:美术是一门“有意味的学科”,美术作品往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游戏,将学生的美术学习融入游戏之中。游戏表现能让学生获得美术“体验之趣”,游戏设计能让学生获得美术“应用之趣”,游戏欣赏能让学生获得美术“对话之趣”, 游戏探索能让学生获得美术“生态之趣”。 追求自由、主动创造,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舒展生命,是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旨归。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学习;原点与路径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游戏,将学生的美术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游戏能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问、探究,应当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原点和归宿。

游戏表现,让学生获得美术“体验之趣”

对于学生来说,“玩”就是一种游戏。置身于游戏之中,学生能与对象融为一体。游戏能消解主客二元对立,让学生进入忘我的境界。在美术学习中,只有令人感兴趣的游戏,才能让课堂显得自然、清晰、生动[1]。游戏活动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术的“体验之趣”。美术课程是一种丰富性的认知课程,也是一种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游戏性的美术活动,不仅能深化学生的认知,更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力。在美术游戏活动中,学生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评价者,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主人。

比如教学《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单一的纹样、组合的纹样等相关概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游戏活动。我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组合出一种多变的样式。学生们很会动脑筋,如有男女学生搭配,按照舞蹈排队的方式组合成有规律的阵型;有学生做出间隔式的动作组成有规律的搭配,等等。游戏促成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感悟:“老师,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就能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生活中所有物质,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才能形成美丽的花纹”等[2]。

美术游戏活动,促成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感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物质化的美术活动转化为纸笔性的美术活动。有学生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老师,用美丽的花纹可以装饰我们的教室”“用美丽的花纹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等等。而这样的一种美术学习感悟,不正是我们的美术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旨归吗?

游戏活动是学生美术学習的感受、体验之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生活、周遭的一些事物融入到学生的美术学习之中,从而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升华学生的美术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游戏活动中大胆地创新、创造。

游戏设计,让学生获得美术“应用之趣”

美术游戏性教学,不仅是身体性游戏教学,还包括思维性、想象性的游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设计,让学生获得美术的“应用之趣”。在游戏设计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要充满着生命能量,获得一种愉悦的情绪,并且表露自己的感情,同时拓展学生立体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比如教学《线与造型》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照片,让学生发现“线条与造型”之间奇妙的关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些“半成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在“半成品”上增添一些线条。比如在上面添上几个笔画,就形成了一朵空中的云朵;在下面添上几笔,就变成了一把雨伞,等等。这样的游戏性活动,不是学生随意、任意地涂鸦,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美术思维和想象进行的主动性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眼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学生心目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形象概念所代替,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创新化的学习过程。以创新为学生美术学习的目标,能让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应当成为一个美术游戏者。作为教师,要以游戏为主线、为方向,引导学生展开美术游戏化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的美术素养获得更大的发展。

游戏欣赏,让学生获得美术“对话之趣”

游戏性的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自主性、自能性的学习,更是一种对话性的学习、交流性的学习[4]。在美术欣赏中,教师也可以开展系列游戏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在游戏性欣赏中,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评述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眼光,激发学生的欣赏性思维。通过游戏性欣赏,让学生获得一种“对话之趣”“交流之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平等、愉悦、宽松的情境,引导学生的美术智慧碰撞,让学生形成一种美术欣赏的心灵共鸣。教师要站在学生立场上,从学生视角出发,丰富学生的美术欣赏实践,充实学生的美术欣赏生活。

比如教学《陶泥的世界》,我重点指导学生欣赏、评述一些民间陶泥艺术。在比较陶泥艺术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陶泥艺术不同于一般性的陶泥作品。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陶泥艺术往往经过了艺人多次地捏、摔、捶、揉,才成就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陶泥艺术品。在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陶泥艺术作品中,学生认识到陶泥艺术往往非常契合事物本身的质态,如表情的逼真、衣服的平顺、人物动作的鲜活,等等。在欣赏过程中,学生还就相关的问题进行研讨、互动、交流。比如:“人物的头和身体是如何组合的?”“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人的头不容易掉?”通过这样的交流、对话,能让学生对陶泥的加工形成深刻的理解。在欣赏的基础上,学生大胆地尝试,用陶泥等材料制作成栩栩如生的作品。

游戏欣赏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评价、评述。在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性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中领悟到艺术品的真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创作。

游戏探索,让学生获得美术“生态之趣”

游戏性美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更要引导学生探究。在美术游戏性探索中,能让学生获得美术学习的“生态之趣”。作为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与学生美术学习的思考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美术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元件和方法,改变它们的形态和组合,从而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美术作品来[5]。

游戏性的美术探索类似于一种魔术,它能让学生着迷。比如教师将色彩进行调配,就能增强学生对色彩探索的兴趣;比如教师随意用一些简约化的线条在黑板上创作简笔画,就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线条的灵动;比如教师将一些简单的美术创作元件给学生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众多的丰富形态。这些都是学生游戏性美术探索的重要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美术是一门“有意味的学科”,美术作品往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游戏性美术教学,充分赋予美术学科自由,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情感体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美术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学应当是开放性、生动性、动态性的。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追求自由、主动创造,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舒展生命,是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旨归。

参考文献:

[1]朱金晶.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

[2]李鹏举.论儿童游戏的哲学本质观[J].哲学史学,2012(2).

[3]黄远帆.哲学、游戏与价值难题[J].哲学分析,2017(6).

[4]洪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

[5]陈梦怡.来自心灵深处的魔术——从《神奇的指印画》谈教学新实践[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6).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