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2022-07-07 23:32刘麒邵福利
人人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脑心通缬沙坦内皮

刘麒 邵福利

(伊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高血压科 新疆 伊宁 835000)

原发性高血压指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有所上升。相关数据统计,2012 年~2015 年我国成年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约27.9%,且该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靶点明确,能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用药易引起不良反应,或出现耐药性,影响疗效。中医对高血压研究较深,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鼓动血液在脉中流动,是血压形成的关键,原发性高血压病机为心营过劳、营血壅盛、络脉阻滞、血脉瘀阻。脑心通胶囊有益气活血和化瘀通络之效。本研究用脑心通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对其血管内皮功能、hs-CRP、IL-6 等指标进行观察,客观评估该方案有效性,并探索其可能药理学机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142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71 例,包括男性42 例,女性29 例;年龄46~73 岁,平均年龄(59.75±6.39)岁;病程3~11 年,平均(6.25±1.01)年。对照组71 例,包括男性40 例,女性31 例;年龄44~74 岁,平均年龄(59.62±6.27)岁;病程3~10 年,平均(6.11±0.73)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2]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中医符合瘀血内阻型[3]的辨证分型。(3)年龄>45 岁;(4)入组前未使用过降压药或药物洗脱≥2 周;(5)患者及直系亲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存在人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者;(5)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保持低盐饮食、规律活动、心情舒畅。对照组患者予以缬沙坦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23;80mg),口服,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0.4g),口服,2 粒/次,3 次/d。

1.3 疗效指标检测

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12 周空腹静脉血5ml,按3000r/min 离心15min,分离血清冻存(-60℃)备检。用日立7170S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一氧化氮(NO);以2008T 全自动γ 计数仪测定内皮素-1(ET-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予以检测。应用美国GE Vividi 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颈动脉,计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

1.4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中相关标准评估,(1)显效:患者收缩压(SBP)恢复正常或下降>30mmHg,舒张压(DBP)降低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mmHg;(2)有效:患者经治疗SBP 下降,但≤30mmHg,DBP 下降10mmHg~20mmHg;(3)无效:患者血压下降,但均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经方差检验的剂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两组用药前ET-1、NO 水平相当(P>0.05),用药12 周,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与同一时期对照组比较,观察ET-1 更低、NO 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2 周ET-1、NO 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2 周ET-1、NO 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ET-1(umol/L) NO(ug/L)观察组 71用药前 72.59±8.26 32.51±4.18用药12 周 41.01±5.14 62.38±6.34对照组 71用药前 75.65±8.31 32.63±4.32用药12 周 52.46±5.69 50.07±5.13

2.2 两组hs- CRP、IL- 6、IMT 比较

两 组 治 疗 前hs-CRP、IL-6、IMT 指 标 相 当(P>0.05),用药12 周,两组hs-CRP、IL-6、IMT 明显改善(P<0.05),与同一时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2 周hs-CRP、IL-6、IMT 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2 周hs-CRP、IL-6、IMT 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hs-CRP(mg/L) IL-6(ng/L) IMT(mm)观察组 71对照组 71用药前 8.21±1.52 7.73±1.34 1.28±0.13用药12 周 4.32±0.71 4.26±0.53 0.71±0.04用药前 8.33±2.57 7.79±1.39 1.25±0.09用药12 周 5.16±0.79 5.58±0.62 0.97±0.06

2.3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确切病因与某些先天遗传、生理性减压、致病性增压等因素相关。患病后,多表现为头晕、乏力、头胀等症状,随着疾病加重可引发脑卒中,造成患者死亡。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为原则。

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受体拮抗剂等均是有效的降压药物,缬沙坦属Ang II 受体拮抗剂,其降压效果明显。缬沙坦可直接作用于Ang II 受体,且特异性较强,并选择性作用于I 型受体(AT1),通过阻断Ang II 与AT1 受体结合而对醛固酮激素释放起到抑制作用,并同时促进外周血小管起到收缩,继而降低血压。研究指出,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不影响机体缓激肽分泌以及心率,安全性高[4]。缬沙坦降压迅速,患者于服药2h 后可发挥降压作用,在用药4~6h 达血药高峰,其药物浓度可维持超24h。缬沙坦虽有降压作用,但长期用药产生的副作用影响患者了患者依从性,部分患者疗效不甚理想。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较深,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归入“眩晕病”范畴。中医认为,在情志失调、先天禀赋异常、久病过劳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致机体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或肝气郁结而湿滞生痰,痰湿中阻,终致眩晕。可见,气虚血瘀贯穿于眩晕病整个过程,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痰通脉为原则。脑心通胶囊由黄芪、党参、西红花、三七、丹参等中药成分组成,黄芪为君,有益气活血、补气固表之功;水蛭、地龙、全蝎为臣,共奏破血逐瘀,通络镇痉之功效;丹参、当归、川芎共为佐,能活血化瘀;桂枝和牛膝为使,可奏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和化瘀通络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可下调血胆固醇水平,并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而抑制巨噬细胞进入血管内膜数量,从而减轻动脉壁炎症反应[5]。黄芪通过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并降低动脉血流量,继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 和内皮素含量,增强血管舒张作用,从而有效降压[6]。三七中三七单体皂苷Rd、Rb1 有显著抗炎作用,其三七总皂苷有活血作用。川芎中川芎嗪成分能减轻缺血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对小鼠灌服地龙水煎液,可有效抑制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起到降压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12 周ET-1 明显低于对照组,NO 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脑心通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发病及发展相关,NO、ET 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指标,NO、ET失衡,会增强内皮依赖性收缩功能,削弱舒张功能,引起血管张力调节紊乱,造成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血压升高。本研究在缬沙坦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脑心通,分析原因可能与脑心通胶囊中黄芪调节内皮舒缩功能及川芎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作用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12 周IMT 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可降低IMT,本研究结论与之相符。提示脑心通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突出,分析原因是联合用药可同时发挥多个药理作用,起到协同增强作用,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及IMT,继而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缬沙坦治疗疗效突出,其药理学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IMT 有关。

猜你喜欢
脑心通缬沙坦内皮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