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抗阻运动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研究

2022-07-07 23:32何艳萍
人人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终末期低血压肾病

何艳萍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1],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液体,维持机体组织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有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2]。但是近年来临床研究通过统计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与血液透析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病例在持续增加,其中以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最为常见。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会对透析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并会导致心律失常、内瘘闭塞等情况的出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以往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效果有限。抗阻运动是通过训练人体肌肉能力来达到强健机体目的的方法[4],本文就优化抗阻运动在终末期肾病患者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2020 年2 月至2022 年3 月收治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选取84 例,按照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将字面朝上设为对照组,花面朝上设为观察组。对照组42 例,男27 例,女性15 例;年龄43 岁~63 岁,平均(53.43±4.70)岁。血液透析时间9个月~22 个月,平均(15.38±2.44)个月。原发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5 例,慢性肾炎14 例,糖尿病肾病9 例,高血压肾病14 例。观察组42 例,男29 例,女13 例;年龄41 岁~68 岁,年龄(53.52±4.73)岁。血液透析时间11 个月~22 个月,平均(15.43±2.52)个月。原发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6 例,慢性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10 例,高血压肾病13 例。

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满足《内科学》中关于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者;(2)规律血液透析时间≥3 个月,2~3 次/ 周,病情基本稳定者;(3)意识正常、无精神障碍者;(4)视听觉功能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良好者;(5)自愿接受随访者。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者;(3)存在神经系统病变、恶性肿瘤者;(4)存在骨关节病、肢体功能障碍等导致无法进行或耐受抗阻运动者;(5)存在肾脏移植手术史者;(6)因认知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临床干预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在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血透注意事项,说明限制饮水、保持干体重、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营养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膳食方案,合理摄入机体所需营养,纠正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体重进行调整。高血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应谨慎使用镇静剂,同时控制降压药剂量或停药。透析期间,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指导,以放松训练、肢体活动锻炼为主。在血液透析前、透析过程中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一旦出现低血压情况,则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应急处理。在透析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优化抗阻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将抗阻运动的目的、作用、具体方法详细告知患者,指导患者掌握抗阻运动的方法与技巧。在透析治疗前,指导患者先进行5min 的热身运动。在透析开始后前2h 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脚踏车运动,抬高床头30°,运动阻力、速度分别为0~12NM、0~20RPM,10~15min/组,休息2~3min 再继续下一组,共计4 组。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当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情况时及时终止运动,并进行对症处理。透析后进行5min 放松运动。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记录。

(2)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共7 个维度,采用4 级评分法(0-3 分),总分为21 分,分值越低,则睡眠质量越好。

(3)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情况。

(4)应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共有8 个维度,以分值高为优势。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体现。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与PSQI 评分

观察组透析前的血压水平与PSQI 评分与对照组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SQI 评分则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情况

干预期间,观察组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81%(10/42),较对照组的57.14%(24/42)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X2=9.685,P<0.05)。

续表

2.3 SF- 36 评分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的各维度分值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各组的SF-36 评分(n=42,分)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机制,但认为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心脏储备功能、高超滤率、透析期间的进食以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会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以及有效循环血容量[5]。通过减少超滤量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但会增加透析次数及治疗费用,且长期存在低血压情况会增加内瘘闭塞风险,故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意义重大。

临床上,通过健康教育、饮食干预、控制干体重、适当运动干预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并可及时处理患者的血压异常情况,但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应用在不同患者中所获得效果也存在区别,因此总体效果一般。抗阻运动是指机体对抗外来阻力时所进行的主动运动[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透析期间、透析后的血压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且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更低,PSQI 评分与SF-36 评分得到了显著改善,充分说明了优化抗阻运动干预的有效性。分析原因在于,在透析期间进行仰卧位脚踏车抗阻运动,能够刺激患者骨骼肌机械感受器,促进肌肉牵张受体和升压反射;另外抗阻运动能够促进激素分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含量,发挥升压作用,因此可改善透析所引起的血压下降情况。同时抗阻运动能够缓解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优化抗阻运动对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还可促进其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终末期低血压肾病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