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竞争优势度分析

2022-07-07 23:25白永辉张菊霞
农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油菜籽甘肃省油菜

白永辉, 张菊霞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当前形势下,科技、信息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及农业自然资源存量和质量问题等多种农业问题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分析甘肃省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在甘肃省内竞争中的特征、地位、优势度,对于提高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在甘肃省内的竞争力,促进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 数据来源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市场占有率、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计算的基础分析数据来源于2019 年《甘肃农村年鉴》和2019 年《甘肃发展年鉴》。计算镇原县油菜籽成本收益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20 年3 月与孟坝镇、屯字镇、南川乡农户的访谈资料。

1.2 研究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应用范围的可行性,结合镇原县的当地实际现状,全面分析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在甘肃省内主产区的竞争优势。

构建了两类分析油菜籽产业竞争优势度的指标。第1 类是显性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资源禀赋系数、单产、成本收益,体现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竞争优势。第2 类是分析性指标,包括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从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种植的规模、效率、综合优势等方面来分析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1-4]。

1.2.1 显示性指标

(1)市场占有率。

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份额通常以某一个区域内该种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来表示。若镇原县油菜籽在甘肃省内所占市场份额越高,则镇原油菜籽的抗冲击能力越强,说明其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越大。

(2)成本收益。

成本收益是通过比较某种农产品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来评估农产品价值的一种方法。农产品的投入总成本中一般包括种子费用、肥料费用、机械和人工费用,产出中主要为总收益和纯收益。

(3)资源禀赋系数(EF)。

资源禀赋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和相对稀缺程度的可计量指标。EF>1,表示该资源丰富,在资源禀赋上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拥有比较优势。

1.2.2 分析性指标

(1)规模优势指数(SAI)。

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说明一个地区某一农产品种植的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SAI>1,表明镇原县油菜籽作物在甘肃省内具有生产规模优势;反之,则具有规模劣势。SAI值越大,油菜籽作物的规模优势就越强。

(2)效率优势指数(EAI)。

在某一区域,某种农产品的平均单产量与该地区所有农产品的平均单产量之比。EAI>1,说明与平均水平相比,镇原县油菜籽作物具有生产上的效率优势。EAI值越大,油菜籽作物效率优势就越强。

(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综合优势指数(AAI)综合考虑了效率优势指数(EAI)和规模优势指数(SAI),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某一区域某种农产品的生产优势度。AAI>1,表明与甘肃省平均水平相比,镇原县油菜籽作物具有综合比较优势。AAI值越大,油菜籽作物的比较优势就越强。

2 结果分析

2.1 显示性指标

2.1.1 市场占有率

油菜是我国的大宗油料作物之一[5]。甘肃省内绝大部分县区都有油菜种植,分析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竞争优势,需要将镇原县的油菜籽和甘肃省其他区域的油菜籽产业进行比较,并借助量化指标,获得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竞争优势及优势度。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把油菜种植户自己消费的部分油菜籽也视为市场消费部分,可计算出甘肃省各县区油菜籽市场占有率。由表1 可知,从市场占有率总体分布看,全省86 个县(区)中,市场占有率>2%的有16 个县(区);市场占有率为1%~2%的共有12 个县(区);市场占有率为0~1%的共有48 个县(区),此区间内油菜籽主产县区最多;全省共有10 个县(区)市场占有率为0,此区间内油菜籽主产县(区)最少。甘肃省油菜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秦州区、宁县、武山县、和政县、甘谷县,分别占7.76%、5.56%、4.92%、4.32%和4.16%。镇原县在全省排名第20 位,占全省市场的1.67%。

表1 2018 年甘肃省各县(区)油菜籽市场占有率Tab. 1 Market share of rapeseed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8

镇原县虽然处在第20 位,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秦州区相差较大,但从市场占有率整体区间分布上看,镇原县油菜籽市场占有率排在全省前1/4 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2.1.2 成本收益

农作物的投入产出比是最主要的指标,是某种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与纯收益的比值。投入产出比反映该种农作物的种植效率,投入产出比越小,说明该种农作物的种植效率越高。以此为基础来分析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种植效率。

根据对镇原县有关作物种植农户的调查,生产成本中主要是种子、肥料、机械、畜力、人工的费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还有农药和农膜的支出成本。由表2 可知,农户种植油菜籽等4 种作物的纯收益中,玉米>油菜籽>胡麻籽>小麦;在作物的副产品中,菜籽饼(粕)比胡麻饼(渣)的产值低597 元/hm2,比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产值高513 和1 118 元/hm2;在相同条件下,油菜籽的生产成本比胡麻籽和玉米低347 和5 372 元/hm2,油菜籽的市场价格比其他3 种作物高;从作物的投入产出比来比较,油菜籽<胡麻籽<玉米<小麦,油菜籽的投入产出比最小,种植效率最高。

表2 镇原县油菜籽与小麦、玉米等成本收益分析Tab. 2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rapeseed,wheat and corn in Zhenyuan County

近年来,随着市场、科技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中第二、三产业流动,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兼业农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和机械化种植成本的增加,农户更加愿意种植玉米、油菜籽等饲料、油料作物。原因是其种植方式简单、成本少、见效快,可以减轻或改善生活生产水平,因而适当减少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这也是油菜籽产业的显著优势。

2.1.3 资源禀赋系数

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庆阳市西南部的镇原县,既是属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沟壑地部分,又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总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境内平均海拔1 500 m,年平均气温7.5~9.5 ℃,平均降水量450~580 mm,无霜期140~180 d,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油菜生产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种植较为简单,同时油菜喜冷凉,抗寒力较强。无论从温度、湿度、水分和土壤等方面分析,镇原县都比较适合油菜种植,从侧面反映出油菜籽在资源丰富度上具有竞争优势。

由表3 可知,从资源禀赋系数比较分析,镇原县油菜籽产业资源禀赋系数在全省各县(区)中排第25 位,EF=2.08>1,说明镇原县具有竞争优势。EF值在5~8的一共有12 个主产县(区),资源禀赋相对较好;和政县和积石山县EF>15,资源禀赋极好;镇原县油菜籽产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处在甘肃省所有产区的中间位置。总之,镇原县油菜籽在资源禀赋方面显示出了优势,在甘肃省范围内,镇原县油菜籽的资源禀赋处于中上水平。

表3 2018 年甘肃省油菜籽主产县(区)资源禀赋系数Tab. 3 Resource endowment coefficient of rapeseed producing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8

2.2 分析性指标

2.2.1 规模优势指数

软土地基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规则下沉、位移,缩短工程使用寿命。一旦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会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农业、水利、渔牧业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制约水利工程的性能发挥。针对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视力度。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居世界前列,且地貌种类繁多,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要尽可能的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恰当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提高整体工程安全稳定性。

镇原县境内土地面积共35 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仅约11 万hm2,人均0.2 hm2,且耕地面积中山地约占68%。2018 年油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9%,占镇原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46.77%,其产量占总油料产量的27.53%。由表4 可知,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规模优势指数SAI值为1.26,表明镇原县油菜籽作物在甘肃省内具有生产规模优势。从规模优势指数值在甘肃所有产区中的排名分析来看,镇原县油菜籽的规模优势排第27 位,说明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具有的规模优势处于中间水平。

表4 2018 年甘肃省油菜籽主要产区规模优势指数Tab. 4 Scale advantage index of main rapeseed producing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8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有3 个方面。

第一,镇原县的地形限制了耕地存量和土地的后备资源开发,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第二,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镇原县境内沟峁梁相间,山川塬兼有,山地等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块占比大,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种植的地块较少,造成了部分耕地未被有效耕作利用。

第三,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农业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转移,镇原县农村人口呈老龄化、儿童化、学生化,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村农业劳动力的不足,间接导致了镇原县油菜种植面积减少。

2.2.2 效率优势指数

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主要从生产力方面反映出该种农作物的比较优势,由表5 可知,镇原县油菜籽效率优势指数EAI=1.07,排在全省第61 位,处于倒数位置,与甘肃省其他油菜籽主产区(华亭县EAI值=14.21)相比,效率优势指数相差很大,效率优势非常弱。

表5 2018 甘肃省油菜籽主要产区效率优势指数Tab. 5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 of main rapeseed producing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8

从单产水平比较,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单位产量为879.55 kg/hm2,排在甘肃省所有主产区的第74 位。单产较高的是凉州区、广河县、积石山县、东乡县、临夏市、临夏县,分别为4 679.56、4 442.05、4 421.29、4 387.50、4 200.00 和4 089.86 kg/hm2,其余单产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2 000 ~4 000 kg/hm2,共计有39 个主产县(区)。由此可见,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单产水平在甘肃省主产区中处于倒数,单产上具有的优势很弱,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3 综合优势指数

由表6 可知,镇原县油菜籽的综合优势指数AAI值为1.03,表明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具有综合优势;从主产区的综合优势指数排名来看,镇原县排在第36 位;较高的是夏河县和合作市,综合优势指数分别为2.89 和2.37。在全省范围内,镇原县油菜籽的综合优势指数处于中间水平,说明镇原县油菜籽产业虽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甘肃省范围内的优势地位不强。

表6 2018 甘肃省油菜籽主要产区综合优势指数Tab. 6 Comprehensive advantage index of main rapeseed producing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in 2018

在甘肃省油菜籽主产县(区)中,综合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指数3 种分析性指标,效率优势指数大于规模优势指数的主产地区共有61 个,占油菜籽主产地区的80.2%,说明不同产区油菜籽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效率优势,而不是规模优势。加强科学技术可以获得效率优势,通常采用投入相对较高的成本来获得单位面积上的比较优势,如使用化肥、农药可以提高油菜籽单产,使用动力机械可以提升油菜籽种植农户的劳动生产率。镇原县油菜籽的效率优势与规模优势之间的数值为负,而且镇原油菜籽产业的效率优势排在甘肃省倒数位置,规模优势排在各主产地区的中间位置,说明镇原县油菜籽的综合优势指数大于1 是因效率优势指数太低而导致的。

近年来,镇原县政府把油菜籽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积极探索“西瓜−冬油菜一膜两用”高效栽培模式,初步形成了油菜籽供应链,并促进了油菜的规模种植。下一步,镇原县应该不断探索油菜的施肥技术,树立农户科学施肥,培育油菜田地力和保墒的意识。有研究表明,复合肥可降低化肥用量约67%,减轻水分限制产生的不利影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复合肥的施用,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油菜籽的单产和种植效率。

3 建议

3.1 提高农户对生产资料和市场的预测能力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生产的周期长、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农户很难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政府应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介,及时发布或宣传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信息及农产品的价格走势,使农户有条件预测整体市场趋势,帮助农户实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不断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合理指导农户农业生产和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降低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效规避一定的风险和自然灾害。

3.2 加强对油菜育种和种植过程管理

镇原县虽然引进了高产型白杂1 号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 号、天油6 号,搭配品种延油2 号等品种,但镇原县油菜的抗旱、抗寒、高产、增收作用发挥不明显,政府应该以育种为抓手,通过发展种子实现增产,保证镇原县油料安全。

推广油菜栽培技术,在农户中普及播种的种子种类、时间、密度、方法,严格把控杂草、追肥、虫害等田间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依靠农业科技提高单产、效益。技术指导应在单位面积上增加生产要素,在空间布局上密集分布,在油菜的栽培过程中精耕细作,达到提高单位面积油菜籽产量的目的。对于发展油菜合作社经营和承包地的规范流转经营的农户,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西瓜−油菜等多种“一膜两用”种植模式创新。

3.3 加强菜籽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油菜是一年生作物,对环境要求简单,后期耗费少,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其边际成本增加较少。

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本土产业,减少本土人才的流失,使留下的人才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当地农户规模化加工和利用当地较丰富的资源生产特色优势产品。

一方面,谨防在生产技术上不规范导致的质量下降。有研究者发现,随着油菜籽水分的增加,菜籽油的质量下降,因此,在浇水之前要判断好“墒情”,对油菜的长势有良好的判断。另一方面,严防在油菜籽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因人为要素导致的质量下降。

3.4 拓宽销售,完善农产品物流渠道

作为镇原县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油料作物在宣传上一直未能得到重视,销量难以增加。传统的销售模式仅能满足周边群众的油料需求,没有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需要拓宽销路,在线上和线下两方面齐发力,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产销一体化,逐步发展成为从田间到餐桌一站式的产销对接模式。应加大油菜籽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村乡镇电商的建设投资力度,树立品牌,实行油菜籽价格保护政策,提高农民种植油菜作物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在资源丰富度、效益、规模优势指数等方面,镇原县油菜籽产业表现出了竞争优势,说明镇原县油菜籽产业具有竞争潜力。在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方面的优势度不强,是今后政府和农户应着重予以关注的产业发展突破点。

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成本收益、资源禀赋和规模优势较强,市场占有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大,对新的生产主体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油菜籽成本收益也是吸引农户的因素,可以推动油菜籽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促进油菜籽产业链的形成。

镇原县油菜籽产业的单产量低,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生产主体应加大油菜种子选育、科学规范播种和田间配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猜你喜欢
油菜籽甘肃省油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油菜籽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席晓辉作品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美国农业部:油菜籽需求旺盛 将造成库存紧张
菜籽: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