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中国饭碗

2022-07-08 13:32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22年23期

孔冰欣

2020 年10 月10 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朱家庄村的大豆田地里,农户将收割好的大豆装车。

2022年6月上旬,俄罗斯媒体报道,顿涅茨克领导人顾问扬·加金称,乌克兰军队在撤离马里乌波尔期间,放火烧毁了存放大量粮食的港口仓库。“……包括小麦和玉米。乌军蓄意烧毁粮仓,这些粮食甚至无法当饲料。”

此前,“我不背锅”的普京曾表示不会阻止乌粮食外运,指责西方制裁加剧粮食和化肥供应紧张、酿成能源危机。他还放话,“俄下一农业年小麦出口量将增加到5000万吨”。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俄乌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合计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双方爆发冲突以来,多种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导致粮食安全问题雪上加霜。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称,全球或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呼吁,国际社会须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来应对。

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受到影响?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理念政策与具体行动有哪些?又该怎样迎接一轮又一轮严峻挑战?

吃饭问题,根本问题。除了战争、疫情的因素,粮食作物减产加上持续的高通胀压力,迫使多国纷纷出招,对自家的饭碗严防死守。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之前,由于燃料和能源价格高企、气候干旱以及疫情的冲击,很多国家食品价格早已居高不下。5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去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的进一步恶化,创历史新高。5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全球范围内,人们对能否以合理价格购买食品的担忧业已达到顶峰。

吃饭问题,根本问题。除了战争、疫情的因素,粮食作物减产加上持续的高通胀压力,迫使多国纷纷出招,对自家的饭碗严防死守。比如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摩洛哥、土耳其等国,接连发布了粮食出口限制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印度一禁小麦出口,国际市场直接动摇。5月16日,小麦价格达到允许范围内最大涨幅,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基准小麦指数上涨5.9%。康奈尔大学研究食品安全的专家则表示,出口禁令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实施禁令的国家也不会持续很久,反倒只会给其它国家带来真正的问题。美媒亦发文指出,保持贸易开放,才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至关重要。

关心政治经济学的朋友们还不由得回想起,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全球小麦价格翻了一倍,这对靠进口小麦为生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个深坑黑洞,其中就包括曾经的“阿拉伯老大哥”埃及。当底层庶民几乎沦为荒郊饿殍,一点小火种,即可点燃经年累月的怨气。埃及的教训无疑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时代,固然要抓“重器”,但归根结蒂,得先填饱肚子。

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学者许准近期撰文指出,2022年3月至今,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暴涨,从绝对价格上说,已经赶上21世纪初全球粮食市场危机的水平了。

按照作者的分析,从《谷物法》废除到“一战”爆发这大半个世纪里所形成的国际粮食体系,是以主要工业国英国为进口中心而维持下来的;这一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有少数的工业国,依靠殖民地或者不发达地区的粮食出口维持本国的工业积累。

待“一战”停火,为让欧洲免于革命,美国向欧洲猛输粮食,新的国际粮食体系的雏形出现:以少数国家对农业进行补贴干预为基础,以部分国家和地区大量生产粮食剩余为中心,而体系中其他地方则吸收这样的粮食剩余。“二战”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这种美国中心的国际粮食体系正式确立。不过,“一战”后的美国体系里,购买美国粮食的是欧洲国家;“二战”后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和欧洲重建计划,让(非社会主义)欧洲复制美国的补贴干预模式,成为国际粮食体系里面的出口方。因此,世界粮食的进口方,变成了那些“抄不来中国作业”(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和农村集体建设)的第三世界国家。它们逐渐受制于国际粮食市场(以及美国),这份“不平衡”预示着体系的紧张。

过去几十年的情况为:老体系依然运行,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苏联转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国,“粮仓”突变“粮荒”)亦未缓解。而21世纪的头十年里,前苏联地区倒又“卷土重来”,俄罗斯、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风生水起。综上,读者可从许准的观点得到结论:眼下的世界粮食危机并非只是一个由非常态地缘政治引起的暂时性问题,它是两百年来国际粮食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体系是全球资本积累的重要制度,而粮食问题,则正是内生于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长期危机趋势。

若要根本性地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在于培育第三世界国家掌握自己饭碗的能力。中国将粮食生产、农业和农民作为整体发展的战略,抓稳食物主权,堪称正面典型。同时,更深刻的挑战正等着我们。

2022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庄巧生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毕生致力于新品种选育与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片古老、辽阔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和庄巧生一样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关心中国饭碗的人们。而这个国家的顶层设计者也完全明白,“百业农为本”“粮安天下”,农民是基本盘,粮食是定心丸,吃饭问题不能受制于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底线。“积极应对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加强冬春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涉及“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的其中一条如是表述: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针对当前农资价格依然高企情况,在前期已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100亿元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积极做好钾肥进口工作。完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落实好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的政策要求,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健全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框架。频频提及“收益保障”这个关键词,将对稳定粮农预期,进而稳定粮食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今年国内小麦、大豆等价格有所波动调整,但从整体看,中国粮食价格在可控空间,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粮食价格并非大起大落,而是此消彼长的状态。他也注意到,当前中国整个资源型农产品(主要依靠耕地生产的农作物)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历史高点的1.62亿吨,其中最大宗的是大豆。新形势下求底线思维的强化,粮食安全观要由“口粮安全”变为“食物安全”,盯住资源型农产品的自给率,确保全部食物自给率不下降。

在这片古老、辽阔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和庄巧生一样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关心中国饭碗的人们。

“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供给的影响巨大,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疫情还在持续、全球经济动荡、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中国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用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问题。”张红宇思考的“中国方案”,从六大角度做文章:一是资源。聚焦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潜力。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实至名归,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实施盐碱地改造。二是制度。坚持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土地“三权分置”要进一步付诸实践。三是科技。要以玉米和大豆的单产为突破口,通过生物技术推动种业振兴,提高大豆自给率,保证玉米稳产高产。推动装备技术、农业机械发展,发展农业绿色技术。四是政策。要让种粮农民有合理收益,给农民补贴,价格政策要弥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给农民造成的损失,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推动农业保险创新。五是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六是贸易格局。无论国际如何风云变幻,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改革贸易方式,培养全球领军的农业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2022年6月18日,頓涅茨克地区,俄乌冲突持续,冬小麦田附近遭炮击,浓烟滚滚。

守卫粮仓,既需要春风化雨光照沃野,也需要雷霆手段扑杀蠹虫。“硕鼠硕鼠,无食我麦”!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1月,10起典型案例被公开通报;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年度十大反腐热词,“粮仓硕鼠”位列其中,特指“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靠粮吃粮’腐败分子”。

而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被纳入重点工作。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15日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前,内蒙古、辽宁、四川、浙江等地多名“粮官”被揪出。

2022年以来,多地粮食系统再刮反腐风暴,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执纪,严肃纠治专项整治工作中的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储局加快研究制定政策文件和粮食购销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拿出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为根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从石器时代到太空时代,从投石狩猎到农业革命,一部“粮食史”,也是人类与自然斗争、妥协,不断探寻、开辟生存空间的“发家史”。观念和技术几十万年来不断演变,马尔萨斯的预言似乎很遥远,但我们不能因之放松警惕:具体的国际生产和分配制度,使“全球的粮食生产满足人类总体的需要”始终难以实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麦、稻子、大豆、玉米……都浸泡着汗水,包蕴着筹谋,暗藏着角力。知晓粮食的贵重,端稳中国饭碗,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022 年6 月8 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已经印发,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从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

业内认为这预示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此前已有多个玉米、大豆品种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