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2022-07-08 00:51付文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2年6期

□本刊记者 付文

新昌,浙江省缩小收入差距领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去年以来,新昌建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富方法论,以“兴村富民基金”为载体,充分释放政府、民企、村集体等各方的创造潜能,实现“企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共同致富”。

说起浙江,不少人会联想到鱼米之乡。殊不知,浙江山多地少,发展山区一直是全省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

从曾经的“落后生”到如今的全国百强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新昌,正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落地落实。

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那潭水,人也还是那群人,下一步工作该怎么做?新昌县委、县政府探索出一条“土地流转、资源入股、平台开发、规模经营、金融扶持、期权兑现、强村富民”的闭环运行机制,盘活全县30万亩低效的荒山、林地,通过改造底层逻辑变革山区生产生活模式。

一阵阵砍伐设备的轰鸣声,新昌县小将镇罗溪村沉寂多年的毛竹林难得热闹了起来。罗溪村山高林密,村里大多是些留守老人,无人看管的毛竹林常年处于半荒芜无效益状态。在首轮“低效林改名贵林”中,这里将完成山林土地流转的工作。据县“共创共富”专班工作人员介绍,流转低效林,村民能直接领取每亩600 元的年租金和林木处置费,后期还能按香榧产量再分红。

农户袁公平种植香榧已经有些年份,他直言“生产基地越大,效益越好”,而这也就解决了不少老百姓“为啥不能自己独种”的困惑。

在订单农业快速发展的当前,作为生产方的农户唯有手握成规模的农业产业,才能在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才能招来龙头企业入驻从而开展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新昌意识到了这一点。据县委组织部相关科室同志介绍,通过激发党建联盟作用,县里成立产业公司、共创公司、强村公司等平台,对流转资源进行有效统筹与整合,打破山区普遍的小农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经营,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种植,通过统一招商,进而导入市场龙头企业统一加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小将镇迭里村远景 (新昌县委组织部 供图)

为了拓展企业先富帮后富的通道,县里还设立“兴村富民基金”,鼓励民营企业资金入股。据不完全统计,5 月首期已到位资金3.2亿元,推动实施“低效林改造种植万亩香榧”“小水电整合增效扩容”等项目,预期可实现利润翻倍增长。

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兴村富民基金”不仅能增强村级“造血”能力,促进联合抱团发展,将沉睡的绿色资源变为促进农村共富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参与的民营企业除了投资回报,还能优先认购碳汇、绿电等指标,为企业良性发展打好基础。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助理张丽英看来,实为双赢。

然而双赢,并不能完全体现新昌实现强村富民、推动共同富裕的全部成效。这笔账或许应该这么算:从农户角度、从村集体角度、从民企发展角度、从国资增值角度、从全县各项数据指标角度实现多方共赢……然而,有一点准没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