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吴嘉”亲如一家

2022-07-08 00:50徐曼丽通讯员周真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2年6期

□本刊记者 徐曼丽 通讯员 周真

在浙苏省界、太浦河沿岸,浙江嘉善县湖滨村毗邻江苏吴江区芦东村,两村间有一条小路。随着疫情趋稳向好,小路渐渐恢复往日的烟火气,许多住在附近的嘉善陶庄镇村民走这条路去吴江汾湖高新区的企业上班,还时不时跨省购买生活必需品、求医问药,两村人睦邻友好,其乐融融。

今年4 月,因浙苏交界地段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这条小小的必经之路设立了24小时卡点。最初,大家都有顾虑。好在两地有一个微信工作群“吴根越角党建生态圈”,在联合疫情防控中,这个“朋友圈”帮了大忙,遇到棘手问题,值班人员在群里沟通解决,为此卡点的运行顺利不少。

在党建引领下,特殊期间跨界基层治理作用有效发挥,正是近年来嘉善县会同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探索共建共享党建工作机制,成立“城镇圈”党建联盟,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层次合作发展优势的精彩例证之一。

毗邻共建疫情防控安全网

嘉善县姚庄镇银水庙村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龚都村、徐李村毗邻,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两地结下了风雨同舟的同袍之情。当上海遇到疫情“倒春寒”之际,银水庙村党总支书记周梅风汇聚“老邻居”的关切和热忱,带领村干部和网格长化身“摆渡人”援助浙沪毗邻村。除了代采购肉、面粉、油、水果等基本生活物资,还常常上演运送紧急物资的“爱心接力跑”。

对此,身在上海的施先生一家记忆深刻。施先生的父亲患癌症,之前一直在杭州市富阳区一家医院就诊配药。因受疫情影响,老人陷入断药的困境,出不了门的施先生一家焦急万分,四处求助。

4月下旬,一辆绿色的邮政车驶入银水庙村村委会,一直在门口等候的周梅风赶紧跑出来迎接。从邮政EMS 工作人员手上接过药后,她长吁一口气,“中饭还没吃呢,总算等到了。”周梅风立马拨通了龚都村党总支副书记柏文芳的电话。5分钟后,她开着车来到太浦河畔的浙沪交界处卡点,把药放在临时储存处。10分钟后,龚都村志愿者来到这里,“不打照面”、零距离地拿到了药,解了施先生一家的燃眉之急。

今年4 月以来,基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嘉善、青浦、吴江党委组织部门联合建立示范区基层党组织疫情联防联控互助协作机制,围绕跨界联合行动、信息实时共享、资源互助调配、防控经验共享、节日联合倡导等五项内容,依托各类党员先锋行动平台,用“线上一体化服务+线下无接触支援”方式,为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隔离管控等工作相互提供支持,并主动对接各方医疗资源、生产生活、民生保障、防疫支援等需求,根据各自“资源清单”,在确保无风险的前提下,相互精准调配,实现急需物资跨区域、闭环式帮扶援助,携手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切切实实丰富了一体化的内涵,凸显了一体化的优势。

一体化党建联建激动能

【推荐】

为坚决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组织部门紧扣“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3 个关键词,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和姚庄5 个镇创新推进“城镇圈”党建工作,基本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打破区划界限和行政壁垒为指向,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路径,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圈”党建工作模式,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一体化示范区深层次合作的发展优势。

——浙江省嘉善县委组织部

一张蓝图绘新篇。示范区党建联建工作有了整体布局、系统谋划,要追溯到2020 年9 月,当时,“青吴嘉”通过联合发文、同署文号的方式,联合出台示范区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1+2”文件体系,包括《关于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进行党建系统集成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推进“城镇圈”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2021年6 月,示范区党建联建迈向制度化和系统化,“青吴嘉”和苏州、嘉兴“3+2”党建联盟正式成立,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并发布了联盟章程。

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挖掘资源优势、协同联动推进“三部曲”,近3 年来,“青吴嘉”三地铺排基层党建传动“齿轮组”,共同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打造提升党群服务示范阵地60个,形成示范区“15 分钟党群服务圈”;成立嘉善农村基层党建、青浦城市基层党建、吴江非公企业党建3 个实训基地,构建“青吴嘉”干部教育培训共同体,同时,三地凝聚共识、合力打造人才工作加速“新引擎”,不仅联合举办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等活动,还放大“同城效应”,共同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等工作,联合发布“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化“创新券”在示范区内通用通兑。

嘉善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走出县域,融入长三角,与青浦、吴江等地共同探索‘城镇圈’党建工作,三地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政策、一体化治理等重点领域已探索形成一批有开创性和普遍意义的新制度。”

“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精准掌握、全面了解两新组织急难愁盼问题,协助落实好减税降费、解难纾困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5月23日,“青吴嘉”三地党委组织部门深化“跨域一体”的发展机制,联合向示范区广大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出倡议书,合力有序推动示范区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在一次次牵手中,“青吴嘉”从心理认同到同向而行,心靠得更近了,手握得更紧了……

“城镇圈”一家亲,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多元化为上海拓宽农产品供应渠道 (嘉善县委组织部 供图)

【点评】

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破解跨区域治理和跨界治理的难题是当前党建创新实践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嘉善县会同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探索共建共享的“城镇圈”党建联盟,直面区域治理和跨界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把毗邻地区的整体性和全域党建思维贯穿到跨域和跨界治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以毗邻地区的一体化党建带动一体化治理,具有破解跨域和跨界治理困境的显著作用。这一积极探索能够克服地域壁垒的约束、行政区划的限制,把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主体、资源、平台转化为毗邻区域的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和治理优势,充分彰显毗邻党建的引领有力、跨界有序、一体联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跨域和跨界治理过程中将党建创新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力地协调多方利益、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共治平台、开展协同治理,为最终实现以一体化党建带动一体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探索和经验。

——吴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