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极端天气,迫在眉睫

2022-07-09 13:55张眉
科学24小时 2022年8期
关键词:灾害气候变化气候

张眉

2021年,我国的天气颇有些异常。继夏秋两季,河南、山西遭遇罕见暴雨后,北方多地发生罕见寒潮,中央气象台“三警齐发”,东北普降大雪、局地暴雪。《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年平均气温为10.5℃,比常年偏高1℃,为1951年以来最温暖的一年,全年遭受了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2022年开年以来,全球各地遭遇了多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美国暴风雪及冬季风暴、欧洲“尤妮斯”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早在2007年,联合国公布的评估报告已经表明,过去50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对此表示,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跟全球变暖有着密切关系。而不同区域增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热力差异,使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

这就使得人们必须关注到在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现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极端降水在大部分有观测资料的区域呈增加趋势。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850年至1900年高出约1.1℃,成为第7个全球气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以上的年份,其余6个年份为2015年至2020年。事实上,根据研究,未来极端高溫、极端降水、极端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将呈现非线性增加趋势,即使微小的增暖(如升温0.5℃)也可能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

2021年8月11日,突尼斯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人们在突尼斯拉古莱特的海边消暑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人类必须要有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各个国家和地区、职能部门,以及应对链条上的责任人,都应该将这种紧迫感注入实际行动中。

2021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首席科学家徐影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强、趋多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除了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外,还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这其中包括重新修订之前的排水或者城市规划设计标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以及实施国家现在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规划,等等。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积极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双碳”目标,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我国的“双碳”目标实质都是低碳转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近期目标,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长期目标。

我国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世界上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思路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如在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下,具体的停课、停工、停运等措施已经较为健全,民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意识也逐步增强。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运控室正高级工程师曹之玉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并着重提升预警发布核心能力。2015年,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国正式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国家、省、地、县四级一体化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形成“一纵四横”的业务网络。其中,“一纵”即纵向实现了国家、省、地、县四级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和发布手段共用;“四横”即在国家、省、地、县四级的每一个层级上,实现了预警信息发布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部门之间的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和快速发布。目前,外交、公安、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水利、气象等19个行业部门利用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布本部门预警和提示类信息,直通各级应急责任人近120万人次,送达气象信息员60多万人次,预警信息正确率达到99.99%。公众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对公众覆盖率达到92.7%,时效达到3分钟到8分钟。

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预警系统。2017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牵头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GMAS-A)试点项目,依托香港天文台运行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采用通用警报协议,将亚洲区域内成员发布的预警信息以标准化的形式、用英语和当地语言在同一平台展现。

现今,全球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因气候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相关信息显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对农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电网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将越发突出,极易诱发或加剧水、粮食、生态、能源等系统性风险问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评审专家津塔·佐默斯表示,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减少其危害,还需强化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备灾响应,事先采取行动,进一步努力降低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防止形成新的灾害风险。津塔·佐默斯所在的团队曾在尼泊尔洪涝来临前开展调研,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前及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积极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协调农业、粮食、住房、教育等领域共同采取行动,大大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2020年,孟加拉国遭遇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有240万人受到影响,但早期预警及防范措施发挥了作用,救援金在官方预警发出后4小时内发放,使抗灾救灾工作得到了有效的響应。

相关研究也表明,事先采取行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灾害来临前预先部署,比如发放补助、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向受灾地区提供粮食等行动,都比传统的事后行动有效得多。

受季风雨季影响,2020 年孟加拉国博格拉地区遭遇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加剧被证实与人类活动有关。据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介绍,有四类人类活动影响着气候变化。第一类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对大气起着加热的作用;第二类是气溶胶的排放,会起到降温的作用;第三类是土地利用的变化,当土地性质经由种树、砍树等行为发生改变,会使得地球表面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直接引起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第四类是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一般人员聚集的城市地区的气温比田园农村地区要高。

巢清尘表示,目前我国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和加强:一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其带来的气候风险,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风险评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影响及早考虑。二是在气候变化风险监测和预警评估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相应的能力水平,提高监测预测的提前量和准确性。三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关键问题的认识和气候风险管理水平。四是要提高公众对于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公众需要了解气象灾害的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同时要使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

《左传》有言:“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更何况,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的当口,而不是全然的“居安”。根据气候数值模式的预估,未来几十到上百年里,全球温度还会持续地上升,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会更高,程度更严重。从长远看,气候变化可能是比新冠肺炎疫情更为严峻的全球公共事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不仅要体现在极端天气发生时,也要看到几十年后乃至更长远的未来。

碳达峰: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将其全部抵消掉,达到相对“零排放”。

猜你喜欢
灾害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