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陪玩,也能养出“牛娃”

2022-07-09 13:53王妍妍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家庭爸爸家长

王妍妍

“没有一种教育能‘包治百病’。当发现单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都给不了你答案的时候,我们萌发了‘第四种教育’的想法——以几个家庭为单位,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仿社会环境’,用‘家长引领+同伴学习’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通过假期中的各种活动,培养他们面对未来世界的综合能力。”作为杭州市“陪娃成长联盟”(简稱“娃盟”)的发起者之一,周周妈坦陈,娃盟的最大优势就是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单个家庭教育的不足。

周周妈是一名与孩子打了二十七年交道的老师,也是一位二十岁女孩的妈妈,目前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和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名“陪娃成长联盟”,在周周妈看来,旨在不增加亲子额外负担的前提下高效利用长短假时间,组团设计一些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活动,希望孩子获得成长,同时希望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走向成熟。在家长、孩子的共同参与下,娃盟试图打破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壁垒,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多元的成长环境,有竞争,有合作,有自主。

不止向内生长,还注重向外延展。数学上有个命题叫“三角形的稳定性”。娃盟的创始人周周妈、堂堂妈、易儿妈是大学同班同学,都是数学专业,三个家庭志同道合,于是形成了共育的“铁三角”。娃盟建立的初衷是“陪娃玩好”,谁知多年陪玩下来,竟有许多意外收获,周周妈的最大感受就是——孩子越养越幸福。

三家孩子的年龄相差不大。2006年8月,三家决定去舟山抓螃蟹。夜晚,大人们坐在阳台上吹着海风,惬意地喝酒、聊天,到了晚上11点,才想起孩子们。周周妈赶紧进屋查看,发现孩子们已经睡着了,于是回到阳台上兴奋地说:“原来带一群娃,比带一个娃简单多了。大孩子能主动照顾小孩子,我们的负担减轻了。这样的活动真不错,可以继续下去。”

此后,三家经常搭伴陪娃,一起玩耍,共同成长。2009年,三个孩子都上小学了,娃盟组织策划了一次“古都游”。他们先后去了北京、西安、南京……孩子们的热情高涨,还竞相担当导游,讲起各个景点的故事。

孩子们上初中时,一些亲戚朋友看到活动如此有趣,也被吸引了过来。参与的家庭越来越多,玩得也更“嗨”了。在这个阶段,娃盟开始实行“任务卡”,创意源自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主要以如何与人交往、任务式旅游、活动时间规划、口语表达锻炼等为主。趁着新鲜劲儿,妈妈们“扔出”三个关键词——自驾、湘西、七天,剩下的让孩子们自己策划。去哪些景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住在哪里,都要他们独立完成。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旅行中,孩子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娃盟的每个人都不惧怕问题暴露出来,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年,杭州举办G20峰会。娃盟给孩子们布置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宣传G20峰会,并且集齐50个陌生人的签名。第二个任务是“猴年卖猴”。孩子们需要卖掉从环北小商品市场批发的20只毛绒玩具猴,用赚的钱负责整个团队的一顿饭。对娃盟的孩子来说,第一个任务相对简单,他们从进入机场开始就向陌生人介绍G20,很快便集齐了签名,但玩具猴可不太好卖。历经波折,当天售卖的钱才刚好够每个人吃一碗米粉。而这样一碗米粉,让孩子们吃出了别样味道。

在多元化的世界,每个孩子要面对的不仅是“熟人”,还有真实的自己和陌生人。因此,娃盟的活动不只注重向内“团建”,还注重向外延展。

亲子双向陪伴,保持组织的凝聚力。回顾娃盟的活动,周周妈认为,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童真期,基本集中在小学阶段,重点是结合策划的一系列“生存训练”活动,让孩子做旅行中的专项助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基本集中在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直面挫折、自理自律等方面的能力。第三个阶段是韶华期,基本集中在高中阶段及以上,以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规划能力、独当一面的执行能力为主。“在所有的活动设计中,亲子关系、感恩教育、相互合作等都是一直贯穿的内容。”周周妈表示。

每一年的出行,娃盟都精心策划好主题,海岛游、五岳游、人民币背景图游……应有尽有。16年来,“娃盟”一共组织了三十余次大大小小的活动,平均每年2-3次。之所以能够年复一年的组织这些“快乐派对”,并逐渐成为孩子和家长凝心聚力、一呼百应的“好派对”,在周周妈看来,得益于参与的家庭中,总有几位能干的策划者、热忱的指导者和积极的助推手。

娃盟刚开始组织活动的时候,爸爸觉得自己是陪妈妈和孩子出来玩的,热情普遍不高。直到2015年,娃盟举办了一次烧烤活动,让孩子当组长。6个孩子分成六组,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负责接待,有人负责烧烤……组员是大人,由孩子们自己挑选。除了烧烤和采购组可以选两个组员,其他组都只能选一个。算下来一共8个岗位,可是有12个大人。这意味着有4个大人会落选。有几个妈妈非常能干,每个组都想挑她们。平时不动的爸爸,哪个组都不愿意接收:“不能选爸爸,他除了吃,什么都不会干。”爸爸听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从那之后,爸爸们的参与度提升了不少。娃盟一搞活动,爸爸们就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成了“夫联”(丈夫联盟)。妈妈们也聚在一起聊天,成了“妇解”(妇女解放组织)。周周妈坦言,娃盟的活动建议父母都参与,这样才能保持组织的凝聚力和长远性。从单纯做好后勤保障,到主动召开运动会、积极“ 撕名牌”,再到认真做点评……爸爸们不再缺席,“丧偶式育儿”逐渐被改变。娃盟让父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素养有了抓手,培养习惯、激发兴趣、度过青春期都变得非常顺利。

为成长创设相对安全的“仿社会环境”。有人评价:“娃盟的故事展示了当下教育大环境下,孩子成长的另一种可能性。他们放弃把孩子训练成‘做题家’,通过家庭抱团、群策群力,围绕孩子成长所需的底层能力,不遗余力地创设环境。”周周妈感到很欣慰,因为娃盟的每个人都坚信:好孩子是家庭培养出来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会给予孩子温暖,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努力的方向;教育是有因果的,希望孩子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应该为他提供怎样的帮助。

疫情期间,娃盟仍在坚持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比如,2020年举办的“娃盟十五年”线上跨年活动、2021年举办的娃盟首届音乐会、2022年4月举办的点点送行锦囊会。

在“娃盟十五年”线上跨年活动中,大家的发言特别感人:有孩子说,娃盟治愈了自己的轻微社恐;有孩子说,娃盟教会了自己选择;还有的孩子说,娃盟让彼此看到各个家庭间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对周周来说,娃盟则不断激励着她,让她变得更勇敢、更自信,也更有力量。尤其是2022年,她和点点策划的跨年朗读会给予了自己新的经验:“地点定在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就是为了一起回归‘纯真年代’,寻回属于自己的爱与初心。作为组织者,我要提前确定好活动主题、活动环节、把控好时间,给大家分配任务,到了现场发现还需要调试投影设备等细枝末节的东西,假如有突发情况还要做到当机立断。这些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而今,娃盟中的大部分孩子就读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是主流评价模式下实打实的“牛娃”。韬韬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堂堂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周周就读于英国杜伦大学……“家庭教育的基础是爱,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规则,娃盟的教育可以兼而有之,真正做到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因材施教。娃盟不是学科教育,它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仿社会环境’以及体验活动,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坚持、自律、领导力等。”周周妈认为,大部分家长看到的是孩子的分数,却看不到分数背后的学习品质,而学习品质不是培训班能教授的。如果家长懂方法,就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当然,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是几次活动就能产生明显效果。

不管未来如何,娃盟的每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求学路,家长们也并不焦虑,用爱与陪伴带领孩子成长。在这条励志且愉悦的养娃道路上,他们都在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猜你喜欢
家庭爸爸家长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我和爸爸
恋练有词
爸爸
家长请吃药Ⅱ
爸爸冷不冷
犯错误找家长
可怜的爸爸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