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2022-07-09 05:44吴会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悬液阳性率凝胶

吴会娥

输血治疗常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或者严重贫血患者,可及时补充失血量、维持血容量,改善贫血状态,纠正休克[1]。临床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检测,通过交叉配血可判断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是否匹配,从而减少输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2]。临床上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包括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是通过凝聚胺分子溶解后大量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发生凝集,加入解聚液后可分散凝聚胺发生的凝集,而抗体间特异性凝集不分散,检测受血者与供血者间抗原及抗体反应[3]。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是利用抗人球蛋白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后特异性凝集,在离心机向下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凝集和游离红细胞,之后通过观察凝胶柱中红细胞凝集的位置来判断配血是否相合[4]。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能适用于不同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比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应用于交叉配血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需输血治疗患者360例,分别采用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其中男177例,女183例;年龄0~76岁,平均(37.74±9.62)岁;既往史:输血史165例,妊娠史100例;病因:血液系统疾病77例,自身免疫系统疾病62例,肿瘤49例,手术需要113例,其他59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凝聚胺法及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的实验操作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试剂及仪器产品说明书规范操作流程进行。

1.2.1 试剂及仪器 凝聚胺法中使用的试剂由中山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红细胞悬液浓度约为4%;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由西班牙戴安娜公司提供,红细胞悬液浓度为1%。

1.2.2 凝聚胺法 将血液标本放置于离心机离心处理后配置为红细胞悬液,准备主、次侧试管,取受血者2滴血浆和供血者1滴红细胞悬液加入主侧试管中,同时取供血者2滴血浆和受血者1滴红细胞悬液加入次侧试管中;之后分别加入0.6ml低离子介质液在主、次侧试管中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min,然后分别取1滴凝聚胺溶液加入主、次侧管中混匀,静置20s后,在离心机内以3 500r/min的转速离心15s;弃上清液,轻摇试管,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若无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凝集;取1滴解聚液分别滴入主、次侧管中,轻摇试管,若在60s内肉眼及镜下凝集均散开,表明配血相合,试验结果为阴性;若在60s内凝集未散开,表明配血不合,试验结果为阳性。

1.2.3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 将血液标本放置于离心机离心处理后配置为红细胞悬液,准备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标记主、次侧。取供血者50μl的1%红细胞悬液和受血者25μl血清或血浆滴入主侧凝胶管中,取受血者50μl红细胞悬液和供血者25μl血清或血浆滴入次侧凝胶管中;分别放置于孵育器37℃下温孵15min后,在离心机内以1 500r/min离心9min;于白色背景下观察结果,若红细胞全部沉积于主、次侧凝胶底部,表明配血相合,试验结果为阴性;若主、次侧任一凝胶管表面或中部有红细胞,表明配血不合,试验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比较两种不同配血方法的操作时间、试验结果(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并分析配血不合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配血方法操作时间对比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操作时间为(31.35±5.65)min,长于凝聚胺法的(15.06±3.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92,P<0.001)。

2.2 两种不同配血方法试验结果对比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均高于凝聚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配血方法试验结果对比[n(%)]

2.3 两种不同配血方法配血不合原因对比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配血不合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不同配血方法配血不合原因对比[n(%)]

3 讨论

输血治疗可增加患者血容量,纠正休克,挽救患者生命,但若输血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会危及患者生命[5]。输血治疗的前提是进行交叉配血检测,若配血试验结果显示主侧阳性,则不能输血;若次侧阳性,则需减少输血[6]。目前常采用的交叉配血检测方法为凝聚胺法及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操作简单、快捷,便于观察,但准确度较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标准化较高,可重复检测,结果稳定,敏感性较好,但耗时较长[7]。有研究显示[8],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因此输血前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输血史及用药等情况,从而选择既适用于患者病情,又可以提高准确性及敏感性的配血方法,进而加强输血安全性。

在本研究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的操作时间长于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总阳性率(8.61%)、主侧阳性率(3.33%)、次侧阳性率(5.28%)均高于凝聚胺法(3.33%、1.1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较费时,但敏感性更高,而凝聚胺法更省时,但准确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凝聚胺法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可短时间内观察到试验结果,凝聚胺分子是带有高价阳离子的多聚季铵盐,溶解后大量的正电荷被释放,之后与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负电荷中和,缩短红细胞间距,发生非特异性凝集,期间IgG抗体也会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解聚液后使凝聚胺发生的凝集分散,表明配血相合,试验结果为阴性;而抗原抗体间的引力增加,特异性凝集不散,表明配血不合,试验结果为阳性。但其操作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稳定性较差,且对红细胞悬液浓度要求较高,又依赖于操作人员对反应终点与结果的经验判断,准确率较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的原理是红细胞可与相应抗体在凝胶柱上方反应发生特异性凝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若红细胞与抗体结合凝集成团,则无法通过凝胶颗粒间缝隙,停留于凝胶表面或中部,表明配血不相合,试验结果为阳性;若红细胞未与抗体反应,呈分散状态,则可通过凝胶颗粒间缝隙抵达凝胶底部,表明配血相合,试验结果为阴性[9]。其操作简单,客观性较好;也可重复检测,结果稳定,可避免标本资源浪费;同时可减少人为误差,敏感度较高,但操作过程中需要温孵及离心时间较长,不利于急诊重症患者抢救。马庆宗等[10]研究指出,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敏感性较高,但操作耗时较长,不适合在急诊配血过程中应用,更适合应用于批量标本配血;而凝聚胺法相对更为快速,但是存在漏检,适合于在急诊配血过程中应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妊娠史、输血史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输血、妊娠等刺激产生免疫性抗体,吸附于红细胞上,从而引起配血次侧凝集现象;肿瘤患者自身易暴露红细胞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升高,进而发生凝集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易产生自身红细胞、白细胞抗体,可凝集自身及他人红细胞,使交叉配血不合率增加[11]。在本研究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配血不合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疾病对两种方法配血不合无明显影响。彭钰茹等[12]研究也指出,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可扩大样本量进行下一步研究,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便于保存结果,可在常规输血中使用,但其操作较耗时,不适用于急诊输血,而凝聚胺法可节省时间,适用于抢救输血。

猜你喜欢
悬液阳性率凝胶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勘误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消夏凝胶弹机
输注不同量红细胞悬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