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花检验指标和提升棉花质量的改进措施

2022-07-09 02:53刘昆东
中国棉花加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拉尔机采克隆

■ 刘昆东 陈 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棉花检验测试中心,新疆阿拉尔843300〕

在“专业仓储+在库公检”管理模式下,棉花实现了全面仪器化公证检验,棉花纤维品质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棉花主要的检验指标可分为内在指标,外观颜色级指标和感官轧工质量指标,各项指标是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对棉花分级的关键。检验数据反映出了棉花纤维的客观形态,与纱线品质密切相关,为棉花生产加工企业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可靠数据支持,为纺织企业更好配棉,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旨在进一步阐述各项质量指标的含义,进一步强化棉花质量意识,并通过对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质量的分析,探讨棉花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棉花纤维质量检验主要评价指标

(一)棉花检验内在指标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棉花检测时,其质量内在检测指标主要有长度、断裂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均匀性(整齐度指数)四项指标,下面将会针对具体的检验指标展开分析。

1.棉花物理性能指标主要为棉纤维的长度和强度。

通常长度指标是通过HVI仪器检测,根据一束棉纤维遮光量的变化模拟形成纤维照影图,根据纤维照影图换算出上半部平均长度和平均长度;强度检测指标则是根据束纤维进行拉力测试,形成力应变曲线,然后参照马克隆指标换算出断裂比强度值。

2.棉花成熟度指标为马克隆值。

成熟度是指棉纤维中细胞壁增厚的程度,即棉纤维生长成熟的程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壁增厚,中腔变小。细度指标主要指代棉花纤维的直径,而综合指标则是棉花的马克隆数值,具体测量方法是采用一个气流仪来测定恒定重量的棉花纤维在被压成固定体积后的透气性,并以该刻度数值表示。马克隆值分三级五档,即A、B1、B2、C1,C2。

3.棉花均匀性指标检测为长度整齐度检测。

均匀性指标检测中,主要是针对棉花纤维之内的纤束长度分布状况进行检测,对此进行检测时以纤维测试仪平均长度与上半部平均长度的比值,用以表示棉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或整齐的程度,对纱线的条干、落棉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纱线的强度也有影响。

(二)棉花外观颜色级检验指标

针对棉花纤维质量进行评价时,核心的评价指标就是对其颜色级进行评价,换言之,主要就棉花的颜色进行定量分析,借此评价其质量。其间需按照比色法之中的黄度以及反射率指标完成。通常情况下,开展棉花纤维检测之时,需要使用大容量快速纤维测试仪HVI,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按照棉花的色特征图完成颜色级分级工作。

(三)棉花感官轧工质量指标

轧工质量方面,根据GB 1103.1—2012《棉花 第一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通过感官检验的方式实现了从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和所含疵点种类对棉花进行感官检验,并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

二、阿拉尔垦区棉花质量现状分析

(一)2019年度机采棉数据

1.产量:2019年阿拉尔棉区细绒棉公证检验31.1万t,其中手摘棉4.7万t,占总量的15.2%;机采棉26.4万t,占84.8%。

2.颜色级:机采棉白棉三级及以上所占比例为1.6%,白棉三级所占比例为87.7%。

3.长度级:机采棉平均长度28.7 mm,28 mm以上所占比例为87.5%。

4.马克隆值:机采棉A级占4.1%,A+B占87.0%。

5.断裂比强度:机采棉强度平均值27.38 cN/tex,中等级以上占90.2%。

6.整齐度指数:机采棉整齐度平均值81.84%,中等级以上占95.8%。

(二)2020年度机采棉数据

1.产量:2020年阿拉尔棉区细绒棉累计检验35.1万t,其中手摘棉1.97万t,占总量的5.6%;机采棉33.14万t,占94.4%。

2.颜色级:机采棉白棉三级及以上所占比例为90.1%。

3.长度级:机采棉平均长度28.1 mm,28 mm级以上所占比例为62.0%。

4.马克隆值:机采棉A级占1.59%,A+B 占80.84%。

5.断裂比强度:机采棉强度平均值27.6 cN/tex,中等级以上占95.5%。

6.整齐度指数:机采棉整齐度指数平均值81.8%,中等级以上占95.8%。

(三)2021年度机采棉数据

1.产量:2021年阿拉尔棉区细绒棉累计检验27.96万t,其中手摘棉0.68万t,占总量的2.4%;机采棉27.28万t,占97.6%。

2.颜色级:机采棉白棉三级及以上所占比例为83.69%。

3.长度级:机采棉平均长度29.0 mm;28 mm以上所占比例为96.0%。

4.马克隆值级:机采棉A级占12.78%,A+B级占98.39%。

5.断裂比强度:机采棉强度平均值28.5 cN/tex,中等级以上占98.54%。

6.整齐度指数:机采棉整齐度指数平均值82.2%,中等级以上占97.4%。

表1 阿拉尔垦区2019年-2021年棉花质量对比分析表

对比分析:2021年度白棉三级以上所占比例为83.69%,比2020年的90.1%下降了6.41%,比2019年比例87.7%下降4.01%;2021年机采棉平均长度相比前两年有所提高,达到29.0 mm,相比2020年28.1 mm上升了0.9 mm;2021年长度28 mm及以上所占比例达到96.0%;2021年马克隆A级占12.78%,比2020年的1.59%上升了11.19%,马克隆A+B级占98.39%,相比2020年上升了17.55%,比2019年上升了11.39%;2021年的断裂比强度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达到98.54%;长度整齐度指数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相比2020年上升了1.6%。

综合来看,近三年来机采棉产量逐年提升,2021年达到97.6%。2019年机采棉质量一般,2020年机采棉质量大幅下降,2021年机采棉质量大幅提升。其中2021年平均长度达到29.0 mm,为三年最高,颜色级较2020年和2019年有所下降,马克隆值、强度和整齐度指数则为三年最好,详见图1。

图1 2019年—2021年阿拉尔垦区棉花指标对比图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

阿拉尔垦区普遍存在水资源紧缺、残膜污染和土壤有机质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棉花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种植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

市场棉种品质良莠不齐,存在“多、乱、杂”的问题,棉农在选择品种时较为盲目,没有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品种。

(三)种植加工采收环节存在问题

植棉密度、水肥、综合植保、耕作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措施仍需完善。加工环节存在不分品种混收、不分品种混轧的问题,造成棉花品质参差不齐以及杂质、籽屑含量偏多。采收环节盲目提高采净率,采收了较多未成熟的棉花,严重影响棉花质量。

(四)棉企、棉农质量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棉企、棉农质量意识仍需加强。棉花收购和加工销售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混等混级行为,特别要加大对喷水掺土,掺杂使假等不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优质优价不充分,高品质棉花短缺

2021年度有的棉花加工企业为了保证棉花长度不损失,减少了籽棉和皮棉清理次数,造成棉花颜色级指标下降,这虽然是提升品质的一种方式,但是长远来看仍需从棉花生产的源头来提升棉花品质。

四、提升棉花质量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加强残膜回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行以水定田,压缩非适宜棉区植棉面积。研制棉田小型植保机械、残膜回收机械,保护生态环境。

(二)加大推荐优质品种宣传力度,依法依规引导用种

选用适宜机采,抗病性达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标准;棉花纤维长度3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30 cN/tex以上、马克隆值在3.5~4.9的优质棉种。建立棉花优质品种推荐清单,大力推广“一主两辅”用种模式,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一致性。

(三)严格采收管理

禁止夜采、露水采、喷水采等严重影响棉花质量的采收行为;严格控制采摘籽棉的水分及杂质,含杂率、回潮率均不得高于12%,采净率不高于93%。制定分品种采收计划并加强巡查,防止籽棉混合交售。

(四)规范棉花市场秩序,加强监管

需要进一步规范棉花收购加工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维护棉花市场公平有序。引导棉花加工企业根据公检反馈数据指标制定针对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加工质量。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严禁混等混级加工和加工超水棉的行为,切实维护棉农、棉企的合法利益,保障棉花质量不断提升,使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全面实现优质优价,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需要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促进形成棉花优质优价市场。提高高品质棉花市场供给,满足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带动广大棉农树立棉花优质优价的质量意识,推广订单农业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实现棉农与企业互惠互利。实行优质优价的差异化补贴政策,将补贴标准与销售籽棉质量挂钩,为培育出更多高品质棉花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棉花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种植、采收、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实现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棉花质量的关键。作为棉花纤维检验机构也应该积极对现有的检验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为广大棉花加工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反馈,为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阿拉尔机采克隆
克隆狼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