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孤独症的“五不”表现

2022-07-10 13:43徐宁安
家庭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睿睿谱系爸爸妈妈

徐宁安

3岁的睿睿是个帅气的小男孩。1岁半时,爸爸妈妈发现他不会喊人,喜欢一个人玩、转圈,也不怎么看人。妈妈想带睿睿去医院检查一下,爸爸却说:“男孩子说话会迟一些,我小时候说话也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2岁时,睿睿终于会喊“爸爸、妈妈”了,也会说“打、走开、不要、鱼”等十来个词语,可是他只在自己想说的时候说,有时候叽里呱啦说一通,家长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平常也不怎么听指令,但用手机输密码、看视频、玩小游戏完全不需要家长帮忙。爸爸觉得孩子挺聪明的,说话迟点就迟点,“贵人语迟”嘛!转眼睿睿3岁了,爸爸妈妈把他送去了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经常打伤、咬伤别的小朋友,建议带睿睿去医院看一看,爸爸妈妈这才着急地来看医生。经过医生仔细问诊和一系列检查后,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睿睿的爸爸妈妈很震惊:“我的孩子会说话呀,我们喊他也有反应,也会跟我们亲亲抱抱,怎么就成了孤独症呢?”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又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以孤独症为代表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典型的孤独症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所谓的“三联征”,主要体现为在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都具有本质的缺损。(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3)重复刻板行为。一般起病年龄为三岁前。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多基因遗传可能性最大。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智力发育存在差异,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学术界推荐用孤独症替代自闭症的诊断。2017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国内患病率约1%,目前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者达200余万,成为儿童青少年致残的首要原因。

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异常信号呢?不妨参考《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及早期干预专家共识》中提到的“五不”法。

1.不(少)看。不看人或很少看人,孤独症儿童早期就表现出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案例中的睿睿在1岁半左右就有明显的眼神回避,不喜欢看人。

2.不(少)应。孤独症儿童通常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字没反应。案例中,睿睿的爸爸妈妈觉得喊他有反应,但医生检查時发现,只喊名字时睿睿几乎无反应,他其实是对一些事物或声音做出反应(如玩具、零食、手机铃声等)。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或眼神示意,对感兴趣的玩具、食物等不能用手指出,而依赖牵大人的手表示。睿睿妈妈就发现,孩子想拿某个东西却拿不到时,就拖着妈妈来到想拿的东西那里,不用手指,也不看妈妈,只会对着物品发出“啊啊啊”的声音。

4.不(少)语。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延迟现象,这往往也是家长最先发现异常的地方。案例中的睿睿1岁半还不会说一个词语,2岁词汇量少于20个,明显有语言发育迟缓。

5.不当行为。指不恰当地使用物品、不恰当的感觉体验、不恰当的人际关系等。比如喜欢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无法维持正常的伙伴关系,等。案例中的睿睿虽然在家与父母等主要代养人有一定的互动,但是在幼儿园无法正常发展并维持同学关系,这也是异常的表现。

如果您家孩子符合上述“五不”中的一条或几条,建议您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或者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就诊,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家长应当注意,之所以引入“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概念,是把孤独的相关行为表现看成是一个谱系,程度由低到高,低端的就是“典型孤独症”,高端的就逐渐接近普通人群。

希望更多的人群能认识、了解孤独症,理解、尊重、接纳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

猜你喜欢
睿睿谱系爸爸妈妈
神族谱系
美术生的追梦之旅
赏识理解 静待花开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