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太空逐梦

2022-07-10 10:00邢玮编译
海外文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太空站乘组实验舱

邢玮编译

在中国神舟十三号于2022年4月圆满完成太空任务返回地球后,神舟十四号乘组在6月5日再次起航。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两个实验舱的对接与安装工作。中国首个永久空间站将在他们的努力下,于今年年底完成建造工作,并开始全面运转。自此,中国的太空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京時间当日10点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而神舟十四号正是在此“神箭”的推动下升空。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了现场的画面。大约七小时后,“神十四”和太空站对接。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三名航天员在20点50分进入太空站的核心舱。

4月中旬,去年年底升空的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功返回。而神州十四号乘组也会跟“神十三”乘组一样,在太空出差六个月左右。这个出差三人组成员分别是43岁的刘洋、43岁的陈冬和46岁的蔡旭哲。其中,刘洋还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她首次进入太空的时间是2012年,其他两人则是头一次进入太空,为此,他们付出了12年的努力。

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2022年6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四号在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的推动下升空。

刘洋( 中),43岁,神舟十四号乘组成员。她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曾于2012年进入太空。另外两名乘组成员是43岁的陈冬(右)和46岁的蔡旭哲(左)。

| 即将完工的中国空间站 |

神舟十四号乘组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两个实验舱的对接与安装工作,两个实验舱分别于今年7月和10月从地面发往太空。它们和太空站连为一体后,空间站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建造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转。这个名为“天宫”的空间站在外形上和1986年苏联发射升空的“和平”号空间站类似,它至少可以服役10年,理想状态下甚至可以达到15年。

神舟十四号乘组此次还有出舱活动、太空实验以及对空间站进行日常维护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将首次在太空完成航天员的接力任务。“神十四”乘组返回地球前还要和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共同在太空站工作几天。

| 蒸蒸日上的中国航天 |

近几十年来,中国为航天事业投入了数十亿欧元。中国之所以建太空站,一部分原因是国际空间站将中国隔绝在外,美国政府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中国合作。

自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后,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数项了不起的成就。2019年年初,中国的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着陆。2020年,中国完成月球表面采样。同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自此,中国有了可以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抗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1年,中国探测器首次在火星上登陆。中国计划在2030年以前实现载人登月。今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未来,中国人有望实现太空旅游。

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最终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编译自法国《世界报》]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太空站乘组实验舱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梦天实验舱,发射!
认识梦天实验舱
走近空间站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中国航天员乘组抵达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冲向太空站
探访宇宙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