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引领

2022-07-11 14:34周如东王梦娜
关键词:全过程内涵价值

周如东 王梦娜

摘要:习近平强调的“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等一系列关于“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论述,表现出了鲜明的目的性、整体性、针对性等特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给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基本遵循,它昭示在时代新人培育过程中,高校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职业观,学生要坚守“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成才观。

关键词:全过程育人;内涵;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2)030084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有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立足中国高校实际,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出发,强调把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内容及质量规格的具体要求,或“内化”、或“贯穿”、或“融入”、或“纳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全过程”。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论述,对于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形成更高水平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好“四为”方针①的根本要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

(一)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大学的使命和职能中,人才培养始终是根本。习近平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

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求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而展开。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要突出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定。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诸方面,在这些方面都要紧紧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要义来规划设计和建设。

首先,学科体系建设。学科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可以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校要立足学科建设实际,特别要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體系,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学生科学思维习惯,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其次,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路径,它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德育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同时,学校的其他课程,无论是什么类型和性质,所有课程的建设都要与思政课建设协同进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

再次,教材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编好选好教材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教材建设提出了要求。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时,殷切期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2]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教材建设要加强政治把关。政治上把握不对、不到位的教材,要一票否决。”[3]352因此,在教材体系建设中,教材要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丰富实践,通过创新学术和话语体系,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教材要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话语权,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教材要坚持“四为”方针总体要求,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意志,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教材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教材要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最后,管理体系建设。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办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上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促进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合力形成立德树人的新格局。

(二)铸魂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校人才培养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殷切期望。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他又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4]。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最首要的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基础性工作。对此,习近平提出了“四有”好老师②的标准,这一标准揭示了教师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在育人实践中要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最根本的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0年在湖南考察时,习近平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在“三进”的具体路径指向上,强调发挥教师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三)成才之基:“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要求“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3]346。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主要环节:

一是必须培育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引导力和精神原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 [5]。要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在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爱我中华的种子真正植入每个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是必须丰富教育内容,体现时代要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3]345,使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教育学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是必须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要运用好各种基地、纪念活动、重大事件、伟大成就、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讓爱国主义成为青年学生的坚定信念。

(四)重要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核心要素和根基是人才,培养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6],希望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以创新创造为国家作贡献。

习近平从战略的高度、宏观的视野,高屋建瓴地指明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的座谈中指出,“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7]。他强调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8]2020年7月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9]。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描绘了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宏伟蓝图。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五)必要途径:“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必要途径。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202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0],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之所以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劳动教育,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青年全面发展的要求。劳动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指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3]350二是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青少年中出现了在劳动情感上不珍惜劳动成果、在对待劳动态度上轻视劳动、在劳动素质能力上不会劳动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三是劳动可以托起“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人世间的一切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反映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要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价值观,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劳动情感,培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品德,将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使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多样灵活,让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

(六)创新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系统,贯穿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275。

首先要完善课程体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才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各负其责,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2]389

其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再次要运用好各种教育载体。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功效;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容深刻、全面系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党对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这些重要论述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目的性

新时代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3]。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论述,是基于这两个大局对人才培养所作的战略考量,体现了目的性的特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世界历史方位和时空坐标。在这一大变局中,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多重要素相互作用,推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未来的竞争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重塑世界,重構全球竞争发展格局,大国博弈形势复杂,国家间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要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在科学创新和技术引领上占据领先地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注重对青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青年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着挑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风险就是“直接的外来意识形态或非主流意识形态危害与威胁”[14]。世界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人类面临的德性挑战日趋严峻,这些都对青年的成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已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与责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另一个目的之源。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2]375这要求新时代青年从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中继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基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有关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论述,是站在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全局提出来的,更是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体现了深远的历史考量。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经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现代化强国梦必须拥有爱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的劳动大军,必须拥有爱学习、懂技术、肯钻研的人才队伍,必须拥有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爱人民的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树立起当代青年的劳动价值观,注重青年劳动精神的培育,加强对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动员青年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等等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指向性。

(二)整体性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和科学方法,整体性的哲学基础就是普遍联系与发展、世界的统一性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观,体现了整体性的显著特征。

整体性首先表现为系统性。作为整体来看,系统同其单独的组成部分和子系统在性质上是有不同的。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系统方法的运用必须把握好整体性、结构层次性、相关性、动态平衡性以及综合与分析的统一性等特点。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十分重视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在青年教育培养中,特别强调青年要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在“全过程”育人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方面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从根本任务、铸魂工程、成才之基、重要内容、必要途径、创新模式等结构层次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另一方面又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要素,从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从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等各个层面系统阐释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对“全过程”育人的关键环节要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系统性考虑的同时,注重了系统的整体性、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同性。

整体性其次表现为全面性。全面性就是立足于人才培养的育人环节和实施过程的整体性布局。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要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这是一个人员、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立体式育人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全员育人要求所有教职工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育人无不尽职;全过程育人要求时间不间断、流程求连贯,育人无时不有;全方位育人要求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育人无处不在。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体现了“三全育人”的本质要求。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他强调的“全过程”,看似是“三全育人”三个维度中的“全过程育人”这一个维度或环节,实际并非如此。这里的“全过程”育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不是仅强调时间范畴上的全过程,其本质是在强调“三全育人”之整体过程,这一过程也涵盖了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事实上,在“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论述中,所强调的每一个方面的“全过程”育人,都是从“三全育人”的全局和整体考虑的,都是围绕着“三全育人”这一重要命题展开的。他强调把立德树人内化的“全过程”,就是要求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聚焦“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他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时,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认为其目的就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因此,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是立足“三全育人”的整体性格局,致力于构建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全育人”的整体性体制机制,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人才培养所作的“三全育人”的全面系统考量。

(三)针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强调“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15]。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从而取得成功。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论述,科学运用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基本原理,体现了针对性的显著特征。

首先,在“全过程”育人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分别提出了“内化”“贯穿”“融入”“纳入”等不同路径方法,这是在正确认识人才培养规律、具体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矛盾提出的解决这些特殊矛盾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内化”“贯穿”“融入”“纳入”尽管都是“全过程”育人中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但又各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价值意蕴。“内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它与“外化”是一对范畴。它所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过程,强调由社会发展需要向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转化的第一次飞跃,它注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是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在高校内达成一种“全过程”育人实践中立德树人的理念自觉。“贯穿”即通达、贯通,它强调育人过程的无障碍性和顺畅性,即要把“贯穿”的内容作为一条主线和关键环节与被贯穿的事物无阻碍地有机联结。习近平要求把爱国主义、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教育内容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过程之中,既强调了矛盾发展过程中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特殊性,又强调了这些内容在人才培养中的特别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融入”即融合、渗透,它强调育人过程目标内容的整体一致性,即要把相关内容与被融入的事物视为一个目标系统的整体,这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具体运用。习近平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就是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书育人的目标定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这是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在育人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纳入”强调育人过程中育人资源的增量,把原来不是此范畴的事物加以吸收。习近平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我们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从强调“德智体”三育,到“德智体美”四育,再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一个发展历程。把原来一直强调的劳动教育又重新纳入到人才培养之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重新把握。

其次,将人才培养教育的不同任务内容在“全过程”育人的不同阶段贯彻实施,表现出了路径方向的针对性。如强调把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要求“纳入”或“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求“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等等。这些不同的“全过程”育人阶段,都是针对各自的教育培养内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规划的,充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一矛盾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三、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价值引领

(一)高校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

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1]276抓住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是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对办好社会主义大学首要的价值引领。

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的优势和特色,也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四为”方针作为根本要求,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本特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其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把“以生为本”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育人实践。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人才培养对象主体,着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在实践层面,需重点聚焦五个方面:一是要深化对学生的研究。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又要掌握其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要深化对新时代育人规律的研究。要把握新时代学生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规律,把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等)的特点和育人规律。三是要深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要立足学生成长的主客观条件,依据经济社会需要和学校定位,确定符合学生个性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要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教”和“学”、“成人”和“成才”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五是要深化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研究。要致力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整体科学化水平提升,建立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

再次,要建立协调各方共同育人体系,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最大合力。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政治责任。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上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组合拳”,做到全面育人。

(二)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职业观

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从另一层面揭示了高校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职能作用。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职业观,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

首先,要堅持“四有”好老师标准,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指路明灯。在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教师必须以理想信念为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道德情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品质,体现在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标准。扎实的学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基础。要增强教师进行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服务育人能力。仁爱之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灵魂,教师应当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要坚持育人为根本,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致力于通过教学活动等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切实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同时,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得教书育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自我修养既要注重自律,也离不开他律。这除了要求教师严格自律外,还“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严格的制度规定、日常的教育督导、健全的培训体系、完善的奖惩机制为保障,以帮助教师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定教书育人的追求。”[16]

(三)学生要坚守“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成才观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最终目标是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有”是当代青年的成才观。[17]习近平“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昭示了青年学生要牢牢坚守“三有”成才观。

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补足成才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3]345在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至关重要。

要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做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工作。这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在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上着力。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环节。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加强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引领教育,打牢思想基础;加强四史和国情教育,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二是要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上着力。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重要作用,对青年学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具有支撑作用。

其次,要引导青年学生提高能力素质,增添成才的搏击之能量。能力和素质即本领,是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青年人才的成长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主客观条件练就过硬的本领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年人才的本领应该是全面的,人才素质能力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能力,练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本领。在推进社会创新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把着力点放在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升上。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中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培养方式,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再次,要引导青年学生勇于担当作为,履行成才的青春之责任。习近平关于“全过程”育人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就是要让新时代中国青年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理想信念中,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树立担当的意识;必须加强青年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在砥砺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骨气,培育担当的能力;必须加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加强对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动员青年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底气,践履担当的使命。

注释:

① “四为”方针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详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② “四有”好老师即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详见《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2] 习近平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N].人民日报,20201201(1).

[3] 习近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M]//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 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光明日报,20141230(1).

[5]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6.

[6] 习近平.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0.

[7]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 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人民日报,2020923(1).

[8]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00912(2).

[9]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1).

[10]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2).

[1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M]//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2] 習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3] 习近平.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7.

[14] 唐爱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意识形态战略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7884.

[15]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M]//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27.

[16] 张苗苗.习近平关于教书育人的重要命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9(4):5558.

[17] 周如东,王丽萍.习近平新时代“三有”青年成才观[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14.

责任编辑:赵 玲

Connot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Guidanc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the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ZHOU Rudong, WANG Mengna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a series of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purposiveness, wholeness and targetspecificness. The theme of these discourses goes as below "internaliz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all fields, aspects and links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tegra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carrying out patriotism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series provide the underlying value guidance and adherence for university talent cultivation, stating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keep to the predominant task of fostering the competences as the focus with teachers practic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s fulfilling the talent goal of "having ideal, 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wholeprocess education; connotations;characteristics; value

猜你喜欢
全过程内涵价值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