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瘘管型根尖周炎患者根尖周炎症的影响

2022-07-11 09:13单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瘘管根管

单冬梅

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造成该病的原因很多,常由综合因素导致,多与根尖周遭受长期病原体刺激所致有关[1]。该病会造成严重的口腔健康状况,病程长,反复发作,不适感严重,较为难以治愈,并且该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进展较快,患者可能最终拔除患牙。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方法,可保留牙齿,治疗感染,清除病灶,避免复发,只是传统根管治疗需要多次治疗,患者复诊次数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并且也使感染风险增大[2]。近年发展的一次性根管治疗是一种

优秀的根管治疗方法,将传统根管治疗的环节由一次治疗完成,保证疗效的同时,极大地缩短治疗周期,可能对患者有利[3]。本研究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周期,并且与传统根管治疗术进行对照,旨在探讨根尖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瘘管型根尖周炎患者94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应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36.7±5.9)岁;双尖牙14例,前牙23例,磨牙10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6.4±6.2)岁;双尖牙15例,前牙22例,磨牙10例;纳入标准:(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临床资料齐全;(3)无药物过敏;(4)患牙为单根管牙;(5)存在反复发作瘘管;(6)无牙髓治疗史;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存在免疫系统疾病;(3)存在精神疾病;(4)3个月内应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生素;(5)无法配合治疗;(6)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去除腐质,制洞,应用根尖定位仪[厂家:上海康桥;型号:益锐M3ro(1708 1902 1506 2504 2506 3504)]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根管预备,彻底冲洗及消毒,应用棉捻将根管吸干,对准根管插入针尖,注射糊剂,注满后完成牙体充填。应用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行局麻,刮瘘管,注意刮搔刮的深度,不可过深。

1.2.2 对照组 本组应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去除腐质,制洞,应用根尖定位仪进行根管长度测量,根管预备,彻底冲洗及消毒,封药,观察7 d,复诊后,若无症状,则注射糊剂,注满后完成牙体充填。若复诊后,有自觉症状,换药,再次观察7 d,直至无症状为止,进行根管充填。行局麻,刮瘘管,注意刮搔的深度,不可过深。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X线片显示根尖周区域的阴影完全消失,或者较治疗前缩小>50%,牙齿松动度为<I度,瘘管消失;有效:X线片显示根尖周区域的阴影较治疗前缩小<50%,牙齿松动度为I度[4];无效:与上述不符;计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并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做细菌培养,记录根管微生物计数,并做根尖周指数水平评定,0~3级评分,0分:无自觉症状;1分:根尖区域有轻微的肿胀及疼痛,且叩痛,不影响咬合及进食;2分:根尖区域有较严重的肿胀及疼痛,且叩痛,影响咬合及进食;3分:根尖区域有极严重的肿胀及疼痛,且叩痛,无法正常咬合及进食[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根尖周炎症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为91.49%,两组患者根尖周炎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根尖周炎症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两组治疗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对比(d,±s)

表2 两组治疗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对比(d,±s)

2.3 两组治疗前、后根管微生物计数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根管微生物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根管微生物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根管微生物计数水平对比(cfu/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根管微生物计数水平对比(cfu/mL,±s)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根尖周指数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根尖周指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根尖周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根尖周指数水平对比(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根尖周指数水平对比(分,±s)

3 讨论

当代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饮食结构日渐复杂,同时不注意牙周卫生,使根尖周炎成为了常见病[6-8]。该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带来的不适感十分严重,并且通常会反复发作,十分难以治愈[9]。根管治疗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改进,目前成为了根尖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可起到杀菌作用,缓解感染症状,并且有可保留牙齿的优点,在填充物填充后,也可避免继发感染[10-12],清除微生物,大大降低复发风险,但根管治疗也并非没有弊端,首先根管治疗有较长的治疗周期,患者需要多次治疗,给患者带来不便,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牙齿疼痛情况严重,因此仍然需要改进[13-16]。

一次性根管治疗不同于传统根管治疗,其利用先进技术,一次性完成全部治疗环节,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多次就诊,大为缩短了治疗周期[17]。同时也减少了一次又一次消毒封药的过程,减少了细菌侵袭机会,二次感染风险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传统根管治疗更轻微[18-22]。据国内研究人员刘静敏等[23]报道,选取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术后24 h患者自发疼痛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6、12、24周患者叩痛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术后1、6、12、24周患者根尖周指数体系分值也低于对照组,术后24周患者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炎症因子、内皮素-1、血友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一次性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患者,治疗的周期短,患者痛苦少,更适宜目前临床治疗应用。该技术是经过现代医学验证过的先进根管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对其进行的观察中,均肯定了其确切的治疗效果以及便利的治疗操作[24-29]。本研究结果中显示,采用客观的疗效评定,两组疗效相近,并且两组治疗后根尖周指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根尖周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了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确切的疗效,肯定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而观察组疼痛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治疗周期,给患者带来便利。并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微生物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了一次性根管治疗避免了多次操作,微生物感染机会也更小,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并且治疗棘手的疾病,根管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一次性根管治疗相较于传统根管治疗方法优势更为明显,其疗效确切,并且可减轻患者疼痛感,也减少感染机会,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选择。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瘘管根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