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oJet清除急性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7-12 07:54田轩陈耀涵刘建龙李金勇刘笑张蕴鑫程志远贾伟蒋鹏周密田晨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滤器清除率溶栓

田轩,陈耀涵,刘建龙,李金勇,刘笑,张蕴鑫,程志远,贾伟,蒋鹏,周密,田晨阳

(1.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35;2.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091)

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血栓形成常继发于IVC 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后,文献[1]报道发病率高达4%~15%,急性期表现为肢体严重肿胀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慢性期表现为IVC 狭窄、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2-3],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滤器也面临永久置入的并发症[4-10]。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4-5,11],为改善肢体肿胀症状、增加滤器取出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早期积极行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因此AngioJet 已获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用溶栓+消栓模式可有效清除肢体血栓,合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或导管吸栓可进一步增加血栓清除效果[12]。但目前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急性下肢DVT,对更近心端的急性IVC 血栓清除的方法及清除效果研究极少。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AngioJet 对急性IVC 血栓进行溶栓、消栓治疗的短期疗效、安全性、IVC 阻塞及对肝肾功能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行IVCF 取出521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使用AngioJet 对存在IVC 血栓且发现血栓时间≤14 d 的急性期血栓进行治疗者107 例(20.5%);治疗时进行了溶栓、消栓治疗且手术前后进行肺动脉CTA 检查、血液指标数据完整患者共58 例(11.1%),58 例患者均放置了可回收型IVCF,入院后采用静脉超声和/或加强CT 初步筛查存在IVC 血栓;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100 IU/kg/次/12 h 标准化抗凝治疗,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北京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积伦科审字第202201-21 号),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58例患者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58 patients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年龄在18~75 岁、无溶栓禁忌证者;发生静脉血栓形成时间≤14 d 的急性血栓,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⑴IVC 血栓同时伴有髂、股、腘静脉内血栓者(如无滤器需在进行PMT 或CDT治疗前先行滤器置入,符合滤器放置的适应证);⑵IVCF 内血栓堵塞者;⑶IVCF 内拦截≥1 cm 的大血栓,影响滤器取出者[4-5]。排除标准:⑴慢性IVC 血栓、IVC 重度狭窄的患者(血栓发生时间>30 d);⑵存在严重感染;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⑷ALT 值>正常值上限的2.5 倍的患者,血肌酐(creatinine,Cr)>178 μmol/L(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上限界值)的患者;⑸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⑹严重的心、脑、肺疾病者;⑺恶性肿瘤患者等。

1.3 滤器取出标准

⑴DVT 消失或处于稳定状态;⑵PE 的风险降至可接受程度;⑶可回收滤器位于相应回收时间窗内;⑷滤器未拦截≥1 cm 之大血栓;⑸患者有取出滤器要求[4-5,8]。

1.4 保护性滤器置入和血栓评估

术前72 h 内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肺动脉CTA 检查,无滤器者先于肾下段IVC 内放置可回收型IVCF;已放置可回收型IVCF 者根据术前检查血栓位置选择患侧股总静脉或腘静脉穿刺,造影评估血栓位置、范围。

1.5 治疗方法

1.5.1 机械血栓清除通过动脉鞘进入泥鳅导丝至IVC 近心房处,进入AngioJet 6-F Solent 导管至血栓旁,无溶栓禁忌者首先使用喷药模式,静脉肝素化,使用尿激酶20 万IU 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溶栓药物均匀喷射于血栓内溶栓治疗25~30 min 后,改用抽吸模式对血栓进行抽吸治疗,喷射液改为50 mg 肝素钠溶于500 mL 生理盐水中;血栓负荷大、血管粗则抽吸时间延长反复抽吸,最长抽吸时间未超过480 s。造影评估血栓清除效果(图1)。术后给予1 000 mL 生理盐水静脉输液水化治疗。血栓清除率按如下标准:血栓清除率>99% 为III 级,血栓清除率在50%~99% 之间为II 级,血栓清除率<50%为I 级[13]。

1.5.2 血栓清除不佳首选10-F Guiding 对IVC 进行血栓物理抽吸,同时发现髂静脉狭窄可使用球囊扩张,如血栓为III 级清除可一期放置支架,如血栓仍清除较差,可放置CDT 溶栓导管[1-2],溶栓治疗3 d 后再次造影评估。

1.5.3 后期治疗血栓清除效果为III 级清除或残留血栓符合滤器清除标准者可一期行滤器取出,血栓清除效果为I 级或残留血栓不符合滤器清除标准者可先行抗凝治疗,待血栓机化稳定后二期行滤器取出(规律抗凝1 个月后)。抗凝药物选用利伐沙班15 mg 2 次/d,3 周后改用20 mg 1 次/d 标准化抗凝治疗,持续3 个月[14-16],存在术后凝血指标异常者则抗凝时间持续至少6 个月。

1.6 手术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

1.6.1 术中情况胸闷和心悸:AngioJet 进行IVC 血栓清除时,可能会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包括Bainbridge 和Bezold-Jarish 反射[13],患者会出现胸闷和心悸等不适症状。胸闷和心悸分为无临床症状、轻度临床症状(胸闷和心悸可耐受,无明显心率和血压波动)和重度临床症状(胸闷和心悸无法耐受,明显心率和血压波动,心率下降至30 次/min,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

1.6.2 术后并发症出血:包括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包括穿刺部位出血、伤口渗血、骨折部位出血或血肿不需手术干预等;严重出血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或伤口和骨折部位出血需要外科干预。PE 监测:术前72 h 和术后24 h 内行肺动脉CTA 影像学检查,观察手术前后PE 变化。

1.6.3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监测:监测术前72 h和术后24 h 内肝肾功能数值变化,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Cr。评估标准:急性肝损伤:根据《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17]进行严重程度评估。急性肾损伤:根据2013年KDIGO-AKI 诊治指南[18]进行严重程度评估。

1.6.4 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监测术后住院时间和发生IVC 血栓治疗增加的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指血栓清除治疗到术后出院的天数,发生IVC血栓治疗增加的医疗费用包括AngioJet 机械血栓清除、溶栓药物、溶栓导管、吸栓导管、住院相关费用等。

1.7 术后随访

术后前3 个月行凝血指标监测,每月1 次,观察有无血栓复发,术后第3 个月行双下肢静脉彩超和IVC 彩超检查,观察近期血栓清除效果。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配对样本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58 例患者均放置了可回收型IVCF,术后56 例成功取出,取出率96.6%,2 例(3.4%)3 个月后失访未取出,一期滤器取出14 例(24.1%),二期滤器取出42 例(72.5%)。58 例患者均使用了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联合溶栓喷药模式治疗。PMT 治疗后血栓III 级清除10 例(17.2%),II 级清除34 例(58.6%),I 级清除14 例(24.1%),其中36 例(62.1%)使用导管吸栓,2 例(3.4%)患者放置CDT 溶栓导管,溶栓3日(尿激酶50~75 万IU/d)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6 例(10.3%)使用球囊扩张,1 例(1.7%)二期放置髂静脉支架;多方法联合后血栓III 级清除14 例(24.1%),II 级清除36 例(62.1%),I 级清除8 例(13.8%),血栓清除率改善(P>0.05);术后3 个月行影像学检查结果,IVC 通畅56 例(96.6%),其中2 例(3.4%)发生IVC 阻塞,均成功取出滤器(图2)(表2)。

表2 患者PMT相关指标Table 2 The surgical variables of PMT of the patients

2.2 手术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结果

术后轻微出血者4 例(6.9%),其中2 例(50.0%)为CDT 溶栓导管穿刺点出血,2 例为术后伤口小出血伴疼痛;无严重出血者。术中胸闷、心悸症状评估:无症状者31 例(40.8%),轻度临床症状者37 例(48.7%),严重临床症状者2 例(3.4%),其中1 例表现为心率下降至34 次/min,另1 例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法耐受拒绝进一步消栓治疗,改用导管吸栓。对比术前72 h 和术后24 h 内肝肾功能变化,包括ALT、AST 和Cr,其中AST 和Cr 结果显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根据急性肝、肾功能损伤指南标准,AST 和Cr 上升数值均未达到急性功能损伤,虽然数值上升但无明确临床意义。手术前72 h 内和术后24 h 内行肺动脉CTA 检查,术前16 例(27.6%)患者显示存在PE;手术治疗后,2 例(3.4%)出现PE 或PE 加重,但无明显临床症状,10 例(17.2%)患者PE减轻,46 例(79.4%)患者PE 无明显变化(包含术前存在PE 无变化和手术前后均无PE 者),手术前后PE 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3,P=0.385)(表3)。

表3 手术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变化Table 3 Changes in the main observation variabl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2.3 术后住院时间和发生IVC血栓治疗增加的医疗费用对比

单纯应用AngioJet 共22 例(37.9%),术后住院时间增加(1.45±0.51)d,医疗费用增加(27 248±78)元,AngioJet 联合导管吸栓或/和CDT共36 例,术后住院时间增加(2.22±1.22)d,医疗费用增加(30 607±1 13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4)。

表4 单纯AngioJet与AngioJet联合导管吸栓和(或)CDT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between AngioJet alone and AngioJet combined with catheter thrombectomy and(or)CDT

3 讨论

急性IVC 血栓常继发于IVCF 置入术后,急性期可能出现肢体严重肿胀、发生PE,置入的滤器面临永久留置风险[4-10],而慢性期可能出现IVC 狭窄甚至闭塞、双下肢PTS,严重者反复溃疡不愈合,影响生活质量[19-29]。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11]指出需积极行血栓清除,目前临床上清除IVC 血栓的方法主要包括:导管吸栓、CDT 导管溶栓、AngioJet 血栓清除等。导管吸栓是使用抽吸导管至血栓旁,通过手动负压抽吸使血栓分离进入导管,从而达到逐步清除血栓目的,往往会与其他血栓清除方法联合应用,选择导管口径大、血栓新鲜,血栓清除效果更显著,而近年来国产机械负压抽吸导管在临床上逐渐应用,可有效调整抽吸力量,达到最佳抽吸效果,但术中需注意调整导管位置至血栓旁,且反复抽吸会伴有失血发生;CDT 导管溶栓治疗是在IVC 血栓旁留置可持续注入溶栓药物的导管,局部溶栓药物浓度高并充分接触血栓,达到最佳溶栓效果。文献[30]报道,CDT 可有效预防PTS 和静脉早期复通,降低复发风险。但CDT 存在溶栓时间长,药物用量较大,出血风险高等特点[1-2]。AngioJet 血栓清除装置主要通过伯努利原理击碎血栓并吸出体外,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急性高负荷DVT 首选治疗方法[4-5],具有可短期迅速清除血栓、解除梗阻、减少溶栓药物用量、降低并发症等特点[31-33],但在吸栓过程中也会破坏红细胞、刺激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尤其治疗急性IVC 血栓时,患者会出现心慌、濒死感等表现,大大限制了血栓清除效果,因此临床上对使用AngioJet 清除急性IVC 血栓鲜有大宗报道。

本研究中共有107 例患者滤器下拦截>1.0 cm血栓,大血栓拦截率20.5%,考虑与研究中入组患者多为创伤后血栓相关。符合入组标准共58 例,其使用AngioJet 清除急性IVC 血栓,总体血栓清除安全性良好。VCF 可拦截3 mm 及以上脱落的栓子,小血栓可通过滤器进入患者肺动脉,而清除IVC 血栓时,有风险把大块游离血栓击碎成小块血栓,导致血栓脱落PE 发生。因此,本研究在术前72 h和术后24 h 分别进行了肺动脉CTA 检查,旨在观察IVCF 置入术的围术期PE 发生风险。结果表明,有2 例(3.4%)患者术后发生了PE 或PE 加重,但均无明显临床PE 症状,说明在IVCF 保护下,AngioJet 清除急性IVC 未导致患者严重PE 表现。

本研究使用AngioJet 清除急性IVC 血栓,IVC通畅率达96.6%。血栓清除率分级:I、II、III 级清除率分别为14 例(24.1%)、34 例(58.6%)和10 例(17.2%),而加用导管吸栓或CDT 溶栓导管溶栓后,I、II、III 级清除率分别为8 例(13.8%)、36 例(62.1%)和14 例(24.1%),II 级和III 级血栓清除率明显增多,说明AngioJet 清除急性IVC 血栓总体效果良好,使用导管吸栓或CDT 溶栓可进一步增加血栓清除效果,达到最大化减容目的,但差异不明显,需继续增加样本量观察效果。2 例IVC 阻塞患者,1 例为外伤导致严重骨盆骨折,骨科手术前发现下肢DVT 放置可回收滤器,术后发现急性IVC 完全阻塞,AngioJet 治疗后效果不佳,血栓清除分级I 级,患者不宜留置CDT 溶栓导管大剂量溶栓治疗;另1 例为外院放置滤器发生IVC 阻塞,我院行AngioJet 治疗后效果不佳,血栓清除分级I 级;2 例术后规范化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3 个月后,复查发现IVC 陈旧性血栓形成阻塞,滤器均成功取出,患者无PE 加重。当然,AngioJet 联合导管吸栓和(或)CDT,会增加导管及药物使用量,相应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

使用AngioJet 治疗急性IVC 血栓过程中应关注以下问题:⑴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一过性胸闷、心慌、濒死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腰部疼痛症状,一旦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停止血栓清除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研究中2 例(3.4%)出现严重症状无法继续耐受治疗,其中1 例虽然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至34 次/min,血氧饱和度稳定无波动,暂停血栓清除治疗后2 min内症状好转。建议IVC 血栓清除操作需间断进行,首次治疗时间维持在20 s 左右,根据患者症状调整治疗时长,反复多次操作,耐受性良好且对血栓清除效果无明显影响。⑵围手术期严重出血事件,AngioJet 溶栓操作是在血栓旁进行喷药,使局部药物浓度最大并可降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溶栓效果,但最终溶栓药物会进入体循环,增加出血风险,而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则会出现血压波动,更增加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尤其增加脑出血等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需严格筛查患者有无溶栓禁忌证、减少血压波动,有效避免严重出血发生。⑶对术前72 h 和术后24 h 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进行对比,发现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Cr 高于术前,但术前和术后数值均于正常范围内,AST 和Cr 上升数值均未达到急性功能损伤诊断分级,虽有统计学差异,但无临床意义,但此类患者应术前及术后建议予以1 000 mL 生理盐水进行水化,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并加速排泄。

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6-F Solent 导管,一般此导管推荐应用于直径为3~8 mm 的血管内,而IVC较宽,超过规定直径,建议用以下处理方法:⑴无溶栓禁忌者,推荐进行溶栓药物喷洒,直接把溶栓药物喷洒于血栓表面,可最大限度增加局部药物接触面积,明显增加溶栓效果,本研究中有3 例在溶栓药物喷洒后造影,滤器内血栓已完全消失;⑵当血栓量较大时,可在滤器内选择不同方位进行喷药模式和消栓模式治疗,可明显增加血栓清除范围和效果;⑶AngioJet 血栓清除治疗后,血栓形态被部分破坏,再行导管吸栓可增加抽吸效果,又或采取AngioJet 血栓清除与导管吸栓反复轮换进行,可大大提高清除效果[12];⑷换用8-F Zelante 导管进行IVC 血栓清除,此导管可选择血栓清除方向,增加血栓清除范围和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IVC 血栓使用AngioJet 血栓清除治疗安全有效,血栓清除未明显增加患者PE 风险,且IVC 3 个月通畅率良好,术中使用尿激酶溶栓、导管吸栓和留置CDT 导管溶栓等治疗,可增加血栓清除效果,未来将继续纳入更多样本,并比较AngioJet 血栓清除治疗与其他血栓清除方法的疗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滤器清除率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回收成功情况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花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