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袋在干旱造林中的应用

2022-07-13 09:04孙军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1期
关键词:白银市生长量成活率

孙军

(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白银 730900)

利用从资源丰富的虾蟹壳等农业废弃物中采用特殊工艺提取的生物高分子膜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制成新型膜材料将其涂抹在椰纤维、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专用原纸(附着基质)上,形成“夹芯板式”结构,制成敞口底封闭的“纸袋”。使用时将欲定植的苗木植入袋内,再向袋内浇入过饱和的水分,然后连同袋体一起定植到地里。

这项技术相当于在每株苗木的下部形成一个蓄水层,阻止水分的渗漏和蒸发,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比滴灌还节水,少量水分就可以使植物度过干旱期(成活期),栽植时一次性浇足水,在树苗成活期2个月无需再浇水。植物根系还能穿透袋壁,扎根于土壤中,茁壮成长,提高造林成活率。

移栽袋大小、形状可因立地、气候、苗木等条件需要而定,其降解速度可以随土壤干旱程度自动调节。

1.试验地概况

项目组在靖远县大芦镇和景泰县中泉镇选择了无灌水条件的2种土壤类型,建立常规栽植和使用移栽袋栽植对比试验组,详实记录试验数据,对比研究成活率、用水量、节水率。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靖远县大芦镇常塬村、大塬村海拔在2000m以上,土壤为黄绵土,植被稀疏,多为冰草、针茅草、黑柴。试验地为干旱山塬地、气候干燥、风多雨少、蒸发量大、年均降雨量240mm左右、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光热条件充足、无霜期一般为160d左右、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2700h,作物生长期200d左右。景泰县中泉镇胡麻水村海拔在1700m为砂砾荒漠,植被稀疏。试验地为干旱山塬地和梁卯交错的沟坝地2种类型,蒸发量大、光热条件充足、无霜期一般为170d左右,年均气温6℃~8℃、日照时数2800h,作物生长期230d左右。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1)移栽袋:规格为口径35cm,高50cm。

(2)种苗:柳树、云杉、杨树、刺槐、侧柏和文冠果苗。

(3)林业用测量仪器。

2.2 试验方法

根据试验要求和安排,首先,把好苗木选择关。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树体生长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项目组苗木选择根系完好、健壮;苗木节间短、芽饱满、皮色光亮;无检疫病虫害。对畸形苗、弱小苗、伤口过多和质量差的苗木,做到了及时剔出、另行处理。苗木运输中做到了注意防止日晒、冻害以及保湿和防霉。项目组在苗木到达栽植地随即进行了栽植。如果不能及时栽植,必须待苗木充分吸水后,再行栽植或假植。

合理密植可增加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减少空闲地、合理利用地力;可增强群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可免受阳光直射园内、保持园地湿润、提高土壤肥力。总之,应以单位面积获得高产、便于管理为总原则,也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情况掌握栽植密度,项目组选择栽植密度为1m×2m、1.5m×2m、2m×3m进行试验。

白银市范围内栽植最佳时间为4月中下旬。

雨秋季造林,选择10~11月初。由于白银市8~10月份降雨集中,雨量相对较多,选择雨秋季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整地。2018年和2019年10月上旬,利用林用挖机深翻土壤,分别对选定的试验地土壤进行充分暴晒杀菌,使土壤风化熟化。2019年12月下旬耙除草根,打磨平地(用平土器平整土地表面)。平整地面,利于播种和田间管理。用机引平地器作业,结合耙地、镇压等进行,效果良好[1]。2019年和2020年 3月下旬,挖定植穴,定植穴直径60cm、深50cm。挖定植穴时,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株行距2m×3m,然后再行栽植。

栽植时,将苗木主根下部用修枝剪剪平,去掉劈裂部分和损伤部分,以有利于苗木栽植后根系的恢复和断根处的愈合,避免病虫侵入,只剪劈伤口,长根系切忌不要剪短[2]。同时,将苗木进行严格分级,同等苗木栽植在一起,使栽后幼树生长一致,便于管理。

将修根后的苗木基部浸入清水中,浸泡15min,使苗木充分吸水,便于快速缓苗。

苗木消毒后,栽植前先用ABT3号100mg/k(每小包1g兑水20kg)溶液喷湿苗根,要喷匀喷透。促进形成新根,可显著提高黑枸杞苗成活率。

栽植时先将苗木放进移栽袋中,然后把土填入移栽袋,再向栽好苗木的移栽袋浇透水,将浇水后的带移栽袋苗木栽进定植穴,填土、踩实、覆土、覆膜。栽栽后即刻修好树盘并覆膜[3]。

定期做好成活率、生长量监测记录。

3.结果分析

3.1 造林成活率

表1表明,使用移栽袋造林比常规造林成活率要高,柳树成活率高8.6%,云杉成活率高10.1%,杨树成活率高6.1%,刺槐成活率高12%,侧柏成活率高6.5%,文冠果成活率高11.6%。试验结果表明,移栽袋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由于白银市造林用树种多为乔木树种,需水量较大,而4~6月降雨稀少,常规造林不能保证初植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而移栽袋的保水性可以使初植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从而提高成活率。

表1 移栽袋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2 地径生长量

从表2可以看出,移栽袋造林对植株的生长影响明显,试验树种的样株地径生长量明显比对照组要高,云杉平均提高0.4cm,杨树平均提高0.29cm,刺槐平均提高0.36cm,侧柏平均提高0.34cm,文冠果平均提高0.12cm。

表2 各树种地径生长量测量(cm)

4.结语

移栽袋造林相当于在每株苗木的下部形成一个蓄水层,阻止水分的渗漏和蒸发,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比滴灌还节水,少量水分就可以使植物度过干旱期(成活期),栽植时一次性浇足水,在树苗成活期2个月无需再浇水。植物根系还能穿透袋壁,扎根于土壤中,茁壮成长,提高造林成活率。移栽袋造林平均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苗木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移栽袋具有阻水性、阻盐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降解产物具有抑制和杀灭植物病原真菌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移栽袋造林可以在继续扩大试验的基础上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

猜你喜欢
白银市生长量成活率
才艺之窗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2019年白银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