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设备失爆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22-07-14 10:04申立纲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6期
关键词:漏电接线瓦斯

申立纲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潞安煤炭事业部黄山煤业, 山西 长治 047300)

1 电气设备常见失爆位置

1.1 隔爆接合面

一般情况下,矿井下防爆开关隔爆接合面,采取的是铁盖的方式,上盖选取螺栓对接线腔,达到紧固的效果,与之吻合的隔爆接合面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开关进行防爆。在实际的维护开关的流程中,现场维修的操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包含:没有完全紧固每一个螺栓;在弹簧垫圈设置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应的规定放到合适的位置,使得防爆开关的密封性受到不利的影响,进而使得防爆的效果受到影响[1]。

隔爆接合面还包含接线腔接触的结合面,此部位应当保持光洁,同时达到一定的平衡,进而使得防爆效果得到提升。通过分析失爆现场,可以发现防爆结合面失爆的因素主要包含:隔爆结合面具有划痕,或者有凹坑出现没有将凡士林均匀地涂抹到防爆结合面上。

1.2 电缆引出、引入位置

通过细致分析井下开关的失爆现场,可以发现失爆率最高的位置往往是电缆引入和引出的部位。

1)如果开关(如图1 所示为煤矿井下常用开关及电气设备原理图解)长期处于没有维护的状态,密封圈则会存在老化的情况,进而使得原有的弹性丧失,密封效果受到不利的影响。

图1 煤矿井下常用开关及电气设备设备原理图解

2)在密封圈安装的过程中,一旦存在密封圈的外径不能够较好地吻合电缆引出和引入的胶圈,则会对密封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3)在实际维护的过程中,维修人员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在电缆护套上套上密封套,而是把密封套套到了电缆芯线上,所以难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4)过紧的紧固接线腔接线嘴,使得不存在任何的间隙,导致防爆开关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使防爆的效果受到不利的影响。

5)针对电缆的引出和引入部位,安置的喇叭嘴压板难以将电缆真正拉紧,导致电缆朝着喇叭嘴方向左右上下晃动。

6)针对接线盒的电缆,在进行接线的过程中负责接线的操作人员没有完全包裹绝缘胶,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造成接线盒失爆。

1.3 电气设备表面

一旦有超过5 mm 的凹坑出现在防爆设备外壳上面,代表此设备已经难以符合防爆的要求,经过全面的分析,发现是因为在运输设备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搬运,出现磕碰造成的。

因为井下具有极其恶劣的工况环境,一般设备处在潮湿温热的环境当中,导致设备外壳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或者设备外壳存在脱落的问题,最终对设备的防爆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得设备失去防爆的功能。

如果开关处在停电的情况下,机械闭锁设备并没有处于闭锁的位置,进而造成闭锁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就会对防爆开关造成不利的影响,较大概率失去防爆的功能。

2 电气设备失爆原因

2.1 设备缺乏全面检查

煤矿单位过于追求煤矿生产的进度,进而忽视了其它的方面,导致维护设备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地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使得设备的使用年限受到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处于井下工况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设备长时间处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使得设备的外壳被腐蚀,甚至造成设备的外壳脱落,一旦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就极有可能存在防爆的失灵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违规搬运防爆设备

在搬运设备的过程中,有关的操作人员没有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搬运,出现了磕碰的情况,使得设备外壳留下划痕,甚至存在压伤等情况。

2.3 缺少严格的验收环节

在安装完设备之后,没有派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相应的设备验收环节,或许会存在安装工序不准确的问题,安装的细节也难以被筛查。在维护完设备以后,没有建立相应的设备维护记录档案,难以有效地监督维修人员的工作情况,所以有一定概率造成设备失爆。

3 电气设备失爆预防措施

3.1 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对于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应当对其质量把关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在井下安装的设备,应当具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的防爆合格证,如果不具备,则禁止设备入井[2]。

在采购煤矿设备的过程中,煤矿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召开设备采购的专题报告会,主要是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讨论,例如设备的工作温度、额定电压和电流以及相关的保险设置等。根据煤矿的用电实际需求,选取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

3.2 加强漏电保护管理工作

1)电缆和电气设备不得过负荷运行,以免破坏绝缘。

2)对受潮或进水的电气设备,要及时做干燥处理。

3)不得在电气设备随意增加电气元件,防止设备外壳与带电部分的电气距离小于规定值。

4)由于挤压、碰砸造成电缆护套损坏的,要及时进行修补。

5)井下高、低压电网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漏电保护试验。

6)各种保护装置应每日试验一次,保证动作可靠。

7)保证电气设备防爆完好,按规定进行日检、周检及月检,杜绝失爆现象发生。

8)井筒中所用的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运行中因故需要增设接头时,可在井筒中设置接线盒,接线盒应放置在托架上,不应使接头承力。电气设备和电缆应按安全规程定期检查。井下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防止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发生。

3.3 加强设备日常维护

对于煤矿电气设备,还应当对其日常的维护给予足够的重视:专门维护煤矿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检测隔爆接合面,特别是重视检查喇叭嘴进线和出线两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且还应当检查按钮的分合闸以及开关等是否漏电,如果出现漏电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维修,直到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应当做好相应的设备检测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应当验电、检查放电情况,同时检测瓦斯的浓度,然后才可以开始检测设备等相关工作。此外,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之前,还应当保证已经断电。应当按照设备运行的电量负荷,来合理地调整保护整定值。周期性地遥测开关线缆绝缘阻值,确保开关接地符合煤矿开采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3.4 安装失爆自检仪

失爆自检仪的作用主要是检测电气设备的内部装置,例如,检测接线情况、是否存在老化等,可以有效地达到防爆的效果。失爆自检仪由很多的模块组成,例如断路器模块、报警器模块以及PLC 电路控制器模块等,在上述的各个模块当中,电路控制器连接到电气设备上。在设备运行当中,一旦电气设备出现了失爆的危险,此时电位差就会被控制器检测到,进一步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最终切断电源;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发出警报,此种情况下,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就会大幅的降低,而且失爆检测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最终使失爆率得到明显幅度的降低。

3.5 预防瓦斯爆炸

必须加强通风管理,采区通风必须做到连续、有效、稳定。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必须严格控制,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风量[3]。生产中采掘工作面和生产巷道中的瓦斯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煤矿安全规程》允许范围之内,并要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当局部瓦斯超限时,必须马上停产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允许范围之内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局部巷道风速过高或过低时,应利用井下通风设施来保证巷道的最高和最低风速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采掘工作面及有机电设备和瓦斯易于积聚的地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以保证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的安全。

严格控制和管理生产中可能引火的热源,绝对禁止明火入井。生产过程中,应及时密闭废弃巷道及采空区,以减少瓦斯涌出和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强化井下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对井下通风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通风管理人员应正确熟练掌握通风检测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瓦斯检测人员必须跟班在回采面、掘进面等井下生产地点,及时检测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浓度,掌握煤层瓦斯涌出规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的安全正常生产。由于在瓦斯、煤尘爆炸发生时,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情况,因此瓦斯隔爆措施与粉尘隔爆措施应统一考虑。

3.6 加强培训,健全制度

公司应当周期性地组织专业培训,来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因为煤矿作业的职工不具备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并且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有些操作不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所以,应当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进而使得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大幅的提升,最终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针对井下设备防爆的实际现状,煤矿单位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查,并针对井下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吻合的考核力度,通过加大失爆处罚力度,来切实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一旦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其它的预警信号,牵头单位必须采取对应的有效解决措施。

4 结语

在实际的煤矿作业当中,若设备自身的质量难以符合相应的标准,或者没有根据相应的规范来维护设备,会导致设备的隔爆失效以及丧失耐爆性,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变短,并且还会增加维护花费,甚至还会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通过制定设备失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为煤矿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漏电接线瓦斯
不同接线组别下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接线方法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锅漏电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
智能电能表正确接线时显示“-I_uI_w”的原因探析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