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用水貂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2-07-15 06:55夏玉芹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城关兽医站山东潍坊2621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貂交配发情

●夏玉芹(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城关兽医站 山东 潍坊 262100)

水貂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肉食性毛皮动物,每年的2月至3月末为其配种期。为多产仔,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皮毛,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配种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使公貂具有旺盛的性欲,保持持久的配种能力,确保母貂顺利达成交配,并保证配种质量。

1 配种前的准备

水貂的配种期一般持续一个多月,在配种期开始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配种的顺利进行。

1.1 制定配种计划

做好配种准备,需要配种人员具备娴熟的配种技能,同时提供充足的配种器具,制定好相应的保配保孕措施;为防止产弱仔、死胎,要检查种兽系谱,防止近亲交配,使每只母貂与2 只没有血亲关系的公貂搭配[1]。

1.2 制定配种方案

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公母毛色尽量一致,公貂毛绒品质优于母貂,大公配大母或大公配小母,公母体形一致,体形较小的水貂可作为预备使用,并从中选留体质较优的来年作种兽使用。

1.3 体况鉴定与调整

随时观察和调整种貂的体况,在准备配种后期,要尽量使全群种貂普遍达到中等体况,其中公貂中等偏上体况,母貂适宜中等略偏下体况,具体鉴定方法:

1.3.1 目测法一般采用逗引水貂直立观察体况。过肥体况,颈部粗圆,腹部明显下垂,鼠蹊部积聚大量的脂肪,行动迟缓;过瘦体况,鼠蹊部凹陷成沟,躯体纤细,脊背隆起,肋骨明显突出,多做跳跃式运动;中等体况,躯体匀称壮实,肌肉丰满,后腹平展,行动灵活,食欲正常。每周鉴定1次。

1.3.2 称重法到2月末,一般体形的公貂中等体况时,体重应为1800~2200 g,母貂平均体重在850 g,如果公,母貂分别超过2200 g 和1100 g,即为过肥;如果公、母貂分别不足1700 g和700 g,即为过瘦。

1.3.3 体重指数法由于种貂体形大小不同,所以不能单凭体重来衡量体况,用单位长的体重来衡量体况,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g)/体长(cm)。经统计表明,母貂临近配种之前的体重指数在24~26 时,貂的繁殖率最高[2]。在鉴定体况后,对过肥和过瘦貂应分别加以标记,并分别采取减肥或增肥措施,以调整其达到中等体况。

对于过肥的种貂,要设法使其加强运动,消耗体脂肪;减少或去掉小室箱内的垫草,增加寒颤产热;调整日粮配方,降低能量标准,对明显过肥者,适当减少饲喂量或每周断食1~2次。对于过瘦的种貂,主要是增加日粮中优质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和总饲料量。也可单独补饲,使其吃饱,给足垫草,加强保温,减少能量消耗,对因病消瘦者,必须从治疗入手,同时结合催肥。

1.3.4 加强异性刺激为了增强种公貂(特别是青年公貂)的性欲,提高公貂的利用率,可在2月下旬对其进行异性刺激。方法是将公、母貂的笼箱间隔排列,或手抓母貂在公貂笼上来回逗引,每次10 min 左右,或把母貂装入串笼置于公貂笼上。

1.4 营养需求及日粮配比

准备配种期种貂营养需求,见表1。日粮配比,见表2。

表1 水貂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营养需要量参考值

表2 水貂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日粮配比 单位:%

2 配种期管理

2.1 配种期种貂的饲喂要点

配种期频繁的放对和交配,种貂的体力消耗很大,且食欲下降,此期更应关注并满足种貂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全价饲料,保证种貂在配种期的繁殖性能。

水貂配种期的营养水平,见表1。

2.1.1 配种期种貂的日粮配制

2.1.1.1 种公貂的日粮需求特点配种期要为种公貂提供质量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和易于消化的日粮,以保证旺盛持久的配种能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质。日粮中要含有足够的全价蛋白质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族。参配的种公貂中午要补饲优质的动物性饲料80~100 g。对配种能力强但食欲不佳的公貂,可喂食少量禽肉、鲜肝、鱼块,使其尽快恢复食欲,如果公貂中午不愿吃食,可将这些饲料加入晚饲中,以免浪费。配种期种公貂补饲日粮清单,见表3。

表3 种公貂补饲日粮清单

2.1.1.2 种母貂的日粮需求特点母貂的日粮要求饲喂新鲜全价优质蛋白饲料和维生素,以满足其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母貂在配种期食欲减退,所以要注意日粮的适口性。交配受孕后,前3月由于胚泡处于滞育期,受精卵并不附着发育,虽然母貂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没有明显增加,但要求日粮全价、新鲜、优质,适口性要好。配种期应基本保持配种前的体况,预防发生过肥或过瘦的现象。如果配种期种母貂体况偏肥,对受精发育、胚胎着床甚至后期胎儿生长发育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体况鉴定方法前文已述,不再赘述。

2.1.2 配种期种貂饲料配方水貂配种期饲料以鲜饲料为主,推荐配方,见表2。

2.2 配种期种貂的管理要点

在整个配种季节,母貂可以出现2~3个发情周期。一个发情周期通常是6~9 d,发情持续1~3 d,间情期是5~6 d。“冬至”后70 d 左右,当日照延长到11 h 以上时,就具备了配种能力。日照在11.5~12 h 时为发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在这一时期配种的母貂空怀少、产仔多、仔貂死亡率低,应做到适时配种。

2.2.1 做好发情鉴定工作发情鉴定适配中成功的关键所在,可通过观察(看)、外阴检查(检)、放对试情(放)等手段来准确判断母貂发情是否达到放对标准。

2.2.1.1 看观察母貂发情表现。发情的母貂往往兴奋、活跃,常在笼内来回走动,时而在笼网上攀立四望,时而坐蹭外阴部,尿液呈绿色,性情温和,捕捉时温顺。

2.2.1.2 检检查母貂外阴部和阴道分泌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发情母貂外阴部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阴毛略分开,阴唇微开张,呈淡粉红色;第二阶段,阴毛明显分开倒向两侧,阴唇肿胀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现几瓣,乳白色;第三阶段,阴唇肿胀,但有皱纹,较干燥,呈苍白色。镜检阴道分泌物,母貂发情的不同时期,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胞种类和形态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准确判断母貂的发情阶段。

2.2.1.3 放把发情的母貂与公貂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表现。发情的母貂愿意进入公貂笼,当公貂追逐时,兴奋地与其周旋嬉戏,且发出“咕咕”的叫声。

水貂发情时,由于性冲动会有食欲减退现象,但会采食,且交配行为正常,有强烈的求偶表现。而病貂往往完全拒食,精神萎靡,被毛蓬松,粪便不正常。因此需注意观察,区别发情与发病,如发现病貂,应及时治疗。

2.2.2. 科学安排配种进度根据母貂发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配种方式,提高复配率。根据母貂配种间隔不同,分为周期复配和连续复配两种方式。母貂在整个发情期内,一般有4个小周期,要保证母貂至少交配2次,提高母貂的受孕率和产仔率。母貂在发情早期,可采用周期复配的方式(“1+7+1”或“1+8+1”),尽量使母貂在两个小周期内都能受孕。而在水貂情期快结束时,刚开始发情的母貂要采取连续复配的方式(“1+1+1”),尽量使水貂的配种时间集中。另外,母貂具有刺激性排卵的特点,除交配刺激外,频频放对、公貂追逐爬跨等因素,亦可诱导其发生排卵,故不可持侥幸态度频频试放。否则就会干扰排卵,影响受孕产仔,同时也容易造成咬伤和失配。

2.2.3 添加垫草要随时保证舍内有充足的垫草,以防寒保温,特别是温差比较大时更应注意,以防种貂感冒或发生肺炎。

2.2.4 加强饮水要满足种貂对饮水的需要(尤其是公貂,每次交配后口渴极需饮水),要给予充足的洁净饮水、雪或碎冰块。

猜你喜欢
水貂交配发情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杀貂”丹麦部长辞职
丹麦承认扑杀水貂“无法可依”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非随机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
美洲虎,丛林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