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为伴 以美养心

2022-07-17 03:23管爱民黄婷
红豆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德育教育小学生

管爱民 黄婷

【摘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能巧妙地将美育教育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去探寻不同之“美”,让学生学会用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真正与“美”相伴。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去引导学生发现美之特别,美之独特,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美育融合;策略探究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的说教式教育,学生表面上听从了教师的话,但是心理未必是真正認同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要能及时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将德育教育与美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的同时,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体验独特之美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能巧妙地将美育教育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主动去探寻不同之“美”,真正与“美”相伴。要善于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去引导学生发现美之特别,美之独特。

比如,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欣赏建筑之美开始,积极鼓励学生探寻国内外建筑中的“美”,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欣赏建筑;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让学生踏上体验建筑之美的探寻之旅,并能勇于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并发现“美”。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在家里居住。这房屋的构造、外形等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美”,走近建筑之美,去了解大千世界的这种建筑。”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国外建筑进行赏析,出示相关建筑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建筑的感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去体验到不一样的建筑所展现的不同的美的姿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建筑之美,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对我国建筑的印象。再将国内、外建筑进行比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以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完善,让学生对国内外建筑的特点有了深入的对比,小组学生在分享的同时,其他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补充,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原来,国内外的建筑特点竟有如此的差异,同学们对建筑的审美能力非常强。我们从建筑材料、布局方式、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受着建筑之美,体验着建筑者的智慧结晶,享受着美的事物。”

为了点燃学生的交流与分享美的热情,教师可以开展“我为建筑代言”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对建筑之美的感悟更加深刻,也从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建筑之美,也非常期待去搜寻异样的建筑之美。再引导学生品味建筑之诗,建筑诗赏析。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品析李清照的《临江仙》,看着文字与注释,试着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分组进行品析,各自述说观点,小组成员可以从提供的诗词中选择一首进行品析。教师让学生以诗来赞颂建筑之美的形式很独特,其建筑在美景的烘托下焕化出迷人的光彩。学生为自己的建筑所赋的诗不仅很美妙,还能从中品味其建筑之美。学生与教师一起探寻了别样之“美”,领略了国内外的建筑之美。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审美”活动评价表,分为学生自己、同伴、家长和教师的评价,其评价分为优、良、及、不合格四个等级,总评由教师根据各项目的等级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的感悟与反思给出相应的评语。“审美”活动中的“建筑之美”项目由教师协助完成,其它的项目要求学生自己去填充并实践,在后期由家长与家属督促协助完成其它“美”的探寻。教师每周要能进行一次反馈,每月进行“审美达人”的评选活动;学期末进行“审美”活动的成果分享与展示,根据学生的评价表中的项目进行不同奖项的设计,给予优秀实践者一定的奖励。与此同时,邀请奖励获得者发表“审美”活动感言。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建筑之美”为着眼点,进行深刻的探寻和体验,让学生感悟建筑美后能延伸至其他美的感悟与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培育孩子的“审美”。将学生发现的“美”汇编成册,记录学生的“审美”观的发展变化。“为建筑作诗”、“手绘心中的建筑”和“我与建筑有约”等活动中的学生作品,可以在教室的展示栏中张贴,在课后也可以为优秀“小建筑师”颁发奖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条件许可的话,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汇编成册,供学生珍藏与回忆。在“共赏建筑之美”活动中,还可以融入现代的建筑,将古代与现代的建筑进行一次对比,让学生从多角度对建筑进行“审美”。

二、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形式

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人。但是由于学生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唯我独尊的思想甚为严重,缺乏感恩之心,感受不到老师的辛苦付出,不尊敬老师、顶撞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尊师美德,培养学生感恩的心,体会老师的爱与付出,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老师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传承民族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真正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等,开展感恩主题系列活动。播放《程门立雪》小视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看感受。生动形象的小视频,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视频资料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杨时尊敬老师地美好品质,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地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活动激情。再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杨时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站在冰天雪地而不觉寒冷,像他这样的人不胜枚举,尊师重教的故事也比比皆是,你还知道哪些尊敬老师的小故事呢?期待大家精彩的分享。”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明礼仪。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教师通过名人尊师重道地故事,启发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感受上下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美好品质。学生喜欢听故事,也能够从故事中获得启发,重礼教、明礼义,懂得做人的道理。随后,教师再通过演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悦享师生情。并进行小组讨论“什么是尊敬老师的行为?怎样才能做到尊敬老师?我打算今后怎么做。”全班学生在进行互动交流后,真正懂得如何尊敬老师。情景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爱无处不在,老师为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活动中真正感受到老师“慈母般”的恩情。剧情生动曲折,表演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比讲道理,背名言的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教师要能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形式,利用活动评价的形式(见表)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进行坚持。建立长效的机制,才能真正达到养成尊师重道的好习惯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每月开展一次的评比活动,对获得星级最高的十个学生进行表彰,邀请家长参加,颁发奖状奖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尊师重教的故事如浩瀚的星空,点亮了华夏儿女的心房,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作为小学生,更要懂得传承文明,把对老师的爱付诸于行动。

三、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在现实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美在等着学生去探寻,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学会用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美”陪伴着学生成长,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纸开展教育活动,纸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但是学生对纸的认识却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中。其实,每一张纸的背后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每生产一吨纸需要大量的木材、煤和水。而我国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为了保护森林,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人人都应该节约每一张纸。学校做为用纸大户,也是育人的场所,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从而使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为优越,铺张浪费已经成为他们不自觉的行为,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节约的意识淡薄。教师可以开展节约用纸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从而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增强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让学生真正知道纸是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必需品,用途用量非常大。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明白造纸与树木、排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主人公的意识,增强学生节约用纸,珍惜资源的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我做起。让学生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纸的生产过程,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学生在观看后,自然就归纳出“纸的生产过程是很复杂的,首先要将原材料打磨成浆,然后滤去残渣,然后再壓榨、烘干,需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在生产纸的过程中,需要以大量的树木来作为原材料。”学生在充分了解了纸张的生产过程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接着,教师出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纸的感受,并谈谈阅读材料后的体会。在观看图片后,再引导学生说说纸的特点以及用途等等,激发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感受到纸的重要性,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纸的。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纸张的现象?应该怎样节约用纸呢?”等。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从自己做起,厉行节约每一张纸,从而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身边的人。并能鼓励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后,能够真正地理解节约用纸、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纸,不仅是一种厉行节俭的传统美德,也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真正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张纸,让学生的生活因节约而更和谐、更美好。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能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将美育真正渗透其中。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欣赏美,用行动去践行美。让学生与美为伴,以美养心。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独特与美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德育教育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楼昔勇.人人参与,时时落实,处处渗透——实施美育的原则[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2]杨伶.加强美育理论研究推动美育实践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12期.

[3]高尚学.美育生态壁龛:美育生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年07期.

[4]王懿颖.建设一个温暖而灿烂的世界——全面推进学校美育,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J].中国音乐教育,2017年01期.

[5]吴金华.两个维度六位一体——论对学校美育工作“合力”的打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6]陈庆洪.以美立校以美育人——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几点感悟[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德育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