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感悟.创作

2022-07-17 04:59阳丽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余光中小节乡愁

阳丽丽

《乡愁》是一首纯净清淡,浅白直率而又意味隽永的小诗。短短八十八个字里浓缩了余光中先生一生频繁的漂泊和迁徙,二十分钟的酝酿积蓄了二十几的感情。如何教才能诠释诗歌的样态和味道?如何教才能诠释诗歌教学的方法和价值?观摩了杨祥明省工作室尹迪和陈倩鋆两位老师的课堂,两堂课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围绕“读-悟-创”这个共同的主线,实现了诗歌“读悟写”一体化教学。

一、品读中感悟,思维导向

杨祥明老师在《新经验语文教学》中指出:“语文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听、说、写训练。” 语言导读,思维导向。读是基础,沉淀语言;思是核心,提升能力。如何去读,对于语文课来说,不是件难事,可如何去思,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创意的品悟,才能提升思的层次和深度。

片段一:(全班齐读)

生:首先,这首诗,它的结构分为四节,它的每一行字数都是相同的,

师:所以它有一种什么之美呀?

生:音韵美。

师:工整对称,对吧?

生:结构很美。(朗读)

师:读得非常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诗歌固然有音韵美,句式美,结构美,它还有一种画面之美,那这个画面是借由什么来呈现的?

生: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而现在海峡。

师: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物体,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意象,那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呢?

生:我觉得作者用这些意象,将乡愁分成了四个小节,也把他的前半生分成了四个时间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到现在。就像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师:说的太棒了。有人说,乡愁就是把余光中一生最痛的别,化成了最淳朴的诗句。刚刚明光同学找到了不同人生阶段乡愁的对比物,所以如果我们要创作诗歌,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到什么?

生:意象。

师:对,你的独特的意象。

片段二

师:现在,请同学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品读里边的词句,然后说说让你感受最深的词语?

生:“小小的”用得好,跟邮票的形状有关,这个叠词“小小”反衬自己的乡愁的浓。

师:好,这几个叠词都用得很好,刚刚这位男同学很快就发现了。你能不能给我们示范读一句?(学生朗读)

师:这位男同学,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作者为什么用“新娘”而不用“妻子”?

生:新婚之际,他们却要分别,就更能体现他的愁绪。

师:对,非常好,我们对妻子的称呼有很多种,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上对妻子的称呼很多,比如“内人”,但是他选择了另一个词——“新娘”。因为那个时候新婚不久,这种分别让人更加的痛,更加的难过。

生:我觉得“这头”、“那头”读起来非常有韵味。两个方位名词,好像很近,遥遥相望,却始终没法靠近,从中我读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师:对,方位词拉大思念对象之间的距离,渲染这种愁绪,所以这里在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加重音量来读,而且要把这个节奏再放慢一些。

品读始终贯穿着整个课堂,尹老师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品读咀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句式的对称美,节奏上的音律美,感受到了四个小节在内容和主题上的美,并且能够概括出意象之美。我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学生思维的开阔,几乎将诗歌的“三美”都品读出来了。陈老师的课堂,带着学生去品读重点词语,侧重于叠词和方位词。在這种老师给了方向的品读中,我们看到了意外之喜,学生有了“质疑”——为什么不用“妻子”而用“新娘”?学生关注到了意象的内蕴,尤其是对方位词的理解,看似平淡却意蕴深厚。在品读中质疑,在质疑中深化,让“读”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种策略和手段,两位课堂读的方式和学生呈现问题的方式各有所异,但无论是尹老师自由品读,还是陈老师指向性品读,都是展现了诗歌教学本真的品读方式。这不仅是对学生在品读中分析文本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老师课前问题设置和随堂点评总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品读中进行思维的提升,是对“读”最好的呈现。

二、想象中改编,学法导练

杨祥明老师提出了“三三”理论,即思维的三重性——整体性、同步性、连续性,以及语言表达的三个层次——形美、神美、魂美。而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尤其是像《乡愁》这样短小又醇厚的诗歌,完美地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美、神美和魂美。那么,如何让学习这样一首小诗的课堂,充实、厚重又能实现思维的突破呢?

片段三:

师:每一个轻微的意象的背后,情感却是那么的深,每一小节其实都是一个故事,所以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想象一下,你就是余光中,选择任意一个小节,然后以第一人称,发挥想象,创作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画面,来跟我们分享。

片段四:

师:我们尝试改编诗歌,从形式上,音律上做一些调整,尝试朗读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

尹老师在学生们自由品读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诗歌的四个小节,以及学案上给每个小节增加的余光中先生与该小节意境相同的诗歌,让学生进行创作,变诗歌为散文,独出心裁。陈老师则是改编了余光中先生的第三小节,进行创意改编诵读示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发挥想象,小组合作,进行了小组的创意改编诵读,同样精彩纷呈。

两节课的这个环节,让听课老师还是非常惊喜的。如果说“品读”是这节课的重点,而这时就分别是两节课的高潮——思的突破。“读”是基础,一节课如果只有模式化的读,无论怎么读,都只会给人一种留于表面而不能深入的感觉。而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一节短短的诗词,描绘成一个画面,或者对原诗具体语句,进行创意改编诵读,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这节诗歌教学的课堂,也因此再一次生动起来。

如果说“品读”使课堂生动、明媚,而品读后的“创作”就是使课堂深沉、深入,在这样环环相扣,层层上升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也走向了广度、深度。

想象与创作,实现了个体思维的独创性。

三、板书中再创,融通延伸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一个板书,既反映了教材内容以及重难点,也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梯度和深度,以及一个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度。富有创意的板书和结束语,不仅是本节课的提炼,能将课堂的读写融通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内课外的一体化。

民族情是本诗的一个核心情感,在这两节课的板书上,都有呈现,虽然形式上完全不同,但不约而同的用教师本人的创作做结束语,都别有意味。

教师结束语:

现在啊,

余光中驾着那艘窄窄的船,

扬起那张小小的邮票,

带上他的母亲,带上他的新娘,带上母亲的思念,

驶过那湾浅浅的海峡,

回到了那头。

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解读尝试进行自我创作。

教师结束语:

这首诗,余光中先生用了20分钟写作,但是却用四个小小的意象写尽了他一生的情感,并且情感层层提高。尤其用词上,他把传统文化的意象融入其中。看到这首诗,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所以我写下这样两小段:

(PPT展示)

今年

乡愁是一缕幽幽的清灰

我在这头

外婆在那头

回首处,

时间是一圈默默的溪流

我在这头

青春在那头

同学们,诗很短,感情可以很长,你也可以试着去模仿,写一写你的乡愁,你的青春,你的成长,可以把它当成练笔写下来。

尹老師的板书呼应了她的三个教学目标:朗读诗歌,了解意象;品读诗歌,把握意境;解读诗歌,理解意蕴。板书上一艘船,一张邮票,船上乡愁驶过海湾。可以说,这样的板书,在课堂结束时,将整个课堂浓缩成了一个面,精准而又高度凝练。陈老师的板书看似比较常规,但却是诗歌内容和主题的呈现,尤其是三个箭头,将诗歌蕴含由平稳波动到上升的情感动态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比较数学化的板书,同样能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提升。

两位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都结合了自己有创意的板书,进行了诗歌创作的展示,不仅进行了课堂的总结,还将上个环节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潮,并为课后的创作做了很好的示范。

微型教案,全课的缩影,精辟的总结与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首诗、一篇文章,无非是一个作者的一个例子,是了解一个作者的一个窗口。一节课也无非是一个教师理念的一个例子,是实现教与学的一个途径。从一首诗走进一个作者,从一堂课去看教师和学生智慧的生长,生命的发展。而我从这两节课里读懂了余光中老先生内心深处一生的眷念,感受了两位老师两种生动诗意地演绎,领略了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思维的碰撞。在读中悟,在悟中创,实现了语文教学“读悟写”一体化,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猜你喜欢
余光中小节乡愁
乡愁
乡愁
快把我哥带走
不怕找茬
回头一望是乡愁
节节草的秘密
乡愁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