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拓展阅读

2022-07-17 05:15陈玉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5期

陈玉娟

摘要:新时代的来临,经济提高的同时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教学更需要积极配合信息技术的变化而更新换代。小学语文阅读也随即发生改变,逐渐从传统纸质拓展阅读向新型的网络拓展阅读方向发展,这种改变愈发有利于学生的视野拓展和知识增长。

关键词:传统阅读模式 网络拓展阅读 注重实效 加强引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重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国从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也提出课程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理念。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应用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的教育信息化概念运用而生。①教育信息化也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得以实施,我国各地也逐步建立起多媒体网络系统,方便教师进行网络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方便了学生进行课外的知识拓展,发散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也为语文的拓展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然,现今的阅读,仍然离不开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纸质阅读的教学方式虽能方便学生汲取书面文字信息,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传统拓展阅读的模式和缺陷

(一)、以教材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方式。“儿童阅读时间正在减少”,特别是随着“触屏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显然比纸质书籍对儿童更具诱惑力。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拓展阅读单纯的以纸质形式的课程内容为范本,学生只局限于课程的文本阅读,而并未进行更深刻的拓展阅读,逐渐失去阅读的興趣。以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若教师只是依照课程内容简单的说明文本中的雷锋曾帮助过“迷路的小孩”和“年迈的大娘”,不深入讲解,学生就感受不到文中隐含的“雷锋精神”。但网络拓展阅读,便能轻松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学生收集雷锋的其他实例,拓展出其他有助人为乐精神的人都可以是“雷锋”。这样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了解雷锋的精神,逐渐理解文本要求和主题,让学生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纸质素材为主,资源匮乏。现行的阅读以纸质材料为主,通过书面文字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内容,但纸质材料因页面有限,出版编辑更新较慢,多数资料很难跟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想要查找的资源滞后。

(三)、素材跨区跨时范围大,查找耗时长,不便携带。由于传统的纸质材料以文字出版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内容展现有局限、不全面。学生为了深层了解文本内容便需要去查询相关的材料,但现在的书馆区域分布大,藏书多,学生不容易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相关信息。而且书本纸张的重量和体积都不便于携带,不能够为学生及时提供相应的内容。因此,网络下的拓展阅读脱颖而出,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

二、网络拓展阅读的优势

网络条件下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利用网络,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实现“触屏”阅读,对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而利用网络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至少有以下几大优势:

(一)教学方式的整合性。教育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信息资源

可以进行有效的合理整合配置、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创造更加形象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学生阅读兴趣。

(二)阅读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收集全球范围内的阅读素材,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加广泛的阅读材料。

(三)教育内容的移动性。打破传统阅读模式的纸质局限,实现阅读方式的移动性,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阅读。

三、常见的网络拓展阅读形式

网络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的同时,也带来多样的学习形式,不再局限于纸质素材。

(一)网络拓展阅读的主题统一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从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关于与“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素材,比如:中国建筑、中国戏曲、中国服饰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二)网络拓展阅读的可延伸性

传统文本阅读限于纸质材料只能展示部分知识,而不能更好的展示。但网络拓展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神州谣》一文中的“山川美,可入画”这句点明祖国山川的壮丽,为了解释这一句,文中介绍“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四处景色,这些对于学生来讲,知识量太少,若利用网络搜索可收集其他的祖国美景,延伸课程内容,发现除文本中的“可入画”内容,中国还有其他“可入画”的美景,如:西湖美,南海宽,泰山高,天山壮等,这样更能说明《神州谣》的文章主题,抒发学生心中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三)网络阅读的可塑性

网络拓展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有利于发散创造性思维,有助理解课文。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更多传统节日的相关活动;在学习《中国美食》一文时,除了文中介绍的美食,学生可利用网络了解关于美食的特点,比如美食的地域性、多样性、主次性等。学生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知识归纳等创造性方法更好的阐释文章主题,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知识。

(四)网络拓展阅读的可交流性

现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方便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后交流,这种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线上交流提供方便。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各种新媒体平台也运用而生,比如微信、钉钉等,各种有利于分享交流的平台,如小打卡、班级小管家、班级优化大师等都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四、网络拓展阅读的局限

网络拓展阅读为教育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其弊端的暴露:

(一)内容泛滥不具代表性。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内容广泛复杂,部分信息缺乏真实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数据库的庞大,不利于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加强引导。

(二)分散注意力。网络是一个搜索的庞大数据库,还是人们休息时选择放松的载体。利用网络进行视频观看、信息宣传、工作编辑等行为都不利于学生对阅读专注力的提高,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产生,更加分散学生在阅读时的注意力。

(三)易产生过度依赖。网络拓展阅读能够方便学生更快了解自己想要的内容,但若长久以往都利用网络技术去探索,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过度依赖网络来解决在阅读中的困惑,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

(四)费用制约。网络都是依靠人工进行信息技术的调试和发布为依托的,为了从网络汲取宝贵知识财富,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是不能免费的将全部内容展示出来,而是采用“半免半费”的模式,这就限制了学生在阅读时的深层理解。

网络拓展阅读在现代教育方式中举足轻重。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分析,也可以利用网络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和拓展。有利于增广阅读视角,拓宽知识面,达到对文本内容透彻解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在阅读。”因此,网络下的拓展阅读已经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①.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学/李方,叶谷平主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②.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EB/OL].

③.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