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无人机发展概述

2022-07-19 05:58王小刚霍鹏薛莉
无人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翼展战术重量

王小刚,霍鹏,薛莉

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无人机采购力度,同时寻找自主研发路径,努力提高无人机作战能力。本文阐述7个东南亚国家无人机发展现状,介绍这些国家在研、在试和计划采购的无人机型号。

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出于实际需求,不断加大无人机采购力度,加快无人机自主研发进程,努力提高无人机作战能力。

马来西亚无人机发展现状

为了以高效、低成本手段监控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和苏禄海,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空军和海军,非常重视无人机的广泛运用。马来西亚部队目前租用美国波音公司旗下英西图公司生产的“扫描鹰”无人机,并装备了国产“阿鲁德拉”Mk1(ALUDRA Mk1)战术无人机。

现有无人机系统

(1)“扫描鹰”无人机

“扫描鹰”无人机由美国波音公司旗下英西图公司生产,机长1.2m,翼展3m,续航时间大于24h,最大飞行高度5943m,采用气动弹射器起飞,无须跑道,利用“天钩”系统进行空中回收。根据美国海事安全倡议计划,美国向马来西亚海军出售12架“扫描鹰”无人机。马来西亚海军于2021年4月组建了第601中队,该中队负责操控“扫描鹰”无人机。2021年7月,美方已交付6架“扫描鹰”,按计划于2021年底交付其余6架。

(2)“阿鲁德拉” Mk1无人机

“阿鲁德拉” Mk1战术无人机由马来西亚无人系统技术公司研制,采用了马来西亚无人系统技术公司21世纪初开发的SR-1和SR-2无人机技术。自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部队至少租用了15架“阿鲁德拉” Mk1无人机。

(3)“管鼻鹱”小型无人机

“管鼻鹱”(Fulmar)小型无人机由泰雷兹(Thales)集团西班牙分公司研制,最大起飞重量20kg,续航时间8h,使用重油发动机,采用弹射器起飞,回收使用拦阻网。“管鼻鹱”挂装了具有目标自动探测和跟踪功能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可配备标准型海上目标自动识别系统。该型无人机能在水面上漂浮24h。马来西亚海事执法署于2016年采购了6架“管鼻鹱”,将该型无人机部署在新一代巡逻艇上,执行反海盗、反走私、渔业监管和边境监视等任务。

在研在试无人机

(1)“阿鲁德拉” Mk2无人机

马来西亚空军计划采购“阿鲁德拉” Mk2,但是仍在使用“阿鲁德拉”Mk1战术无人机。目前看来,马来西亚空军已经没有“阿鲁德拉”Mk1战术无人机的采购需要。

缅甸无人机发展现状

缅甸部队装备有一系列中国、以色列和俄罗斯制造的无人机。在近年军事行动中,缅甸军用无人机执行了任务。

现有无人机系统

(1)“彩虹”-3无人机

图1 马来西亚海事执法署采购了6架“管鼻鹱”小型无人机。

“彩虹”-3无人机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发。缅甸采购了多架该型无人机。

(2)“云雀” I-LEX无人机

“云 雀” I-LEX(Skylark I-LEX)小型电动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翼展3m,最大起飞重量7.5kg,实用升限4572m,续航时间约3h,航程40km,采用手抛发射方式起飞,由两名操控员控制,可自动跟踪和探测静止与移动目标,执行空中侦察、监视以及通信中继任务。2015年前后,以色列向缅甸提供了多架“云雀” I-LEX,但自2018年以来,以色列已停止供货和提供有关支持。

(3)“海雕”-10无人机

“海雕”-10(Orlan-10)无人机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特种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翼展约3m,最大起飞重量约10kg,续航时间大于10h,飞行速度70~150km/h,采用弹射装置起飞,可执行情报侦察监视任务,也可搭载干扰机执行电子战任务。2021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访问缅甸期间,会见了缅甸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并签订“铠甲”S1防空系统和“海鹰”-10E(“E”为出口型号)无人机采购合同,但无人机具体采购数量不详。

印度尼西亚无人机发展现状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拥有岛屿超过17000座。多年来,为加强广阔领海的防御能力,印尼一直声称须要无人机。但是,印尼缺乏技术、工业基础和财政资金,印尼部队采购和自主开发无人机的尝试屡次受阻。

现有无人机系统

(1)“航空星”战术无人机

“航空星”(Aerostar)战术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机长4.5m,翼展8.7m,机高1.2m,最大起飞重量230kg,最大任务载荷重量50kg,续航时间12h,最大飞行速度204km/h,挂装有光电/红外传感器。“航空星”无人机由位于西加里曼丹坤甸市附近的印尼空军第51航空中队操控。

(2)“彩虹”-4无人机

“彩虹”-4无人机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该机安装了卫星通信系统,航程达2000km。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签订了6架“彩虹”-4军用无人机的采购及相关技术转让合同。目前,印尼空军已接收至少4架“彩虹”-4,首批2架“彩虹”-4于2019年8月抵达印度尼西亚,并开展了一系列飞行演示,同年10月,“彩虹”-4首次在印尼公开亮相。2019年9月,印度尼西亚空军、陆军和海军在东爪哇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彩虹”-4无人机在演习期间执行侦察任务,并发射AR-1制导弹药打击地面模拟目标。

(3)“武隆”无人机

“武隆”(Wulung)无人机由印度尼西亚航宇工业公司研发,翼展6.2m,最大起飞重量130kg,实用升限3048m,续航时间5h,巡航速度124km/h,航程150km。“武隆”无人机计划于2004年启动,旨在生产一种国产无人机,在印尼群岛上空执行非法捕鱼监视、伐木监视,人工播云和消防支援等民用领域的任务。

在研在试无人机

(1)“黑鹰”无人机

“黑鹰”无人机由印度尼西亚航宇工业公司研发,是一种中空长航时军用无人机,外形与“彩虹”-4颇为相似,翼展16m,最大起飞重量1300kg,续航时间约30h,视距内作战半径250km,最大飞行速度235km/h。“黑鹰”无人机原定在2020年初进行飞行试验,但受疫情影响,飞行试验被推迟到2021年底。2021年12月,“黑鹰”无人机开展了第一次地面测试。

图2 “海雕”-10无人机也可搭载干扰机执行电子战任务。

图3 “航空星”战术无人机已在印尼空军部队服役。

菲律宾无人机发展现状

近年来,菲律宾国防部和部队加速提升部队作战能力。该国部队最早使用改装型商用无人机执行战术情报侦察监视任务,但是后来列装了以色列和美国制造的无人机。

现有无人机系统

(1)RQ-11B“大乌鸦”无人机

RQ-11B“大乌鸦”(Raven)无人机由美国航空环境公司研制。由于菲律宾反恐计划获得美国支持,菲律宾陆军已经接收RQ-11B“大乌鸦”无人机。“大乌鸦”无人机翼展1.4m,机长0.9m,最大起飞重量1.9kg,续航时间60~90min,航程10km,巡航速度32km/h,最大飞行速度81km/h,采用手抛发射方式起飞。

(2)“扫描鹰”无人机

“扫描鹰”无人机由美国波音公司下属企业英西图公司生产。菲律宾空军从美国进口了数架“扫描鹰”无人机,交接仪式于2018年3月在菲律宾帕赛市维拉莫尔空军基地举行。第300空中情报和安全联队驻扎在巴拉望岛安东尼奥-包蒂斯塔空军基地,负责操控“扫描鹰”无人机。

(3)“赫尔墨斯” 450无人机

“赫尔墨斯” 450(Hermes 450)战术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翼展10.5m,最大起飞重量550kg,任务载荷重量180kg,续航时间17h,实用升限5486m。菲律宾空军采购了4架“赫尔墨斯” 450,首批2架“赫尔墨斯” 450于2019年8月下旬抵达菲律宾,其余2架于2020年交付。根据菲律宾于2019年10月宣布的一份总金额为1.53亿美元的合同条款,菲律宾从以色列采购4架“赫尔墨斯” 450无人机、9架“赫尔墨斯” 900无人机、“云雀” 3无人机、“云雀” I-LEX无人机和“雷神”四旋翼无人机。

图4 印度尼西亚“黑鹰”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4)“赫尔墨斯” 900无人机

“赫尔墨斯” 900(Hermes 900)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是菲律宾进口的第一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该机翼展15m,最大起飞重量约1200kg,最大任务载荷重量350kg,续航时间36h,实用升限9144m。菲律宾空军采购了9架“赫尔墨斯” 900,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已于2020年底交付完毕。

(5)“云雀” 3无人机

“云雀” 3(Skylark 3)战术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采用气动发射器起飞。该机翼展4.7m,最大起飞重量40kg,续航时间6h,实用升限4572m,航程100km。

(6)“云雀” I-LEX无人侦察机

“云雀” I-LEX战术无人侦察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采用手抛发射方式起飞,为营级部队提供侦察信息。该机在100m或更高的高度飞行时,地面人员几乎听不到无人机发出的声音。

(7)“雷神”四旋翼无人机

“雷神”(Thor)四旋翼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飞行高度3~610m,任务载荷重量3kg,最大飞行速度65km/h,续航时间75min,作战半径10km,可执行军事和国土防卫任务。根据2019年10月签订的采购协议,菲律宾共采购1000架“雷神”无人机。

图5 菲律宾从以色列引进了“赫尔墨斯” 900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新加坡无人机发展现状

由于人力资源长期短缺,新加坡部队将技术视为关键力量倍增器,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能力整合是该国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因此,无人机已成为新加坡部队作战能力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

现有无人机系统

(1)“扫描鹰”无人机

“扫描鹰”无人机由美国波音公司下属企业英西图公司生产。该机部署在新加坡海军6艘“胜利”级导弹护卫舰上,为护卫舰提供空中侦察监视信息。

(2)“赫尔墨斯” 450无人机

“赫尔墨斯” 450(Hermes 450)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2007年,新加坡空军接收了首批“赫尔墨斯” 450,并于2015年3月投入使用。第116中队驻扎在新加坡西部的登加空军基地,负责操控“赫尔墨斯” 450无人机。

(3)“苍鹭” 1无人机

“苍鹭” 1(Heron 1)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采用常规上单翼、双尾撑和双垂尾布局设计。新加坡空军于2012年5月引进“苍鹭” 1,以替代旧型“搜索者”战术无人机。新加坡空军宣布,“苍鹭” 1无人机于2017年3月形成完全作战能力,由第119中队和第138中队操控。

(4)“天刃”Ⅱ与“天刃”Ⅲ无人机

“天刃”Ⅱ与“天刃”Ⅲ(SkybladeⅡ、SkybladeⅢ)无人机由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制。

“天刃”Ⅱ是一种近程小型无人机采用混合推进系统提供动力,最大起飞重量5kg,续航时间1h,作战半径8km,以手抛发射方式起飞,回收使用降落伞。

图6 “扫描鹰”无人机在舰上起飞。

“天刃”Ⅲ便携式无人机采用手抛发射方式起飞,最大起飞重量5kg,续航时间1h,作战半径8km,可装在两个背包中,每个背包重20kg。操控员可在20min内完成无人机组装和飞行准备工作。

在研、在试及拟购无人机

(1)V15垂直起降无人机

V15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由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该型无人机于2017年11月亮相,配置了光电/红外传感器,续航时间3h,专为城市作战而设计,可在行进中的无人地面车上起降。

(2)“毒刺”无人机

“毒刺”无人机由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是一种半自主多旋翼军用无人机,续航时间30min。该机可携带光电/红外传感器、火控系统和“无敌”100 Mk8(Ultimax 100 Mk8)5.56mm口径轻型机枪,为连级部队提供侦察信息和火力支援。

(3)“快速”系列无人机

“快速” 15(Veloce 15,V15)和“快速” 60(Veloce 60,V60)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由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地面系统部门研制,具有战术优势,组装快捷,易于运输。V15和V60最大起飞重量分别为16~17kg和50~70kg。

(4)“轨道器” 4无人机

“轨道器” 4(Orbiter 4)近程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发。2022年3月,新加坡国防部透露,新加坡空军已采购“轨道器” 4无人机。该机翼展5.4m,最大起飞重量50kg,任务载荷重量12kg,最大飞行速度130km/h,实用升限5486m,续航时间24h,采取发射器起飞,机身由轻量化材料制成,具有低可探测性和静音飞行特性,可提高新加坡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

泰国无人机发展现状

近年来,泰国对情报的需求不断增长,本国无人机研发能力随之增强。泰国国有国防技术研究所在中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技术援助下,努力提高本土无人机生产能力,并持续推动国防工业创新发展。

现有无人机系统

(1)“航空星”战术无人机

“航空星”(Aerostar)战术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已进入泰国皇家空军服役。新成立的第404中队驻扎在塔赫利空军基地,负责操控“航空星”无人机。

(2)RQ-11“大乌鸦”无人机

RQ-11“大乌鸦”无人机由美国航空环境公司研制。2010年,泰国皇家陆军采购了大约12架RQ-11“大乌鸦”无人机,以执行战术情报侦察监视任务。

(3)“虎鲨”Ⅱ无人机

泰国皇家空军、太空军和航空科学技术研发中心于2015年前后开始设计“虎鲨”Ⅱ中程战术无人机。该机作战半径150km,实用升限3048m,任务载荷重量30kg。泰国国防部在2016年签订了一份金额为1800万美元的零件采购合同,以组装17架“虎鲨”Ⅱ无人机。

(4)U-1战术无人机

泰国皇家空军列装的战术无人机U-1由泰国RV康内克斯(R V Connex)公司和泰国皇家空军联合开发,采用了早期“虎鲨”Ⅱ和“天空侦察兵”(Sky Scout)无人机技术。目前,R V康内克斯公司计划为U-1战术无人机安装轻型空对地导弹。

图8 新加坡“毒刺”多旋翼无人机。

图9 新加坡空军已采购“轨道器” 4无人机。

图10 “虎鲨”Ⅱ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于2015年前后启动。

(5)“统治者”无人机

“统治者”(Dominator)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该型无人机由DA42“钻石”双发轻型飞机经无人化改装而成,翼展13.5m,机长8.6m,机高2.5m,最大起飞重量为1910kg,最大飞行速度277km/h,续航时间大于20h。

在研在试无人机

(1)“塔雷姆”战术多旋翼无人机

“塔雷姆”(Tarem)战术多旋翼无人机由泰国皇家海军研发办公室研制,2017年在曼谷举行的泰国国防与安全展览会上亮相,可执行通信中继和监视任务。

(2)D-“眼睛” 04无人机

D-“眼睛” 04(D-eyes 04)中型无人机由泰国国防技术研究所与泰国皇家陆军联合研制,在泰军炮兵部队服役,替代了泰军使用的以色列“搜索者”MKⅡ无人侦察机。

图11 “统治者”无人机由DA42“钻石”有人机改装而成。

越南无人机发展现状

依靠航空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越南航空航天协会和维特尔集团(Viettel Group)已自主研制无人机。

现有无人机系统

(1)“轨道器”系列无人机

“轨道器”(Orbiter)系列无人机由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发。2014—2015年,越南购买了1架“轨道器” 2和1架“轨道器” 3小型无人机,提高了炮兵部队和岸防导弹部队的态势感知和目标定位能力。

(2)“巡逻”VT战术无人机

2014年,越南维特尔集团飞行器中心推出“巡逻”VT(Patrol VT)战术无人机。该机目前在越南部队服役,作战半径50km,可携带光学/红外传感器并实时传输高清影像。

在研、在试和拟购无人机

(1)“扫描鹰”无人机

“扫描鹰”无人机由美国波音公司下属企业英西图公司研制。2019年,越南和美国签订采购合同,引进6架“扫描鹰”无人机,部署在越南海岸警卫队,美国计划于2022年3月交付完毕。

(2)HS-6L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HS-6L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由越南科学工业研究院与越南公安部研制。该机采用双尾撑布局设计,翼展22m,航程4000km,续航时间35h。2015年11月,越南完成原型机研制,2016年第二季度开展飞行测试。

(3)维特尔集团无人侦察机

2020年9月底,在越南举办的一次军事装备展上,维特尔集团展示了一架采用双尾撑布局设计的新型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模型。 ■

猜你喜欢
翼展战术重量
张翼展美术作品
张翼展美术作品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天马吟
ZC—3便捷型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Put the Glass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