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辅图书出版策略研究

2022-07-20 00:35雷翠华
传播与版权 2022年8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双减政策

[摘要]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辅图书作为日常辅助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的内容设计可帮助学生实现减负增效。因此,教育出版机构要以“双减”政策为契机,以促进学生减负增效为指引,解决教辅图书量大质低、针对性弱等现实问题,从重新定位教辅图书功能,优化内容结构,构建多元融合的服务体系等方面施力,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教辅图书;教育出版机构;减负增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在全国各中小学校落地,给学校学科教学、作业布置及课后服务带来较大影响,也给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辅图书出版带来机遇与挑战。教辅图书作为日常辅助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的内容设计可帮助学生实现减负增效。

一、“双减”背景下教辅图书的出版转向

(一)教辅图书出版理念的转向:由“提分工具”回归“育人本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辅图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双减”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施促进了全社会对回归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1]。在“双减”背景下,教辅图书出版理念应从对习题数量和难度的盲目追求转向促进学生获得真实且完整的生命发展的育人本质。教辅图书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其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教辅图书被视为“提分工具”。这种观念不仅导致教辅图书市场出现量大质低的乱象,还窄化了教辅图书的功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辅图书既要关注学生对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学生学科思维方法的发展,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更要重视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积极影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辅图书出版内容的转向:由“学科教辅”转向“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2]。学校学科教学课业作业的减负,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对教辅材料的选用会更谨慎,除了评议类教辅材料,其他的教辅材料很难再被推荐选用。同时,在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对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减少学生考试负担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3],这也会减少学校对学科教辅材料特别是考试类教辅材料的使用和推荐。为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研员和教师在筛选教辅图书过程中,将更倾向于选用内容质量有保证且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教辅图书。因此,教育出版机构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做好教辅图书内容的优化管理,提供可满足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的纸质图书、课程资源。需要强调的是,伴随“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学生的自主时间增加,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更宽裕,学校课后服务亟须配备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核心素养类读物和课程资源。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教育出版机构必须严格把控、优化教辅图书的出版规模,切实提高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落脚点的新格局,研发能满足学生“五育”并举要求的人文美育、科学益智、劳动教育、心理健康、体育活动等核心素养类读物、课程资源及配套的数字资源,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教辅图书出版形态的转向:由“单一媒介”转向“多元融合”

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迅猛,对传统纸质教辅图书出版造成较大冲击。当前,很多大型出版机构已应势而上,除了应用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等开发微课、网课等数字资源,还把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作为教辅图书数字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双减”政策不仅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明确整改要求,而且对线上学习的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的管控也更为严格。“双减”政策制约了教育出版机构的线上教辅图书平台的发展,但是其落地也需要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政府搭建数字教育平台,再统一采购优质数字资源(包括数字化教辅图书)已成趋势。因此,教育出版机构在谋划数字出版时,势必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数字内容资源的搭建上,利用已有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专业团队,拓展和优化教辅图书产品,使其转化成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被学校应用的多元媒体资源。

二、“双减”背景下教辅图书的发展问题

(一)量大质低问题仍存在

长期以来,教辅图书市场的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大部分教育出版机构依据政策要求,调整产品结构、缩减出版规模,并对保留的品牌教辅图书进行内容优化与提质。从效果上来看,虽然表面上教辅图书的习题数量有所减少,“单元测试”“专项测试”等测试卷被移除,考试类教辅材料被大量压缩,但是整改不到位的现象依然严重。第一,习题数量仍较大,未达到“双减”要求。从学科内比较,单一学科的习题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综合分析,所有学科的习题总量依旧较多,按课时计算,学生单日完成各学科所设置的课时习题需要的时间远超出“雙减”要求,初中学段尤甚。第二,习题的删减不够精细化,内容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辅图书的实效性较强,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多数教育出版机构为保证付印周期,教辅图书内容的提质改造大多停留在简单删减习题的层面,并未科学、系统地分析原有内容,更缺少对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教辅图书量大质低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是教育出版机构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位,未能深刻掌握“双减”政策的精神实质。

(二)习题分层缺乏针对性

“双减”政策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倡导布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辅图书的策划编辑和编写团队在策划选题时,应注重设计既能体现图书特色又能清晰展示层级内容的栏目等,但目前大多数教辅图书的习题分层缺乏针对性。要做到真正的习题分层,教辅图书的编写团队在设置习题时,一方面要保证习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准确地反映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知识的真实水平,并注意从易到难、呈阶梯上升的划分层级;另一方面要注意习题的难度和题量要适当,既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不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长期以来,教辅图书被当成“刷题工具”“提分工具”,其通常仅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科重难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不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检验和评价,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析运用、探究实践等方面不够重视。第一,在点拨、梳理学科知识时,教辅图书着重于分析重难点知识,甚少解读知识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第二,在解析典型例题时,教辅图书往往仅限于对解题思路的分析,未从问题情境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三,在设置习题时,教辅图书通常仅关注巩固知识,不注重问题设置的情境化和多样化,对学生开放性作答和内在思维结构的考量不足,缺乏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情况的综合评价。

三、面向学生“减负增效”的教辅图书出版策略

(一)基于一线调研,重新定位教辅图书功能

作为教育活动的关键一环,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资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教辅图书可以链接“教学”与“评价”[4],其功能定位也应基于“学业评价促发展”这一基本理念。结合“双减”政策中针对“作业设计”提出的各项要求,教育出版机构应深入教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围绕作业的“轻负担—多功能—活动化—促发展”愿景进行调研与设计,重新定位教辅图书的功能:不仅具备原有的巩固知识技能、提高学业成绩的功能,而且能够同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习驱动力和构建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体系等。

(二)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内容结构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是通过优化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从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课时教学走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规划学生学习历程为核心”的单元教学[5]。在单元教学视角下,教师需要通过持续性评价对学生的概念理解、思维与能力发展、情感变化进行评估和检测。因此,教育出版机构在设计教辅图书内容时,应以教材的单元设计为依托,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和综合应用,不断优化内容结构。

一方面,教辅图书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指引,强调编写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科学性、层次性。一是教辅图书的编写要立足学科,以配套教材的单元设计为蓝本,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做到拓展有边界、延伸有范围、开放有限度。在单元教学视角下,教育出版机构要设计与学科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相一致的内容,并统筹各课时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用时、难度等,注重课时作业之间的统整、关联、递进等“高结构”特点。二是教辅图书习题的设置要保证科学性,所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学科知识体系,做到观点正确、无知识性差错,并且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要符合逻辑关系,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三是教辅图书的编写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内容设计要分层,体现一定的弹性和可选择性。教辅图书要根据学生的学科学力水平、思维特征,围绕同一个核心概念,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6]。

另一方面,教辅图书要在学科之间找到整合点,进而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从整体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教辅图书编写团队在具体的习题设置过程中,不仅要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和需求的真实情境,还要注重题型的丰富性,减少单纯的机械性训练,适当增加跨学科探究、问答类、活动性、实践性的题型,力求达到题型创意化、多样化,让学生在生活化、主题化、项目化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本技能、感悟学科基本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综合素养,同时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全面分析学生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进而明确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

(三)借助内容优势,构建多元融合的服务体系

从发展方向和运营方式来看,教辅图书数字化应结合地方政策,借助教育出版机构长期以来积累的内容优势,构建优质、精准的多元化数字内容资源体系,为课堂教学和学校课后服务减负、增效、提质。在“双减”背景下,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促进作业达到个体适宜性、科学精确性和联系生成性已成趋势。作为教辅图书内容的开发者,教育出版机构应意识到教育服务体系智能化不能仅靠贴标签或搭建题库来实现。立体化、多维度、精准的智能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搭建,不仅需要教育出版机构借助自身强大的内容优势来拓展内容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服务模式,实现教辅图书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教育出版机构组建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教辅图书数字化增值服务中涉及的问题设计、个体发展水平推断以及如何配置最适宜学生个体的问题任务的解决方案[7]。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大幅降低短视化、应试化、功利性的教育投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出版机构而言,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其应调整教辅图书的功能定位,顺应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重新定位教辅图书功能,优化内容结构,构建多元融合的服务体系,助力学生在真实丰盈的学习体验和环境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范燕莹.“双减”动真格 教育出版应做到“三个增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8-2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05-16].http://www.xinhuanet.com/2021-07/24/c_1127691094.htm.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EB/OL].(2021-08-30)[2022-05-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8/t20210830_555640.html.

[4]马燕婷,胡靓瑛.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朱立明.高中生數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02):92-96.

[6]林雁.“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使命与担当[J].编辑学刊,2021(06):70-76.

[7]郑汉阳,周俊.认清“双减”实质,遵从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出版服务品质[J].出版广角,2021(20):9-13.

[作者简介]雷翠华(1984—),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双减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