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2-07-20 14:04卢奕彤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6期

摘 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推广的新型教学理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对于发挥隐性思政教育优势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教学实际,通过分析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从课程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导游服务英语

作者简介:卢奕彤,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育。

近年来,课程思政在各类课程的实施备受关注。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上讲授政治理论知识,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锤炼职业技能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导游服务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值得探讨。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特别是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实施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将传授理论知识和锤炼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二)有效应对新时代社会大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到这些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可能会出现混乱,无法正确作出选择。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一些不良文化思潮进入我国,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给学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不利影响。这说明思政教育任重而道远,思政教育要更全面、更细致,实施课程思政很有必要性。

(三)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优势,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不会在课堂上大篇幅而直接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潜移默化地学习相关思政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思政教育目的。研究表明,隐性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更为深远,而在隐性思政教育中,课堂教学可谓重中之重,既影响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又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等的塑造。因此,课程思政作为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有利于实现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及创新创业知识,具有旅游服务业职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旅游行业和自己所学专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为家乡、为祖国奋斗的意识。

二、高职院校“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时代背景和教育发展趋势下,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不少学校推出相应政策,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大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师培训力度,课程思政建设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足,教学手段仍需改进

尽管实施“课程思政”的要求已提出有几年时间,但是不少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仍显不足,对于课程思政如何实施缺乏思考。不少教师仍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单纯在课堂上讲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关联性不大。其次,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内容与课程内容存在脱节现象。有的教师课上单纯通过讲授的方式灌输思政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显得突兀,学生也不爱听,育人效果不佳。

(二)教学资源挖掘和利用不足

由于课时量限制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的原因,“导游服务英语”教师授课时仅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课堂的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课本内容和锻炼语言技能,对于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拓展较少。该课程的教材内容以工作会话和语言练习为主,辅以与导游工作和旅游文化相关的阅读内容,但是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教师往往选择舍弃阅读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下也没有自学的习惯,导致这部分教学素材没有得到挖掘利用。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足,课程思政实施难度大

不少高职学生功利性较强,更关注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更关注就业而非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将视野局限于国内,认为“导游服务英语”这门课并不重要,学习兴趣较低,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学習。这不仅影响着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三、高职院校“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一)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应增强思政教育意识,提高思政素养,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治,将国内外相关大事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身为教师,首先自身思政素养要过硬才能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应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为思政教育积累素材。

教师应关心学生,通过各方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有不完善之处,面对不良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可能无法正确作出判断。同时,很多学生可能是第一次离家求学,过集体生活,陌生的环境和与过去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不少学生表现出迷茫、没有劲头、找不到学习生活的动力或意义等不良情绪。所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做得更全面更细致,需要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专业课教师平时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下交流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出现迷茫时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并做好人生规划,避免不良情绪在学生中蔓延。

(二)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1.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教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导游服务英语”授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游服务英语”教材涉及英文导游服务技能、景区英文讲解词等内容。在景区英文讲解词方面可以挖掘众多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增加与景区相关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例如在学习西湖的英文讲解词时,可以通过观看西湖风光视频、介绍西湖传说和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其文化自信,提高其民族自豪感。

2.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地方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思政教育资源。“导游服务英语”课程內容与旅游文化息息相关,除了教材内容,授课教师还可以拓展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地方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挖掘并补充进课堂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如礼仪、饮食文化、茶文化、传统节日、服饰文化等教学内容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导游服务技能,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地区为例,广西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壮族三月三”等节日前后,可以在课堂热身环节引入相关内容,让学生讨论节日习俗、特色饮食和活动等;讲授“就餐服务”这一单元时,可以讨论广西特色美食和文化,有助于日后工作中向外国游客介绍广西美食和饮食文化,同时提高对广西饮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保护和宣传意识;讲授“购物服务”这一单元时,可以将广西的壮锦、绣球等特色文化产品和特产融入教学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和地方文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课下设计红色旅游路线、课上介绍红色旅游行程到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在锻炼学生语言技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3.深入挖掘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因此,“导游服务英语”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涉外服务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包括敬业、专注、精益和创新等方面。在学习英文导游服务实务时,可以适当增加和强调敬业、精益求精和游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等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自豪感,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弘扬工匠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实课程思政教学

授课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仔细思考每节课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切入方法,将思政教育切实融入课堂教学中。备课时要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教学方式,做到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景点介绍类内容,还可以采用分小组拼图阅读等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课中和课下等教学各环节均可以融入思政教育。以孔庙景点介绍为例。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搜索孔子的生平和影响力并在线上教学平台的评论区进行分享,从而使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为课堂上学习孔庙景点讲解作铺垫;在课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英文动画短视频,生动形象地介绍孔子生平及其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课后,除了让学生复习课上所学知识外,还可以让学生搜集并分享各地的孔庙和孔子学院的英文简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在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作用,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四、结语

“导游服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教育意识、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来强化高职院校“导游服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导游服务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祖国、为家乡奋斗的信念,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曾荣.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旅游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J].当代旅游,2021(8):89-90.

[3]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课为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