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2-07-20 08:14王佳伟马绍铭陈亚伦
南方农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牧区结果表明公共服务

王佳伟 , 马绍铭 , 陈亚伦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调新时代“应当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而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西藏自治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广、难度大。为更好地增强农牧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完善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本文对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探析,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中农牧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及作用,以期更好地健全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拉萨市乡村振兴贡献微薄之力。

本研究将利用西藏民生研究中心2017—2019年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数据(LLDR)来系统地分析当前拉萨市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深度挖掘影响拉萨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从中探寻更有利于农牧区有效治理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方法。

1 文献回顾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农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刘书明(2016)研究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发现旧有模式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于是提出了一种应对措施,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化合作供给机制[3]。唐娟莉等(2011)的研究则表明,农民对乡村文化娱乐公共服务不太满意,对农村道路公共服务比较满意,对饮水设施公共服务非常满意;今后,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先次序依次是教育、水利、道路、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文化娱乐等[4]。在影响居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中,区位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5]。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优先序存在显著差异。个体也是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性别、收入水平、个人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所有这些都会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产生影响[6]。何云和李松(2018)的研究发现,年龄、职业、交通、社会服务水平、地下水质、道路路面情况、周围邻居关系、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公共资金使用透明度,这些因素都与公共服务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教育程度、医疗服务支出与公共服务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7]。而任晓林等(2019)的研究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公共服务关注类型存在差异,高收入群体的公共服务满意度高于低收入群体。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影响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最为关键的因素,社区安全和文化教育服务共同构成了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的核心内容[8]。

2 研究假设

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由政府主导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对保障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构建“个体—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个体和政府这两个方面对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具体指标建设如图1所示。

图1 “个体—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问卷以及数据均节选自西藏民生研究中心2017—2019年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数据(LLDR)。样本的选取范围为拉萨市辖区下的七县农牧区的居民,对所选取的七县农牧区居民样本家庭进行入户调研。本次调研地理范围覆盖除城关区外的拉萨市七县(区)63个村。

2.2 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析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所以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一级指标,下设养老保障、政府财政补贴、公共教育服务、医疗卫生、交通状况五个二级指标。其中公共教育服务(20%),医疗卫生服务(20%),养老保障(25%),政府财政补贴(20%),交通状况(15%),将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公共服务满意度。

2)解释变量。根据研究假设,政府层面选择的解释变量是养老保障、政府财政补贴、公共教育服务、医疗卫生、交通状况。个体层面选择的解释变量是农牧区居民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水平。各变量的定义及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和操作化

3)模型建立。被解释变量是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农牧区居民对五类公共服务内容打分所转化的数值型变量。所以选用OLS模型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故建立以下回归模型:

上式是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x是影响因变量发生的一系列自变量,共有i个,a0是截距项,β是自变量的参数向量,ε是随机误差项,也就是可能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其他潜在因素。

3 实证分析

3.1 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量表打分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公共教育服务均值得分最高,最低的为交通状况。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共教育服务、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政府财政补贴、交通状况。这与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推行及西藏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状况良好有关,而农牧区受制于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在交通状况公共服务上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表2 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打分量表

3.2 模型分析

表3显示农牧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所建立的模型的分析结果。模型1显示的是性别对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0.02% 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性别影响。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年龄,结果表明1.40%(1.42%-0.02%)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年龄的影响。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婚姻状况,结果表明0.01%(1.43%-1.42%)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婚姻状况的影响。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受教育程度,结果表明0.60%(2.03%-1.43%)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到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健康状况,结果表明 0.13%(2.16%-2.03%)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健康状况影响。模型 6是在模型 5 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经济水平,结果表明0.1%(2.16%-2.06%)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经济水平影响。模型7是在模型6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公共教育服务,结果表明18.43%(20.49%-2.06%)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公共教育服务影响。模型 8是在模型 7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医疗服务,结果表明15.83%(36.32%-20.49%)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医疗服务影响。模型 9是在模型 8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社会养老保障,结果表明26.74%(63.06%-36.32%)的农牧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社会养老保障影响。模型 10是在模型 9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政府财政补贴,结果表明18.48%(81.54%-63.06%)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政府财政补贴影响。模型11是在模型 10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交通状况,结果表明5.54%(87.08%-81.54%)的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受交通状况影响。

表3 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现阶段农牧区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仍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从影响因素上分析,除经济水平外均能正向显著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即表现为农牧区居民养老保障满意度越高,对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经济水平对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产生反向显著影响,从赋值情况看,即表现为农牧区居民经济水平越高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在公共服务方面,经济水平高的农牧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关注度远高于经济水平低的农牧区居民,要求也就随之提高[9-10]。

4.2 农牧区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建议

课题组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农牧区居民要积极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主动对公共服务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反馈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时针对公众需求进行改进和提升。只有农牧区居民和政府都积极投入到公共服务建设中,才能促进公共服务的双向良性互动,实现乡村振兴。2)政府应切实提升农牧区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保障农牧区的老人们安度晚年,幸福生活。3)政府应切实提升农牧区居民所关心的交通状况问题,实施修路、路面维修等举措,保障农牧区居民安全出行。

猜你喜欢
农牧区结果表明公共服务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巴林右旗达林台嘎查农牧区本土青年人才回流对策研究
西藏农牧区的茶叶消费:一种身心生态的微观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对民族地区“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以合作市农牧区中小学为例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