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意文化交流中心 隐于林间的“如意”

2022-07-21 11:53
优雅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意水塘光影

“中意文化交流中心”的意大利文化馆和中华文化馆是天府文创城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两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通的平台。交流中心选址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6公里的文创10路北侧,紧邻天府大道。从外观上看,“中意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极简风的现代化建筑群落,走近细观却能发现其中的巧思——用现代的建筑理念去“重现”古罗马旧日的建筑风貌,并展现出东方美学与哲学智慧。其总体设计理念取自我国古代用以馈赠外国使臣的“如意”,以示缔结友好关系,寓意两国国泰民安。

意大利文化馆从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广场建筑中汲取设计灵感,塑造出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客厅。多个圆形广场围合串联成丰富多变的使用空间,满足展览、会务、接待、餐饮等多功能要求。墙面采用纯粹的白色,使建筑在阳光下演绎出别样的立体光影效果。建筑外墙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让室内空间向外无限延伸,也让室外景致全然映射进来,成為动态的四季壁画,营造出虽内犹外、亦内亦外的空间感受,展馆由此完美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内依旧是内,外依旧是外,但精神上的感受与渴望,内外无界。

访客穿越檐廊到达意大利文化馆的广场,沿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是屋顶花园。其间分设两处圆形花园,花园通过自然植被与石材的对比,一东一西,相得益彰。此处视野甚佳,周围一片开阔,极目远眺,内心顿感疏朗。整体建筑采用高低错落的设计,让访客站在不同高度时能观览不同的景致,营造出漫步林间、步移景异的意境。

踏过水塘之上的汉白玉汀步或穿越文化长廊,即到达中华文化馆。这两条路径象征着连接意大利与中国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也象征着中意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华文化馆通过景、形、意、情的营造,诠释了东方世界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

景:场地原址为一片竹林,西侧紧邻水塘。为保留场地原貌,将建筑空间散落于竹林各处,用院墙分隔出内外庭院。内部穿插三处庭院,使室内空间、庭院、竹林形成互望对景之势。掩映在竹林之下的琴声、风吹竹叶的摇曳声和竹林下跳动的光影彼此融合,一派朦胧景致。探出竹林,又变得豁然开朗,茶室漂浮于水塘之上,日光渐斜,看着睡莲池中的建筑倒影,好不惬意。

形:中华文化馆采用传统的木制构架,将其进行现代转译,并运用几何元素、连续的十字形拱柱由室内向室外延绵推进,使空间得到无限延伸。通透的玻璃幕墙消除了室内外边界,自然地将室外景色带入室内。室外连续的圆形镂空廊架,为访客带来富于变化的光影体验。院墙由文化长廊延伸而来,横穿竹林将各屋相连,有着中国书法写意与松弛之神韵。

意:在中国传统建筑里,意境的营造尤为重要。中华文化馆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将整体建筑以退让之势,融入自然。使建筑源于景,生于景,融于景,最终成为景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情:中华馆通过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将空间融入光、风、声音、嗅觉等自然要素,形成富有东方韵味的情感记忆,同时也是对中意文化交流最好的呈现。

撇开文化层面来看,“中意文化交流中心”体现出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得建筑在自然环境的衬托下更加符合人内心深处对回归自然的向往,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精髓于当代城市环境中的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中意水塘光影
一个小水塘
老家的水塘
澳科中意
曲中意 (外一章)
《囍》
光影
光影
醉在水塘
光影之下
荒漠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