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及改变对策

2022-07-22 04:49许艳
考试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板块的教学中,提出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将阅读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文章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4-0051-04

总听见学生这样说,语文课不用听,反正学到的内容考试也涉及不到。甚至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处于这样一种困境,上课认真听讲竟然还没有那些从来不听课的学生成绩好。于老师而言,有的老师也认为课本没有用,只选取课本上的诗歌和文言文板块来进行细讲,将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板块通通弃之。

笔者认为上面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和老师皆没有看到考试和课本的内在关系,以下就解决办法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 重视课本,强化学生自我预习

语文考试得分要高,我们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其中之一就是阅读能力,纵观整张语文试卷,和其他科目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大量的文字需要阅读。阅读能力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读得快,其二是读得懂。

读得快是语文考试的一大要求,温儒敏教授曾经提出,以后的考试要让百分之三的学生做不完,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量在不停地增加,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读懂,读懂能力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文学类文本中,对小说主题和散文主旨的解读涉及读懂能力,因为小说主题和散文主旨并不是像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那样观点明确且显而易见,需要综合全文进行分析。小说散文中还有一个常见的考点设置是: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读懂文本的言外之意也是对读懂能力的一个重要要求。此外,不一一枚举。既然考试要求我们具备读得快和读得懂的能力,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培养呢?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能力的提升:学习课本和做题。在这一项能力的提升上,课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课本所选文章作品较为经典且具有代表性,比如在诗歌板块中,必修教材选取了《归园田居》等作品,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就可以以点代面,归纳总结出山水田园诗的共有情感和手法。又比如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诗歌的学习,可以总结出咏史怀古诗的共有情感和常用手法。

但課本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完成,如若按照现行的讲课模式,老师在学生尚未接触文本的时候,直接先入为主地对文本进行讲解,以课文《祝福》为例,大部分老师会先讲清楚故事情节,然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征,再次是标题的含义、标题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倒叙的作用、“我”在小说中的作用等。总之,大部分老师都能从文本中发掘出以上考点,并进行认真的分析讲解,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授课老师通常是满堂灌,将以上内容进行简单的告知,缺乏一个学生自我预习和分析的过程,结果是老师卖力地讲,学生认真地听,笔记记满整本课本,却对考试毫无用处,因为在任何一次考试的题目当中,都不会出现对课本内容进行直接的设题,而是间接性的,从来不会在高考中出现“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设题方式,那么教学就没有了意义,聪明一点的老师从课本的教学中总结了“方法”“套路”,对考试还有一点用处。

比如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的作用:

环境本身: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人物:环境是人物心情的映射。

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故事情节。

主旨:揭示主旨和深化主旨。

读者:描写独特的地域风光,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种答题思路的总结,被一些老师嗤之以鼻,觉得套路化和程式化,笔者却觉得有可取之处。因为语文的学习虽然强调能力,但能力也是要以知识为基础来进行构建的。但是只总结套路还是不够的,显然这样是无法完成读得快和读得懂能力的提升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机会已经直接被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何讲的,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这些全部都是由老师告知学生。学生最后做到的只能是了解和机械性地记笔记,长此以往,固然不会有能力的提升。

那应该怎么安排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做到提升阅读能力呢?首先,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机会。其次,结合课本内容,结合课后的研讨练习,先提炼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作业本上作答。最后,教师讲课本之前,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学生问题的所在之处,然后进行引导。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说明做事情有无准备,其效果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高中语文阅读不可打“无准备之战”。以上建议说来简单,却少有教师能一一实践,比如预习,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布置预习作业,但正式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过,没有读过文本,又谈何通过文本的阅读来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还有预习浮于表面,没有针对性,没有以问题为导向,草草了事,殊不知这是对经典文本的一个浪费。当把预习变成了一个作业,上面的问题就能一一避免。让学生学会先接触文本,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才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遇到了阻碍,才能进行准确的引导。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何必这么麻烦,我让学生课上进行预习,然后当堂点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不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笔者曾经多次去听课,当上课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脑子里面空空如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甚至于还未来得及思考,授课老师就开始点人回答问题,这显然行不通,在问答交流的过程当中也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价和引导,学生只是简单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交流的范围也只局限于回答问题的几个学生之间,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缺乏阅读和思考的,也是缺乏引导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是不会有所提升的。如果课前能进行充分预习,并且通过作业的方式逼着学生去思考,然后教师去分析学生的思考成果,肯定学生的所得和分析问题所在,那就能做到人人动手动脑,人人皆有所得,还会担心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吗?

二、 注重文本,遵循作者创作意图

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不注意预习问题,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自我性太强,完全脱离文本,以自我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虽然“诗无达诂”,语文讲究灵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文本存在着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个创作意图是明确的,或褒扬,或批评什么?但有的老师却不重视这些,文本解读显得过于随意,只注意自我观点的讲述。比如说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我们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大概能提炼出这么几个关键词组:神机妙算,智慧,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可以说这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一致的,作者本来就有意识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但有学识广博的老师立刻就提出来了,鲁迅曾经这样评价过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给学生拓宽思路说,刘备这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很虚伪,诸葛亮被塑造得很虚假不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故事情节过于巧合而乃至于达到一种“近妖”的状态。所以在学生的评价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就会加上上述关键词,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无可厚非,但也要提醒学生,这样的看法可以用在评论作家的创作优缺点上面,但如果是在“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简要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这样的问法中是毫不适用的,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遵循作家的创作意图,至于写出来的结果是否达到了作家的創作意图,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况且,在现行的高考中,设题点很少关注到评价作家的创作结果,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出发点之一就是遵循作者本意。

在文本中发现作家的观点态度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老师去引导,并且反复训练。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待廉颇这一人物的态度可以从行文中找到依据,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这是作者的直接评价,从这一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廉颇的赞赏,再和后面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作者既肯定了这一人物的优点,也写出了其缺点所在。部分学生分析廉颇人物形象的时候,全都是批评之语,忽略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文本,在考试中就是选择题和问答题之前的材料,这个文本是确定的也是有限的。在题目没有提示依据其他文本来答题的时候,这个文本就是答题时要研究的对象。但有的学生,每当遇见和课本有联系的文本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文本的范围扩大化。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极为精妙地刻画了典型人物王熙凤善于逢迎、精明能干、狡黠等性格特征,但这一特征并不是时时刻刻显露于每一个章节中,在王熙凤探病秦可卿这一章节中,我们能看到凤姐性格的那一面,可以看到凤姐真诚地为秦可卿之病感伤,可以看到两人之间的互相欣赏。如果考题选取凤姐探病秦可卿这一章节为文本,设置题目“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那么再答善于逢迎等就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要扣住文本,扣住当下的文本,而不是跳出文本的限制范围,盲目地答题。

遵循作家本意在诗歌赏析中体现得更为重要,比如说很多学者经过分析研究都一致认为诗仙李白不是当官的料,他只是有诗才,文才,并没有政治才能,近几年来这种言论甚嚣尘上。持上述观点的作者还能找到诸多的论证,或许这是历史的真实,但我们在分析诗歌所抒发的感情的时候,是否能这样说呢,李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没有实际的政治才能,如果采用上述评论家的观点,李白大部分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就不对,怀才不遇就是不存在的,因为李白根本就没有才?但李白有没有政治才能,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永远没有统一看法的问题。所以在笔者教授学生的时候,一再教导,客观的事实不是诗歌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赏析诗歌永远要和诗人站在一起,诗人认为自己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诗人以自己的怀才不遇为痛苦,我们就要以诗人的怀才不遇为痛苦。我们要做的是分析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而不是评价诗人。但这恰恰是许多自诩学识广博的老师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在你以为你在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时候,却已经剑走偏锋了。

三、 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除了要遵循作者的原意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立足文本。

2. 结合历史背景。

3. 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4. 词语选用的准确性。

以下以《鸿门宴》中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为例,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程:

学生一分析:举棋不定。范增、项伯的建议及刘邦的奉承都轻易让项羽改变主意。

教师引导:举棋不定是项羽对待事情的一种行为表现,用来形容性格不够贴切,项羽举棋不定的行为,是他的哪种性格导致的呢?有的学生答出了优柔寡断,显然优柔寡断更为贴切。

学生二分析:目光短浅。让刘邦逃回了军营,却仍然接受了刘邦献上的玉璧。

教师引导:项羽让刘邦回到了军营,体现他的目光短浅是不错的,但这种目光短浅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比如我们也可以将“目光短浅”这个词用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提前看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用到保护环境方面,我们没有提前看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鸿门宴》中项羽的这种“目光短浅”体现在哪一方面呢?学生就可以答出是政治方面,那政治方面的目光短浅用一个词来替换一下就是:毫无政治远见。除此之外,项羽放走了刘邦除了缺乏政治远见,归根结底是什么?比如文章开篇提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表现了项羽是怎样认识自己和刘邦的关系的?学生就可能答出“盲目自信,轻敌自大”等词了。

学生三分析:想法奇特。面对突然闯入营帐的樊哙不怒反而赏赐。

教师引导:学生较好地抓住了樊哙闯入营帐之后项羽的表现,也意识到了他的这种行为不同于寻常,但想法奇特不是人物的一个性格,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性格,使得他在别人会表现出生气的时候,而自己却进行赏赐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性格豪爽,心胸宽广。

学生四分析:不信任良臣。没有听范增杀了刘邦的建议。

教师引导:意思和分析都已经到位,但不信任良臣可以用另一个词代替:不能知人善任。

学生五分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项伯告诉项羽刘邦立了功,让他好好对待人家,项羽便答应了。

教师引导:当我们用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来进行概括的时候,这个意见一般都是正确的,那项羽听取了项伯的意见进而使自己处于劣势,这是否还是一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表现呢?项伯的错误判断,项羽听之取之,并且他一下听取范增的意见,一下听取刘邦的意见,说明项羽怎么样?没有政治远见,优柔寡断。

司马迁对项羽的塑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项羽未成为帝王却将项羽置于本纪之中,足见其对项羽这一人物的敬佩与偏爱,但项羽的失败也是客觀存在、不容回避的事实,所以司马迁在创作中将其塑造成了圆形人物,这也是《史记》这一著作的经典之处。是课本这一经典的文本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在文学文本的人物塑造中,往往不是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我们应该做到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在《鸿门宴》中,我们看到项羽性格积极的一面,也看到其性格消极的一面。

在上面展示的这一案例当中,学生上课之前花了大概一节课的时间充分预习,并且仿照高考题设置题目,问题之一就是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细读精读了课本,并且做到人人都做出了思考,在课堂的讲解中明确了什么样的语境及其环境中应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提高了用词的准确性,长此以往,学生既做到阅读一定量的经典文本,提高阅读速度,又做到在阅读中思考既而有所收获。又何愁阅读能力不提升?又何必将来沉迷于题海之中?

很多老师注重强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是在学生那里却出现了把一个诗人的主要情感,当成他的全部情感,只要考到这个诗人的作品,全都套上模板。这样的诗歌教学,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出现了致命的错误,让学生误以为只要一出现杜甫那就是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一出现辛弃疾就是渴望收复失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出现苏轼就是豪放,豁达,乐观。这些确实是这些诗人作品中的主流情感,但却不是全貌。诗人的创作是丰富多彩的,风格也不总是拘泥于一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套话,更重要的是扣住文本,我们分析一首诗歌的情感,要看的是文本中给我们展现的,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分析或者注释,直接抒情的句子等,简单概括一句话就是“此情此景”。

四、 结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课本的教学中,注重预习、扣住文本、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戚辉.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2(6).

[2]杨小玉.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

作者简介:许艳(1994~),女,汉族,云南蒙自人,红河州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