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以专业核心课为例

2022-07-22 14:14马玉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育人

马玉兰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生态宜居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随着建筑行业20多年的蓬勃发展,室内装饰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尽管该行业前景依然向好,但由于室内装饰入行门槛较低,行业内存在做工粗糙、以次充好、污染严重、利益至上、恶性竞争等问题,也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推动一个行业健康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高职也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把思想政治有效融入学科知识中成为各高校各学科课程设计的主旋律。

课程思政的蓝图和构想要落实到室内装饰专业的教学实践操作层面时,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有机统一。本文以室内设计专业大二开设的系列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详见表1),依据课程教学逻辑,挖掘该专业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职业规划、行业标准、社会道德精神相结合,重新梳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思政元素体系,力图探索出适合室内设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路径,完善立德树人、协同发展、合力育人的教学体系。

一、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背景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内容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拥有建筑室内设计、装饰施工及管理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其课程内容设置见表1。

表1 建筑室内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二)企业需求变化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如互联网+背景下的装修产业服务链、全屋定制标准化设计、智能家居、装配式施工以及无醛木质装饰材料等。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通过对省内外37家知名室内装饰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共回收到答卷37份,其中湖南省内24份,省外13份,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毕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依次是:(1)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方案设计能力;(2)室内工程施工图识读与制图能力;(3)装饰材料认知与运用的能力。

岗位能力方面的需求依次是:(1)语言表达沟通能力;(2)团队沟通协作能力;(3)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思想品德方面的需求依次是:(1)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2)务实、规范的工作作风;(3)吃苦耐劳、有所担当的探索创新精神。

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品质的人才最能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为企业创造价值,并推动企业不断向着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课程思政授课对象现状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大二阶段他们虽具备基础的设计理念知识,但对专业的理解还过于浅显,对行业和社会赋予的使命感不强;他们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十足,对设计虽有较高的热情,但文化厚重感差,创新性难以得到认同;他们不喜欢生搬硬套的说教,喜欢动手尝试,但缺乏工匠精神的耐性。这些现状表明,核心专业课忽略了对学生文化底蕴、职业观念、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何培养既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政治素养的人才是该专业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室内设计课程思政目标

(一)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在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时,有老师曾问:大一开设了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二的核心专业课还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不是重复教育?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先要弄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关系,见表2。

表2 室内设计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1]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室内设计教育队伍结构中80%为专业老师,专业教师是“主力军”;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中80%是专业课;课程建设是“主战场”,学生也在用80%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就是“主渠道”,所以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三)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

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及当下室内装饰行业需求,其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应是以育人为本,传承大国工匠精神,树立新时代良好的装修职业道德。中华民族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为精益求精、每处设计和工序都做到凝神聚力,追求极致;新时代装修职业道德内涵为诚实守信、脚踏实地,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社会使命感。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一)实事求是挖掘思政元素

近几年虽然全国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呈现激增趋势,但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多数是各自为战,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出现不同的课程选择同一思想政治案例重复说教,没有建立属于各门课程特色的思想政治,导致学生对专业课上的思想政治内容产生乏味,在理性层面上不能认同其价值内涵。要想让室内专业的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共鸣,思政元素首先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要根据室内专业的特点定位,实事求是地进行元素挖掘,不仅要有逻辑,还要有方法,只有挖掘“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的元素才有针对性和亲和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在情到之处产生共鸣,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这势必需要统筹安排,进行整体性规划布局。

(二)分类挖掘育人元素

思政元素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优劣高低之分,各有千秋的思政元素,可形成全面育人的合力。目前,我院室内专业核心课课程开设了7门,但是课程属性并不相同,有的偏艺术,有的偏人文,有的偏工程技术,有的偏管理,这些课程所培育的职业角色也不同,因此,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必有不同及侧重点。将不同的思政元素以春雨细无声的形式融入课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具体元素分类挖掘如下。

如“室内手绘效果图”是偏艺术审美类的课程,需要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在效果图表现上,无论是构图、配色,还是在内容上都要按照“美的规律”去行事,让学生知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就可以创造美,实现自我价值。

如“住宅空间设计”中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是偏人文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情感和人伦道德特点,可以在传统建筑图案、家具样式、空间格局上挖掘优良的思政元素,同时对比东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风格流派形成的原因,尊重不同地域国度的人文,结合当今多元的需求与生活方式,有取舍地借鉴,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设计之路上既能继承传统文化又能创新与融合,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装饰行业。

如“建筑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是偏工程技术类课程,具有严谨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以从安全意识、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体系进行挖掘,用反面的工程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制图的严谨性产生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如“室内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是偏管理类的课程,该类课程在质量控制及造价控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通过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国家级项目案例,让学生在感受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建立客观、严谨、法治的从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三)与新时代背景结合挖掘思政元素

各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挖掘思政元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室内装饰行业来讲,材料与工艺更新迭代较快,无论是理论课,实验课,还是实训课,都应强调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力求与当下所需求的知识、能力、素养深度融合。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行业前沿,有针对性地挖掘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与时俱进的青年精英。如室内设计中时常提到的“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等文化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施工图深化设计”课程上,可展示厦门金砖峰会、G20杭州峰会等场馆的设计图纸及处理细节上用到的新工艺,体会该案设计对新文化运用的巧妙之处,同时展现现代年轻设计师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课程元素融合的路径

(一)课程思政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由思想政治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组成,这两张“皮”都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来实现,但思政元素必须通过所授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统筹设计,逐步分解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室内设计育人目标的实施。在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融合方面,老师们的短板不在室内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组织能力上,而在教学环节点对元素的选取、讲授方法的把握程度上。这需要老师对身边的思想政治内容提高领悟,可通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观摩示范教学等方法进行提升,并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国家立德树人目标为导向,教学团队间展开深入讨论,达成共识,让老师在课程思政育人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课程思政融合方式

在现代教育媒介发展下,MR虚拟教学场景、网络教学、工地现场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多种手段,课程思政的授课不再仅仅限制于课堂45分钟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合,更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想互动,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探索精神。如组织分享会、研讨会进行现场互动;举办参观参赛活动;网上留言互动;课外阅读与探索等,融合的切入点应与社会实践、实际室内工程项目、设计竞赛活动相融合。

(三)进行效果评价,及时改进

考核方式是检验质量的重要指标,一是要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及思想政治内容的认知判断程度;二是课程结束后从思政元素与课程结合度、启发程度、受欢迎程度等多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学习通或手机版“问卷星”让学生进行评价;三是让督导组、教研室同仁及互听课的老师对教案编写质量、课堂组织形式、授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诊断。然后组织研讨,认真听取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企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思政元素及元素与课程知识体系的融合度。

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对了解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特点,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室内装饰行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基础保障。其次,各门专业课程在分析知识内涵的基础上挖取思政元素,以学生为中心,精心编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国情的育人课件,是高校育人水平提升的过程。同时通过创新传播渠道,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课程思政的育人过程,让知识与思想政治能更好地如影随形,到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育人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室内设计作品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