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 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与未来进路的可视化分析

2022-07-22 13:26方晓艳朱志军苗明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发文可视化中医药

方晓艳 康 乐 朱志军 王 灿 白 莉 苗明三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传 承发展工作,而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应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笔者使用CiteSpace 5.7软件,对近20 年CNKI 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成果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学术界已围绕“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多维研究。但总体上来看,在“中医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深化研究的空间。该文献可视化分析为当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以CNKI 为数据来源,以“中医药”和“研究生”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限定来源类别为期刊,共检索出文献1469 篇,检索文献时间段为200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为保证纳入样本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以“学术论文”为准入样本。

1.2.2 排除标准 以人工方式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文献,包括书评、学者访谈、发展报告、征文启事、科室和团队介绍等。最终有850 篇文献用于可视化分析。

1.3 分析方法

将筛选后的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导入CiteSpace 5.7 软件进行信息转换,导出的文献记录包含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发表年份、期刊、文献研究机构等信息。本文对文献作者、文献时间演进、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阐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进展及展望研究进路。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统计

年度发文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05 年发文量较少,维持在20 篇以下。2006—2014 年发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 年发文量最多,达到142 篇。2015—2020 年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各年份发文量保持在100 篇以上。见图1。

2.2 发文作者统计

发表文献数最多的作者是潘华峰,共发表47 篇。核心作者有17 位,共发表文献210 篇,约占文献总数的25.5%,选取前10 名(因存在并列,故选取前12 名)的作者为最具代表性作者,见表1。有些作者以孤立节点的形式存在,表明该论文为独作。见图2。

表1 发文前12 位核心作者发文情况

2.3 发文机构统计

本研究只计算所有一级单位机构,各二级单位发文归一级单位内,见表2、图3。发文数量最多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共计134 篇,其次分别是广东中医药大学131 篇,河南中医药大学62 篇。

表2 主要研究机构发文情况

2.4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4,共有高频关键词节点532 个、连线918 条,聚集性为0.0067;节点代表关键词频次,“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等节点较大,显示这些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

除去“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中医药”“中医药院校”等共有关键词之外,对发文频次大于5 的关键词按照相关性聚类为“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建设”“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等四类研究。见表4。

表4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2.5 关键词时间演进分析

关键词演进趋势的时区图谱见图5,时间为横轴,节点表示热点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的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表示热点词随时间的演进趋势。2000—2017 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建设,培养模式等领域;2018—2000 年的研究趋向于中医药研究生的国际化研究、“双一流”建设和思想政治研究。

3 讨论

3.1 发文作者、机构

对CNKI 数据库近20 年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年度发文量来看,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018 年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2018 年教育部对学位点进行专项评估,各高校忙于学位点评估工作,而影响了研究论文的发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潘华峰发文量最多[1-2],其次是史亚飞、冯毅翀、任金玲,这4 位作者合作较多[3-4],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团队。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在“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建设”“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等领域。

3.2.1 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多集中在改革教学方法,如使用智慧教学工具超星学习通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验[5],进行情景模拟教学[6]、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8]。建立研究生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9-10]。优化教学资源,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建立多层次成绩评价体系,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11]。

3.2.2 课程和学科建设 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的对策包括制订教学管理规范及制订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设立研究生优质教学奖、修订培养方案[12]和课程大纲、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等,促进了研究生课程改革和建设[13-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做好学科建设既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又培养了专业人才[15]。

3.2.3 培养模式研究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增加专业特色课程,提高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课率;借鉴“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优化导师制度[16-17];以古代的师承教育与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实行导师制和师徒制,双轨制的培养模式[18-19]。研究生是创新的主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激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20],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3 研究的进路展望

近三年的高频关键词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一带一路”“国际化”。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更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1-22]。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医药医疗对外交流合作的核心要求[23]。另外,外语能力是中医药涉外活动的关键要素,加强外语素质教育,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对外诊疗服务[24-25]。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路。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提出,中医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未来中医药研究生的教育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发文可视化中医药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