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几何直观探析计算教学的本质
——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为例

2022-07-22 06:31安徽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235399李晓宁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14期
关键词:直观图分母西红柿

安徽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235399)李晓宁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促理明法,探析计算教学的本质呢?笔者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数线引入,拓展分数认识

师(出示图1):在数线上你看到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图1

生1:

(结合学生思考,课件出示等数的图例)

师:在数线上,还可以找到许多分数,分数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分数都有许多的形式。刚才找到的这些分数中谁当家?

生2(指图2)2个加3个是5个也就是58。

图2

……

(通过交流,学生懂得了“分数单位相同,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的算理)

师:看来,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都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

【思考】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对数本身意义的认识基础上的。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更体现在对其个体意义的理解上。在复习引入环节,先借助学生熟知的数线直观图表示,让学生找出和大小相等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找出异同点;最后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一类等值分数进行比较,“以形促数”深化学生对“分数大家庭”的理解。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形解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唤醒学生“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分子能直接相加减”的计算经验,让学生的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为后继的计算学习奠定扎实的认知基础。

二、借助直观图式,表达数量关系

(学生想象后,教师出示图3)

图3

师:请提出用加法解决的一步问题,并列出算式。

生1:种黄瓜和西红柿一共用了这块田的几分之几?算式是

生2:种豆角和辣椒一共用了这块田的几分之几?算式是。

……

【思考】教师出示信息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想象怎样用图来表示这些信息。借助几何直观图表示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变“看不见”为“看得见”,使数量关系变得简洁明了,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学生在体会图形简洁美的同时能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开放。

三、多种方法表征,明白计算算理

生1(出示图4):我先把纸对折,找到其中的画斜线;再对折,找到画斜线。从折痕处就可以看出原来的变成这样的结果就是

图4

生2(出示图5):我先把圆形平均分成2份,表示黄瓜占然后把剩下的又平均分成2份,表示西红柿占这样半个圆和个圆合在一起就是3个也就是所以

图5

生3(出示图6):我画的图大家能看明白吗?

图6

生4:这里的是什么意思?

生3:我在画的时候发现可变成所以。

师: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

生5:听明白了可以用表示,这样就变成同分母分数相加了。

生6(出示图7):我画的是线段图,也能看出

图7

师: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你会减法吗?种黄瓜比种西红柿多用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你会算吗?用手中的学具画一画,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生1(出示图8):请大家看看我画的图,能看懂吗?

图8

生1:我先把正方形的田平均分成2份,表示黄瓜占然后把的田又平均分成2份,表示西红柿占,半个田减去的田,还剩下,所以。我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图9

【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算理和算法呢?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领,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多角度的思路,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彰显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直观操作活动,外显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用“形”来刻画和解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借助折纸和画图直观表示结果后,教师通过追问“怎么用算式把转化成这个过程表示出来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借助丰富的图形表征把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可见,有效沟通了直观运算和通分的联系,“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的道理呼之欲出。在此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画图说明计算结果的经验,体会了转化思想在沟通新旧知识以及解决新问题中的作用。这样教学避免了直接生硬的给予,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建构。

四、看图说理,助推思维发展

师(指图3):仔细观察,你能算出黄瓜、西红柿、豆角和辣椒一共占了这块田的几分之几吗?

生1:

师:生1用了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2:他用了通分的方法,即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

师:这种算法很简洁,能结合图示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3:从图3中可以看出整块田就是一个整体1,其他的占了只要减去就可以算出黄瓜、西红柿、豆角和辣椒一共占了这块田的

师:真棒!借助直观图清楚地说明了计算的道理,把这么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便的一步计算。看来图形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思考】在拓展练习环节,教师将繁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为可见、可画、可操作的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使学生能够结合情境列出算式。在计算时学生一般都会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因此对于第二种方法,学生刚开始很难理解。这时,借助直观图就可说明只要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就是所求的结果。教学中巧借“形”使本来抽象的算式变得直观而富有灵性,达到“一图抵百语”的效果。

综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能只重算法而轻算理。学生不仅要掌握算法,更要理解算理。在计算教学中合理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教学,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教学的意识,特别在计算教学中要适时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丰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感受,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彰显计算教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直观图分母西红柿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西红柿熟了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中线段的变化规律探讨
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何种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