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盐类成核剂改性煤基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研究

2022-07-25 04:02黄起中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熔融聚丙烯模量

黄起中

(国家能源集团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家电等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 531万辆,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的总产量达到3.8亿台,因此,对质量轻、性能优异的聚烯烃需求越来越大。其中,抗冲共聚聚丙烯是以丙烯均聚为主体,同时含有乙烯-丙烯共聚的聚烯烃,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1-2],但在韧性提升的同时会引起刚性的下降,因此,如何在保证韧性的同时提高刚性,达到刚韧平衡是目前开发高流动抗冲共聚聚丙烯面对的难题[3-4]。采用成核剂来制备刚韧平衡聚丙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的性能提升效果存在差异。其中,α成核剂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聚丙烯的刚性,而且可以细化聚丙烯的球晶,提高结晶速率,缩短成型周期[5-7]。因此,可以通过在共聚聚丙烯中添加α成核剂来制备刚韧平衡的抗冲共聚聚丙烯。聚丙烯用α成核剂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两种。其中,有机成核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好,成核效率高,可大幅提高材料的刚性,同时对聚丙烯透明性影响不大。本工作选择了两种苯甲酸盐类成核剂NA-1和NA-2,研究其对抗冲共聚聚丙烯K7726H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为其在煤基聚丙烯中的工业应用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K7726H粉料,国家能源集团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德国BASF公司;缚酸剂硬脂酸钙,发基化学品(张家港)有限公司;苯甲酸盐类成核剂NA-1,NA-2: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以上均为工业品。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HT-30型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橡塑机械厂有限公司;CJ80E型注塑机,广州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Q2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仪器公司;CMT4204型万能电子实验机,美特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XJJD-5型摆锤冲击试验机,河北金建机械有限公司;MI-4型熔体流动速率仪,德国高特福公司;6801型色彩精灵型黄色指数仪,德国BYK公司。

1.3 试样制备

称取聚丙烯粉料10 kg、硬脂酸钙4 g、抗氧剂1010 4 g、抗氧剂168 8 g,成核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3,1.0×10-3,1.5×10-3,2.0×10-3,放于自封袋中充分晃动,混合均匀;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第1~第7区的温度分别为200,220,230,230,230,230,210 ℃,机头温度230 ℃,主机螺杆转速180 r/min,喂料转速15 r/min;将得到的聚丙烯颗粒在注塑机中注塑成标准样条,注塑机第1~第3段的温度分别为210,205,195 ℃,第1~第3段的射胶压力分别为105,105,90 MPa,保压压力分别为80,70 MPa。

1.4 测试与表征

结晶熔融行为:称取3~5 mg试样置于铝制试样皿中,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以50 ℃/min快速升温到200 ℃,恒温5 min以消除热历史,然后以10℃/min降至40 ℃,再以10 ℃/min升至200 ℃。结晶度(Xc)按式(1)计算。

式中:ΔHm为聚丙烯二次熔融时焓值,J/g;ΔHf为100%结晶的聚丙烯完全熔融时焓值,取209 J/g。下同。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按GB/T 1040.2—2006测试,拉伸速度为1 mm/min;弯曲性能按GB/T 9341—2008测试,弯曲速度为2 mm/min;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按GB/T 1043.1—2008测试,摆锤冲击能量为4 J。

熔体流动速率(MFR)按ASTM D 1238—2010测试,挤出温度230 ℃,载荷2.16 kg,口模直径2.095 mm。

黄色指数按ASTM E 3138—2010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结晶熔融性能的影响

从图1和表1看出:纯聚丙烯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温度分别为127.5,124.2 ℃,添加成核剂后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明显增加。当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5×10-3时,添加NA-1和NA-2使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分别提升至129.9,127.6 ℃,半峰宽温度从纯聚丙烯的3.2 ℃分别降至2.5,2.6 ℃。

表1 结晶性能数据Tab.1 Data of crystallization performance

图1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从图1和表1还看出:随着成核剂用量的提高,聚丙烯的结晶温度逐渐增加,当成核剂质量分数为2.0×10-3时,添加NA-1和NA-2使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分别提升至131.4,129.2 ℃。同时,随着成核剂用量的提高,Xc逐渐增加,从纯聚丙烯的43.2%分别提升至成核剂质量分数为2.0×10-3时的50.3%,49.9%。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少量的成核剂,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起始温度、半峰宽温度和Xc等明显提升,因此,成核剂的添加,可以提供更多的成核位点,加速聚丙烯的结晶速率,通过细化球晶,使结晶均匀化、规整化;但随着成核剂用量的提高,成核剂在聚丙烯熔体中逐渐达到饱和。另外,与NA-2相比,NA-1有着更佳的成核性能,这可能是因为NA-1有更好的分散性能所致。

从图2可以看出:添加两种成核剂后,聚丙烯的熔融温度均在163.0 ℃右,出现一个典型添加α成核剂出现的熔融峰,没有出现熔融峰双峰现象。这说明两种成核剂均为α成核剂,主要提高聚丙烯的刚性。

图2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熔融性能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melting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2.2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改性前后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纯聚丙烯的拉伸强度为20.1 MPa,添加两种成核剂后,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增加,当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5×10-3时,NA-1改性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提升至22.4 MPa,NA-2改性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提升至22.6 MPa,分别提升了11.4%,12.4%,表明添加少量的成核剂即可有效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但随着成核剂用量的逐渐增加,改性聚丙烯的拉伸强度略有提升,但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与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性能影响的规律基本一致。

图3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拉伸性能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从图4可以看出:添加两种成核剂后,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提升趋势与拉伸强度基本一致,两种成核剂在不同用量下均使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有较大提升。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5×10-3时,NA-1改性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提升至1 118 MPa,NA-2改性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提升至1 055 MPa;随着成核剂用量的提高,弯曲模量逐渐增加,但提升幅度较小,即低成核剂用量即可显著提升聚丙烯弯曲性能;进一步提高成核剂用量,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提升幅度较小。

图4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弯曲性能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flexural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从图5可以看出:纯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为12.3 kJ/m2,添加成核剂NA-1后,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当NA-1质量分数为2.0×10-3时,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增加至14.0 kJ/m2,提升幅度为13.8%;添加NA-2后,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NA-2质量分数为2.0×10-3时,聚丙烯的冲击强度降至11.5 kJ/m2。也就是说成核剂NA-1在促使聚丙烯刚性提升的同时,也可以使其韧性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与其优良的成核性能密切相关。与NA-2相比,NA-1可以使K7726H具有更高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温度,说明NA-1具有更强的结晶能力,可以使聚丙烯分子的球晶排列更加均匀细密,球晶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促使聚丙烯体现出更优良的韧性,即冲击强度提高。因此,成核剂NA-1是一种刚韧平衡成核剂,除了能够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还可以提升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更加适合制备刚韧平衡的抗冲共聚聚丙烯K7726H。

图5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抗冲击性能的影响Fig.5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impact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2.3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黄色指数和MFR的影响

从图6 可以看出:纯聚丙烯的黄色指数为-1.3,添加成核剂NA-1和NA-2后,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聚丙烯的发黄,特别是在高成核剂用量的条件下,添加成核剂NA-1使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增幅大于NA-2,但二者对聚丙烯的发黄程度均未达到影响其正常使用的程度。

图6 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影响Fig.6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cleating agents on yellow index of polypropylene

从表2可以看出:纯聚丙烯的MFR为36.4 g/10 min,添加成核剂后,聚丙烯的MFR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很小,说明成核剂并没有对聚丙烯的MFR产生明显影响,也就是说成核剂的引入对聚丙烯的加工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表2 两种成核聚丙烯体系的MFRTab.2 MFR of two nucleated polypropylene systems g/10 min

3 结论

a)成核剂NA-1和NA-2均为典型的α成核剂,NA-1较NA-2具有更好的成核特性。

b)两种成核剂均可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且提升幅度相当,而NA-1在提升聚丙烯的弯曲模量方面略优于NA-2,且NA-1能够有效提升聚丙烯的冲击强度,NA-2使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下降。

c)两种成核剂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聚丙烯的发黄,但发黄程度都比较微弱。

d)两种成核剂没有对聚丙烯的MFR产生明显影响,即成核剂对聚丙烯加工性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e)NA-1和NA-2均可以作为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增刚成核剂使用,并且NA-1改性聚丙烯体现出更为优良的综合性能。

猜你喜欢
熔融聚丙烯模量
热塑性聚氨酯的多晶型结晶行为和多重熔融峰现象
基于全厚式路面加铺层的反算模量与动态模量相关性研究
U-Al合金燃料元件反应堆严重事故下熔融物迁移行为研究
红黏土路基的动态与静态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聚丙烯装置称重单元联锁系统抗晃电技术
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危险废物等离子熔融熔渣二次灰污染特征及资源化应用潜力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比对试验研究
Silent love 沉默的父爱
博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汽车零部件更轻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