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情新闻评论应修炼的三重“功力”

2022-07-27 01:01田晨旭
中国记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功力抗疫北京

4月末,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北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为及时报道瞬息万变的疫情形势,讲好北京抗疫故事,新华社北京分社将全体记者进行整合分工,设立防控封控组、科技创新组、保供保通组、形势研判组、对外评论组五大疫情报道组,形成了对北京疫情的全方位报道团队。

对外评论组中的“评论小分队”集体,以近乎“日更”的速度对北京新一轮疫情中的热点事件及时发表评论文章。从4月25日起,连续采写播发《疫情处置就得“以快制快”,北京紧急“加更”加得及时》《北京抗疫观察:以快制快,守住民生温度》《紧紧依靠人民打好人民战争》《北京“感染者218”缘何被赞上热搜?》等十余篇评论文章,不少稿件采用过百家,微信阅读量突破“10万+”,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成为一篇篇“爆款文章”。

总结涉疫情评论的写作经验,笔者认为,要不断提升评论水平,夯实评论能力,新闻记者需要修炼好三重“功力”。

一、细察“天气”,为评论提供基本遵循

评论写作并非是记者信马由缰的个性抒发,而是慎之又慎的严肃表达。因此定调落笔,记者还需坚持好“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对“天气”仔细观察。

所谓“天气”,首先是读懂“大气候”,即学深悟透中央重要精神、读懂弄通国家政策方针。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而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及时、认真掌握我国的防控方针、政策、措施,有助于把握好疫情评论的基调,避免出现错误倾向。

以本次疫情报道中采写的《紧紧依靠人民 打好人民战争》一文为例。5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做出了系列部署,而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在5日发布《致全市市民朋友们的感谢信》,号召北京市民团结一心继续做好抗疫工作。新华每日电讯与北京分社迅速捕捉到两条新闻的契合点,通过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从一地实践看中央精神落地,从北京市抗疫实践讲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评论播发后得到广泛认可,也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少网友同心抗疫的热情。

“天气”的第二方面指的是看清“小环境”,即贯彻群众路线,倾听新闻事件舆论场中的群众呼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亦是重要一面。要做到这点,既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走访中记录好群众声音,也要杜绝人云亦云,不做随波逐流的简单迎合,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比如在今年以来的各地本土聚集性疫情中,既有群策群力、共筑疫情防线的感人事迹,也有少数地区工作不严不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客观现象。在此背景下,疫情评论基调应该是辨清主流、唱响主流。针砭时弊的同时,也讲好抗疫故事,为人民群众树立信心、激发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具体评论写作中,我们要实时关注、细细品读“天气”,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也是我们评论写作的根本遵循。

二、内修“正气”,让评论保持强劲力道

记者具有特殊的话语权,应意识到重任在肩。尤其是以观点输出为核心的新闻评论,更要求记者内修“正气”,让评论始终保持强劲力道。

内修“正气”,首先是要有激浊扬清的意气。新闻评论依托大事、热点或舆情而生。如果对新闻事件漠不关心,只做“消息搬运工”,评论无从谈起;如果对新闻事件无情无感,只做“观点搬运工”,评论了无生气。如果写新闻评论含糊不清,只做“事后和事佬”,评论平平无奇。让新闻评论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果,考验的正是记者激浊扬清的意气。

新闻工作者是“桅杆上的瞭望者”,对于新闻事件理应保有强烈的新闻热情和是非曲直的基本判断。

互联网放大了各路声音,让社会舆论复杂多变。以新华社总编室评论部策划,多个分社参与的“凝心聚力抗疫情”系列新华微评为例,当时,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地正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与病毒共存论”“躺平论”等谬论却沉渣泛起,对抗疫形成消极影响。针对这样的错误言论及其背后的“拥护者”,编辑与记者们合作连续推出《“动态清零”才是制胜法宝》《“奥密克戎”绝非“大号流感”》《从严防控,绝不“躺平”》三篇评论,从多个角度对错误言论予以批驳,在互联网上唱响了积极抗疫的正能量。

当然,一腔“正气”绝非“匹夫之勇”,新闻评论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评论写作终归要落脚于思辨的表达方式。在理性客观审视新闻事件后,深入浅出叙事、辩证清晰说理、旗帜鲜明评议,做到既有明辨是非的锐度,也有推动进步的力度,亦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 图为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侠克、谢晗在采访疫情情况。

三、厚植“底气”,给评论积累丰富“养料”

评论报道通常被认为是新闻写作中的“高阶任务”,考验着一名记者的综合新闻素养。为此,我们应厚植“底气”,给评论积累丰富“养料”。

厚植“底气”,首先要有扎实的素材储备。“新闻评论不需要采访”,这是不少人对于评论业务的误解。事实上,新闻评论格外强调时效之“新”与记者所“闻”,写作所需的采访储备有时更甚于消息与通讯。以《北京抗疫观察:以快制快,守住民生温度》一文为例,记者在接到写作任务时并未急于动笔,而是通过实地采访、与一线同事沟通、在线查询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等方式及时掌握海量信息。这样做一是让评论有真情实感,二是为评论提供众多最新论据,此外,还能确保文章基调与论点的准确性、客观性,对文章大有裨益。

除了新闻发生当下的采访准备,评论写作还应具备稳定的“评论感”。评论写作的逻辑与思路较其他新闻作品略有不同,需要保持长期的写作习惯方可把握一二。而长期的、全领域的知识储备,则可让记者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及时发声、言之有物。

为此,记者既要做知识“杂家”,通过海量阅读与多样采访积累丰富的知识与人生阅历,为评论工作“广积粮”;同时要养成评论习惯,始终保持“战斗状态”,丰富写作思路,维持自身的“评论感”。

猜你喜欢
功力抗疫北京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北京,北京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