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视域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研究

2022-07-28 03:01刘卫民
科技风 2022年20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产教战略

刘卫民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自197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文件,调动了职业院校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但是,职业教育“下乡”力度不大、服务范围有限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下乡”渠道不多不畅、政策联动效应有限。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教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就是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教育与这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有关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联动的生态系统。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中的有关结构也是一个联动的生态系统。职业院校依托乡村开展产教融合,可能面临承载能力有限、条块分割协调难、多头管理对接难等问题。如果没有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及广大村民的支持,那么产教融合就难以持续。因此,探索多元主体共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分必要。

一、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就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

(一)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作为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贡献最直接的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长效机制,让职业教育深深地扎根乡村、长期深耕乡村产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乡村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下乡服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并带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

(二)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下乡”面临的条块分割协调难、多头管理对接难、点多面广组织难、师生食宿安排难等实际困难。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等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破除条块分割藩篱,打通产教融合通渠,凝聚优惠政策合力,可以突破产教融合“上热下冷、校热企冷”的困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论。

(三)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国家每年出台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可是,由于职业教育“城市化”、毕业生“市民化”加剧了乡村“空心化”,因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旨在把职业教育重心由都市工业、服务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让更多的毕业生由市民转变为现代新型农民,以产教融合为引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整个乡村社会经济体系就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及广大村民共同构成了一个联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职业教育和乡村经济社会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动行为规律,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技术赋能,为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乡村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前景。构建以产教融合为路径、连接职业教育供给端与乡村经济社会需求端的产教一体化生态系统,促进二者同步良性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我国乡村治理体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健全,条块联系集中度高,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联动机制具有可行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具有扶持、引领、监督和推动的职能;其次,地方政府拥有管理、调度、协调区域内人财物资源的权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联动机制具有可操作性。以“三农”问题的农村公共产品为例,农村的水电、道路、通信、气象、文化、卫生等,还包括江河治理、大型防护林工程、农村电网等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可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支持,从而促进地方乡村振兴建设。最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就是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乡村人才振兴的重担,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三、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的必要性研究

(一)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产业兴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农村发展的天地很广阔,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要发展产业。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而只有凝聚各方力量多方联动,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各方利益联结机制,才能保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整合各类资源释放“三农”优惠政策红利的需要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各部门和主体应多方联动,整合各类资源,最大程度上把握好政策红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项目立项的绿色通道、税收优惠、政策补贴、基金引导等内容上落到实处、用到好处。

(三)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科学技术下乡引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需要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科技需求,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联盟等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农业科研攻关,推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引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

(四)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需要

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作为乡村振兴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为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优惠的政策、优质的资源、新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新的治理技术。同时,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是实施乡镇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乡村治理目前是以村干部为主体,考虑村干部身份的多重属性及各方面综合素质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存在差异,应以协同治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强化科技运用以及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以综合性、配套性改革为动力,树立以民为本的协同治理理念,完善传统监督和现代技术监督机制,提升村干部能力和素质,加强村干部队伍递进培养以及完善考核奖惩一体化制度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建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五)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用人单位需求的不一致,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社会发展需求不一致。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补齐农村人才供给短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这就需要多方联动深耕乡村,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调优乡村人才结构,多渠道提升农村人才培养精准度。职业教育在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上,重点服务农村的特色产业,将人才培养全程渗入农业产业发展中,让人才培养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全方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做好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桥梁和润滑剂,村委会、经济实体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用新技术、新技能提升产能,带动农民致富。

(六)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机制是鼓励学生创业创新的需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打造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业链有机衔接的乡村人才培养孵化体系,职业教育应坚持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农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鼓励学生创业创新,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通过“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多方协同,深化“学历+技能+创业”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鼓励和扶持农民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致富。

四、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联动机制实施路径

(一)建立组织机构

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加强思想引领和组织协调。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高职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管理行政区域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完善和优化教学基本建设和基本配置,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内涵质量,凝聚合力推动职业教育走向乡村,服务“三农”。

(二)保障运行条件

以地市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深入探索职业教育与涉农培训深度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具体方式方法,搭建多元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平台。一方面优化涉农培训资源配置,切实提高涉农培训质量;另一方面,聚集政府各类涉农培训资金集中投入职业院校,切实解决职业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具体做法有:选择区域、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教学实训基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依托行政区域搭建产教联盟信息平台,打通校、企、政、行信息沟通渠道,为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引智入园办学兴业,支持职业院校把实习实训基地、技能技术培训中心、科创中心建在产业园区,把课堂设在车间,把名师工作室搬进厂区,鼓励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

(三)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拓宽职业教育服务范围,不断开发产教融合新项目,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博弈均衡原理,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制度,强化参与人权利、义务与责任;以互利共赢为纽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签订互利共赢合作协议,以长效合作机制为纽带稳固合作关系。

(四)打造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中坚力量的职业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深化学校对接地方产业、教师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教育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专业人才。教师应加强基层教育实践体验,进一步厚植乡土情结,浸润基层教育情怀,增强服务乡村教育的本领和能力。打造一支热爱乡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五)完善督导评价

在县级及以上教育局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督导评估机构,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区域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和定期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奖励或问责。对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就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和履职情况进行业绩考核和考评,督促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意识。

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行政部门、行业组织、村委会的积极作用,合力攻克产教融合中条块分割难协调、多头管理难对接、点多面广难组织、师生食宿难安排等诸多难题,打通产教融合通渠,让职业教育重心由都市工业、服务业转向乡村产业,让职业教育扎根乡村、深耕乡村,以解决乡村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并引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产教战略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战略
“多规合一”联动机制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战略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