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双束变异引起腕管综合征1 例

2022-07-30 02:17陈步国吴贞志董自强吴尧郑大伟朱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腕部管内波幅

陈步国,吴贞志,董自强,吴尧,郑大伟,朱辉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4

1 病例资料

患者 女,46 岁,因右手拇、示、中、环指麻木20 年,加重3 年来院就诊。夜间症状加重,影响夜间睡眠,甩手、按摩后症状可缓解。体格检查:右手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感觉减退,浅痛觉消失,深痛觉存在,拇对掌活动正常,大鱼际肌肉轻度萎缩,Phalen 试验(+),腕部Tinel 征(+)。肌电图检查示:正中神经支配拇短展肌未见自发电活动,募集反应呈单纯相,分别在腕部、肘部刺激右正中神经,在拇短展肌记录CMAP,其潜伏期分别为:6.45 ms、11.3 ms,波幅分别为11.4 mV、11.1 mV,腕至肘运动传导速度45.5 m/s,右中指正中神经SNAP 波幅3.9 uV,感觉传导速度27.7 m/s。腕部神经超声检查示:右腕部正中神经阶段性异常增粗,于豌豆骨水平分成双束(图1),两束正中神经完全分离,直径约相等(图2)。左侧腕部正中神经为单束,未见异常。诊断:右侧腕管综合征。在平卧体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于右手掌近端大鱼际纹尺侧约0.5 cm 处做长约2 cm 纵行切口,游离软组织,切开腕横韧带,见腕横韧带增厚、质韧。术中探查见腕管内两根平行正中神经,粗细基本相同,每束与正常人正中神经直径基本相同(图3,4)。两束正中神经均于腕横支持带近端嵌压,局部充血水肿,质地无明显变性。术后3 天患者自诉夜间麻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5 个月肌电图示:术后5 月复查肌电图:拇短展肌未见自发电活动,募集反应呈单纯混合相,腕部刺激正中神经,拇短展肌CMAP 潜伏期为4.3 ms,波幅11.6 mV,正中神经中指SNAP 波幅7.8 uV,感觉传导速度(SNCV)45 m/s。术后6 月来院复诊,右手感觉完全恢复正常,大鱼际肌肉萎缩已完全恢复。

图1 超声示右腕部正中神经阶段性异常增粗,于豌豆骨水平分成两束 图2 超声示腕管内两束正中神经完全分离,直径约相等 图3、4 术中见腕管内双束正中神经,粗细基本相同,每束与正常人正中神经直径基本相同

2 讨论

造成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病因较多,包括腕管的容量减少和腕管内容物增加;如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及腕部肿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解剖异常、正中动脉压迫、栓塞及腕部外伤等[1],但关于正中神经变异引起腕管综合征的文献较少。王哲等[2]报告1 例不属于Lanz 分型[3]的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变异引起CTS,其屈肌支持带远端存在1 束正中神经分支的盲端,该端的深面有两束正中神经穿出。本例患者的特点是正中神经双变异自腕管近端分成双束,每束粗细接近正常正中神经而引起的CTS,其特点符合Lanz 分型的正中神经裂型。临床上正中神经裂型变异率较低,国内Chen 等[4]报道为3.1%、国外Iannicelli 等[5]报道也仅为2%,因此正中神经裂型再发生CTS 甚为罕见。该CTS 患者发生的病因是腕管内正中神经双束变异使得腕管内容物增加,引起腕管内压力增高。因此在行CTS 手术时,尽管正中神经变异的可能性小,但仍需充分考虑正中神经变异引发CTS 可能。因此行CTS 术前建议辅助神经超声检查,明确腕管内正中神经有无变异;术中操作需注意分辨正中神经与肌腱,防止将变异的1 束正中神经误认为肌腱以及术中牵拉、钳夹等造成医源性损伤。

猜你喜欢
腕部管内波幅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腕部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情况影响分析
管内单相流强迫对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浅析腕部抓握解脱技法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腕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自然对流对吸热管内熔盐对流传热的影响
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切除并Ⅰ期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应用
A股ETF引伸波幅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