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涡轮机引发的能源博弈

2022-08-01 07:19曹然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北溪涡轮机尔茨

曹然

“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图/IC 

当地时间7月17日,一台此前在加拿大检修的俄罗斯“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涡轮机经空运抵达德国。如果物流和海关没有问题,涡轮机将在五至七天后到达俄罗斯。

这次跨越大西洋的远程运输原本是7月初“北溪1号”年度检修例行工作的一部分。但在俄乌冲突升级、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全面制裁的背景下,这趟运输变得不同寻常。先是加拿大方面以“受制裁限制”为由,表示难以将德国西门子公司送来检修的涡轮机送还俄罗斯。紧接着,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将“北溪1号”的天然气输送量锐减至平时的40%。

到涡轮机被送还前的一周,欧洲官员们警告称,俄方可能趁这个暂时关闭管道的机会“完全停止对欧供气”,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强调“看不到加拿大归还涡轮机的迹象”。双方都不断渲染对方发起能源“脱钩”的可能,但实际进展显示,没有任何一方想主动迈出这一步。加拿大最终发出了“有时限且可撤销的许可证”,保证涡轮机“回国”。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高调反对,称乌克兰人绝不接受加拿大和德国的妥协,但美国政府支持盟友的决定。过去一个月间,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致力于利用G7峰会和北约峰会推动盟友进一步升级对俄制裁,落实“石油限价”等新举措。但正是在以德国总理朔尔茨为首的部分欧洲领导人的反对下,拜登的反復提议未获实际进展。

自今年2月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对俄制裁“突飞猛进”,近期却为何屡屡“踩刹车”?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给出的理由是:“(制裁)针对普京及其支持者,并非旨在伤害我们的盟友及其民众。”朔尔茨政府的高级官员在“涡轮机风波”解决前警告,德国人要为天然气成本“增加三倍”做好准备。在布鲁塞尔,因为预计西方和俄罗斯的进一步对抗可能导致俄罗斯在2022年年底前完全停止对欧天然气供应,欧盟委员会在应急计划草案中规定各成员国的“公共和商业建筑”的暖气从秋季起只能加热到19℃。

分析指出,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和供应多样化,符合德国社会对“绿色未来”的期望,也是德国政府增强国家安全的长期议程。俄乌冲突加剧,也极大地加速了这一进程。德国4月发布的能源新政已经将俄罗斯天然气在德国市场的占比从现有的55%减少到两年后不足10%,但德国也担心这会对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造成冲击。

对俄制裁推动了挪威-德国天然气合作,促使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复活节一揽子计划”落地,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德国利益。但当制裁威胁到基本能源供应,朔尔茨显然反对过早与莫斯科“脱钩”。

另一方面,虽然乌克兰政府多次对德国政府的动向表示失望,但事实上,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稳定,是德国政府能继续在战场上“帮助乌克兰”的前提。特鲁多对“归还涡轮机”的进一步解释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横加制裁,不仅可能导致欧洲爆发重大能源危机,还会使得面临生活困境的欧洲民众对乌克兰的支持度下降。

引发“涡轮机风波”的“北溪1号”项目始于1997年,经由波罗的海进入西欧。冷战结束后,“铁幕”这端的德国与另一端的俄罗斯由此实现了最初的合作,推动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欧洲在能源供应上摆脱美国的影响,也为后来“由欧盟和俄罗斯共同塑造欧洲新秩序”的构想奠定了基础。而“北溪1号”绕道波罗的海而非经过东欧,就是因为俄德双方希望这种合作“不受到政治问题的干扰”。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加剧,“新秩序”不再为人提及,德国推动能源结构和供应多样化的正常进程则被政府描述为“摆脱俄罗斯、建设欧洲能源自主”,这意味着俄罗斯再次被排除于西欧主要国家的“欧洲”概念之外。然而,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脱钩”、应以怎样的速度“脱钩”?欧洲仍处于摇摆中。意大利执政联盟因对俄政策而分裂,德国、加拿大政府在能源制裁问题上退后一步,都是这种摇摆的具体表现。

猜你喜欢
北溪涡轮机尔茨
“北溪一号”为何选用西方涡轮机
音乐家的“无理”要求
北溪-2背后的政治博弈
状元秀 马克尔·富尔茨
构造图形法解一类代数题
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选
北溪书画
最大的积木风力涡轮机14.62万块积木建造
谈谈七律《北溪村》的创作
读格尔茨《仪式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岛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