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胃微小息肉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2-08-02 06:27张秀丽张西亮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胃肠镜科47600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切术息肉胃镜

张秀丽 张西亮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胃肠镜科 4760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腹部不适症状[1]。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部疼痛、恶心、腹胀等,甚至有致癌的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接受检查并接受有效治疗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2]。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高,胃镜应用越来越广泛,胃息肉确诊率逐年增多[3]。现阶段,临床治疗胃息肉仍以内镜下切除术为主,虽能达到治疗息肉的目的,但术后易导致穿孔、肠痉挛、出血等并发症。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为非接触性凝固术,可通过高频电流对息肉组织产生凝固效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本文旨在分析内镜下高频切除术与APC术的效果及优势,以期为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胃微小息肉患者114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7.81±6.98)岁;体重指数18~27,平均体重指数22.16±1.29;息肉直径4~15mm,平均息肉直径(9.73±2.31)mm;息肉位置:胃体22例,胃底15例,胃窦2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9.26±7.15)岁;体重指数19~25,平均体重指数22.47±1.13;息肉直径5~16mm,平均息肉直径(10.24±2.19)mm;息肉位置:胃体21例,胃底14例,胃窦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经胃镜、病理检测确诊为胃微小息肉;②年龄27~76岁;③无手术禁忌证患者;④生命体征平稳且符合手术指征;⑤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酒精依赖性患者;②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患者;③精神性疾病影响沟通患者;④无既往手术史;⑤确诊恶性肿瘤患者;⑥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患者;⑦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1)术前8h禁食,4h禁饮;(2)术前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测、肝肾功能检测、心电图及凝血功能;(3)药品及设备:达克罗宁胶浆(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523),瑞芬太尼(厂家: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422),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CV260SL电子胃镜,PSD-30型高频电发射器,ERBE 300氩离子凝固仪。

1.3.2 研究组:采用内镜下APC治疗。具体方法:(1)口服达克罗宁胶浆,开启常规监测,以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待监测指标稳定进行手术操作;(2)置入电子胃镜,确定息肉位置、形态,插入氩离子导管,以2~3s/次距离息肉3mm电凝治疗,待息肉呈黑色或泛白,以氩气刀及圈套器切除息肉;电压:40~60V,流量:1~2L/min;(3)采用氩气刀凝固止血,退镜,术毕。

1.3.3 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1)监测内容及麻醉方法同观察组;(2)置入胃镜,确定息肉位置、形态,抽取黏液充分暴露息肉,以电切套圈套住息肉,缓慢收紧,参数设置:电切功能率:电凝功率45W,通电间隔1~2s,通电切除息肉,电凝止血;(3)取出息肉,检测病理,退镜,结束手术。

1.3.4 术后护理:禁食24h,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10)口服,40mg/次,1次/d,服用2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住院时间。(2)对比术前、术后12h胃功能指标,采集两组晨起静脉血,离心(4 000r/min)10min,取上清液,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OT)、促胃液素(GAS)、血管活性肽(VIP)水平。(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肠痉挛、溃疡、消化道出血、穿刺、感染等。(4)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胃功能指标 术前两组MOT、GAS、VI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h两组MOT、GAS水平降低,VIP水平升高,且研究组MOT、GAS水平低于对照组,VI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7.54%(χ2=4.254,P=0.039<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脱落病例;研究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51%(2/57);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51%(2/57);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

3 讨论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调查显示,女性胃息肉发病率低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胃息肉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胃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根据其病理形态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息肉、增生息肉等,而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导致癌变的重要因素。早期有效治疗对预防癌变、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6]。高频电切术作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案,能通过电流高温将息肉组织分离并达到止血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近年有研究显示,内镜高频电切术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7]。

APC是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术,利用氩气产生高温,引导和凝固病灶,进而达到治疗息肉的目的。APC凝固深度易于控制,可减少对胃黏膜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未损伤深层黏膜及血管,可促进胃黏膜及胃液分泌细胞功能恢复,避免胃黏膜萎缩、发生恶性病变[8-9]。本文结果显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APC治疗胃微小息肉术后6个月复发率相当,而APC手术治疗胃微小息肉能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究其原因可能是APC术凝固深度可自由控制,不损伤深层黏膜表皮,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深层胃黏膜组织及血管未受到损伤,能促进细胞分泌功能恢复和胃黏膜修复,防止发生黏膜萎缩及恶性病变[10]。

MOT是分布于小肠消化道激素,由MO细胞分泌,通过刺激消化肌促进胃肠收缩,加速胃肠蠕动。MOT水平增高可引发腹痛、腹泻[11]。GAS由G细胞或胰岛D细胞合成,主要在胃部、十二指肠发挥作用,能促进胃体、胃窦收缩,改善胃肠分泌功能,增强肠道蠕动;GAS在胃肠黏膜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能促进胃黏膜、蛋白质合成,加速创面修复。VIP由肠道神经元合成,具有双重作用。VIP作为神经肽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流,促进气管平滑肌松弛;作为胃肠激素能舒张平滑肌,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肠道排空[12-13]。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MOT、GAS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IP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内镜下APC治疗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两种手术治疗胃微小息肉患者效果确切,与内镜高频电切术相比,内镜下APC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胃肠功能改善;但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纳入样本容量较小有关,有待扩大样本容量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电切术息肉胃镜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60例临床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