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地萸生髓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2-08-02 06:27尹永涛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外六科451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椎体

沈 凯 尹永涛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外六科 451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v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群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加,而腰椎作为人体的主要承重结构,骨折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其他部位[1]。当前临床对于OVCF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二者对OVCF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公认[2],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对骨质疏松症改善并不明显,骨质疏松症既是引发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根本原因,又是导致术后骨不愈合的关键因素,因此,术后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效果极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在PKP治疗基础上辅助以中药治疗,旨在探讨中药自拟地萸生髓汤对PKP术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掷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4~72岁,平均年龄(67.25±8.07)岁;病程7~21个月,平均病程(15.13±2.04)个月。观察组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6.88±8.51)岁;病程5~23个月,平均病程(15.35±1.86)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MRI、X线等检查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3],且均是新鲜骨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独立配合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其他非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合并严重神经损伤组织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PKP术后接受西药阿仑膦酸钠片(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国药准字J20130085,规格:70mg/片)治疗,每周服用1次,1片/次,于晨起进食前30min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自拟地萸生髓汤治疗,方剂组成:熟地30g、山茱萸10g、骨碎补12g、怀牛膝15g、桃仁10g、红花10g,上诸药水煎服,浓煎至200ml左右,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椎体后凸角度(Cobb)、伤椎前缘高度,并检测腰椎的骨密度。(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Ⅰ)。(3)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功能障碍情况,包括负重、行走、站立及疼痛程度等10个维度,每项维度1~5分,得分越低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轻;通过VA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疼痛程度,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形态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以及腰椎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明显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升高,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形态功能比较

2.2 两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BALP明显升高,CTX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比

2.3 两组ODI、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ODI及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ODI及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据统计,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84%,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常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以及髋骨[4]。目前,临床对于OVCF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PVP、PKP,二者在OVCF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而达到稳定椎体、缓解脊柱疼痛、增强椎体强度的作用。然而骨质疏松症不仅是引起骨折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是术后骨愈合迟缓、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常在手术治疗后辅助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5]。阿仑膦酸钠是一种预防髋部和脊柱骨折的药物,其对破骨细胞作用部位具有亲嗜性,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还能降低骨转换,使骨形成超过骨吸收,从而提高骨量,增加骨骼强度[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阿仑膦酸钠与中药联合应用,其抗骨质疏松作用更强,能够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7]。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骨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骨的强健与肾密切相关,而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亏,肾精不足,使骨髓生化无源,筋骨失养,筋骨枯空,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再加上手术创伤,耗伤气血,使气滞血瘀、骨痿进一步加重,故术后辅助治疗应坚持强肾健骨、活血通络的原则。自拟地萸生髓汤中重用熟地黄,熟地黄能补精益髓、养血滋阴,以充养骨髓,故为君药;以山茱萸、骨碎补为臣药,二者既可助君药补肾益精,又可强筋健骨、活血疗伤;佐以桃仁、红花可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佐以怀牛膝,既可活血通经,又可补肝益肾、强健筋骨,全方配伍,共奏补肝益肾、益精填髓、活血止痛、祛瘀疗伤之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PKP术治疗OVCF的有效性。骨代谢生化指标是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评价骨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着重要价值[8]。而骨密度全称为骨骼矿物质密度,其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程度,是评价骨骼强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9]。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BGP、BALP、CTX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用自拟地萸生髓汤治疗能显著改善OVCF患者骨骼代谢,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强度,减轻骨质疏松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自拟地萸生髓汤中熟地黄、山茱萸、怀牛膝、骨碎补具有补肝益肾、益精填髓、强健筋骨等功效,肾精充足则骨骼有力、骨髓充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熟地黄能够提高骨髓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快血红蛋白及血红细胞的数量增殖,同时其还能抵抗老化进程中血清E2、成骨细胞PR含量下降,从而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10]。山茱萸中山茱萸新苷Ⅰ成分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大鼠模型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提高大鼠骨密度水平,这可能是山茱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11]。骨碎补能够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活动来促进骨组织形成,另外其还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母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转化,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对抗骨质疏松症[12]。

综上所述,自拟地萸生髓汤能显著改善PKP术后老年OVCF患者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水平,减轻骨质疏松程度,进而改善椎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椎体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