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联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对高热惊厥患儿血生化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2022-08-02 06:28胡小花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43749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布洛芬脑电图直肠

胡小花 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437499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多见于婴幼儿,于高热持续不退时急性发作,病情严重且进展快,若不能及时处理可能损害患儿脑神经细胞,影响智力且容易反复,预后不佳[1]。临床上对FC治疗药物暂无统一定论,使用水合氯醛等单一用药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且往往导致呼吸困难、刺激口腔、胃黏膜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有研究[2]指出水合氯醛灌肠治疗联合镇静药物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这二者的联合使用还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报告。基于此,本文特使用布洛芬联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探究其对FC血生化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84例FC,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年龄(3.24±0.51)岁;首次惊厥患儿39例,再次惊厥患儿3例;发病时间0.5~6.5h,平均发病时间(4.02±1.14)h;体温39.0~40.0℃。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3.21±0.47)岁;首次惊厥38例,再次惊厥4例;发病时间0.7~6h,平均发病时间(4.10±0.99)h。体温39.0~40.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3]对FC的诊断描述;(2)治疗前惊厥次数≥1 次;(3)资料建立完全,依从性较高;(4)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5)无直肠炎或结肠炎;(6)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机体存在重大器官(心、肝、肺)疾病的患儿;(2)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儿;(3)具有精神类疾患、心理障碍的患儿;(4)有过重大手术史的患儿;(5)本身存在智力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儿;(6)凝血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儿;(7)有睡眠障碍或呼吸问题的患儿;(8)不接受治疗后研究随访的患儿。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的常规治疗:使用人工急救法,在安全环境下让患儿采取平卧位,将阻挡呼吸的衣物解开后,使其头颅偏向较为顺畅的一边,清理口鼻的异物,给予氧气支持。同时使用物理降温对患儿体温进行干预,继续观察其心率及呼吸变化。当患儿再次出现惊厥症状,尽可能避免外界刺激,使其处于安静的环境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水合氯醛溶液(特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425,1瓶/盒)对患儿进行直肠给药。患儿处于俯卧位,根据常规操作在肛门内安插管道,根据体表面积(1.5g/m2)、体重(50mg/kg)酌情增减用量,润滑后按照5ml/min的速度在导管内注推药物。水合氯醛溶液单次使用总量<1.5g,使用水溶液进行融合,直至水合氯醛完全溶解后,再次添加水溶液注满管内,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布洛芬混悬液(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44,2%)联合用药,根据患儿体重给予布洛芬混悬液:10~15kg,4ml/次;16~21kg,5ml/次;22~27kg,8ml/次。4~6h内测量1次体温,若未缓解症状,需重复用药,但24h内不多于4次。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直到症状消失或病情痊愈。

1.4 观察指标 (1)血生化指标:①测定血清中的电解质:取患儿上肢静脉血,静置后得到抗凝全血9.6μl,使用迈瑞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400313)测定患儿血钙(Ca2+), 血钠(Na+),血钾(K+)的含量。保持温度在15~35℃。②测定血液中免疫T淋巴细胞含量——使用BD 流式细胞仪(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240248,FACSVia)检测成熟的T淋巴细胞总值(CD3+)及其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在血液中细胞含量。(2)脑电图:根据《临床脑电图图谱》[4]使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722113)检测患儿1周后的脑电图异常(棘波、尖波、棘慢)的例数。脑电地形图仪灵敏调控为<30μV/mm,使用10Hz作为频率,其工作速率达到30mm/s,常规进行15min的脑电图描记。有自主意识的患儿检查过程中指导其根据记录过程进行睁、闭眼,情况严重的患儿需进行过度换气以准确记录脑电数据。脑电图异常率=(棘波+尖波+棘慢)例数/总例数×100%。(3)复发及后遗症:随访记录患儿1年内再次出现FC的例数,并统计脑积水、癫痫、智力障碍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血生化指标对比 观察组Ca2+、Na+、K+、CD3+、CD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生化指标对比

2.2 两组脑电图比较 对照组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电图比较[n(%)]

2.3 两组复发、后遗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复发例数及脑积水、癫痫、智力障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后遗症对比[n(%)]

3 讨论

小儿FC是指婴幼儿体温超过38.5 ℃后出现的以局部或者全身肌群阵挛性或者强直性收缩,双眼发直、凝视或者斜视、上翻,伴有意识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复发率高达40%[5]。赵亮[6]在研究中指出临床常使用的布洛芬对FC的散热降温有一定疗效,相关研究[7]表明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强且安全性高,直肠给药吸收速度较快。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环氧酶分泌,以阻止前列腺素释放,减少其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刺激,从而调节产热及散热,加快体温调定[8]。水合氯醛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醛类镇静、催眠以及抗惊厥药物,脂溶性高,是患儿中、深度镇静的首选药物[9]。因其药物口服的刺激性较强,会损伤患儿的口鼻黏膜及咽喉,为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本文采用水合氯醛直肠给药提高其安全性。布洛芬与水合氯醛直肠给药相互作用可以快速到达降热止挛的作用,大大提升FC治疗效率,降低患儿后遗症发生风险。

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FC患儿血液中Ca2+、Na+、K+以及血液免疫细胞中CD3+、CD4+含量均低于观察组(P<0.05),提示布洛芬与水合氯醛直肠给药能改变血液流变学水平,维持机体免疫力稳定。其原因在于惊厥产生时大脑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会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影响钠泵功能,Na+内流引发血管因素改变过快[10]。与此同时,因为细胞内溶液的高渗状态,使胰岛素及肾上腺功能分泌加快,当布洛芬联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直接作用于脏器,扩张毛细血管后使汗腺得到刺激而加快散热,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后迅速分布于肝脏和其他组织,并很快被还原为三氯乙醇,达到镇静、催眠的作用[11]。当药物释放作用因子后,内分泌功能受到抑制,离子交换流动得到平衡,其体内的Ca2+、Na+、K+含量逐渐趋于正常指标。另一方面,机体产生高热时,布洛芬的抗炎因子随着免疫系统进入体液循环调节,先天性免疫细胞群会增多,以抵御外界带来的刺激,从而增强CD3+、CD4+活性,对侵入或滞留的体内毒素发挥清除和消灭作用,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以此恢复身体的正常排毒[12]。本文结果还显示,对照组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提示布洛芬联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能更好地促进患儿脑电图稳定恢复,其因可能是FC患儿发作后常会损伤脑功能,其脑电图会持续紊乱[13]。棘波、尖波、刺波是大脑FC后仍未恢复到正常的波形,患儿的惊厥次数及惊厥时间越多,其大脑释放的异常波形就越明显,但大多会在1周后消失[14]。布洛芬配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后,二者药性中和后脂溶性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分散到机体各个部位,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使中枢神经抑制神经元的活跃性,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15]。本文对FC患儿的预后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例数及脑积水、癫痫、智力障碍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布洛芬配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的作用较为有效且预后更好,安全系数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布洛芬是我国儿童抗炎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度较高,99%的药物能在血液中发挥作用。后经过肝内代谢,大部分含量经过尿液排出,可降低机体对周围神经的感知力,作用于下丘脑使使体温调节中枢起到控制作用,因而与人体自身调控类似,无过多药物残留[16]。水合氯醛作用于机体中类似生理性睡眠,无明显后遗症,进入血液中的半衰期7~10h后经肾脏几乎可以排净[17]。通过直肠给药可以更大程度经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其安全系数更高,不会刺激患儿的消化道,其生物利用率可达到最大[18-19]。因此,使用布洛芬与水合氯醛直肠给药对FC患儿的预后稳定性较高,治疗后使机体产生抗原,不易再次复发,其对患儿的药毒影响也较小,不会在大脑及脏器中滞留[20]。

综上所述,采用布洛芬联合水合氯醛直肠给药治疗FC患儿可以改善和提高血生化有利指标,其预后复发率及后遗症较少,可靠性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布洛芬脑电图直肠
布洛芬真是万能止痛药?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布洛芬能抗炎镇痛 但肠胃不好者禁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消炎药该怎么用?医生说了很多次,可惜少数人知道